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AD)中脊髓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华山医院神经科脱髓鞘专病门诊及病房、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神经眼科特需门诊、华山医院神经眼科专病门诊及病房就诊的70例症状性MOGAD患者及120例AQP4-IgG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AQP4-IgG+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无MOG-IgG及AQP4-IgG双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着眼于MOGAD中脊髓炎的特点,探讨其临床特征。结果70例MOGAD患者中,16例有脊髓炎发作,脊髓炎发生率较视神经炎及颅内脱髓鞘低。MOGAD中的脊髓炎起病年龄为9~57(30±11)岁,发病高峰在20~30岁,男:女=1∶0.6。相较AQP4-IgG+NMOSD中的脊髓炎,MOGAD脊髓炎不论从首发(18.6%)还是整个病程(22.9%)来看,发生率均较低;脊髓炎前驱流感样症状比例更高(30.8%);痛性痉挛较少见(12.5%);长节段脊髓炎比例较低(56.3%),但总体脊髓节段长度相仿;可出现短节段病变,甚至多发短节段病变;病灶总体位置更低(胸2~胸7):下胸腰段的受累比例更高(20%)而颈段受累较少(40%);横贯性损害比例较低(52%),横断面上"H征"较为明显(36%);EDSS评分在脊髓炎急性期无显著差别但治疗后评分较低。结论脊髓炎是MOGAD重要的临床症状之一,与AQP4-IgG+NMOSD中的脊髓炎有着不同的临床特点。
简介:摘要目的在国内建立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电化学发光检测法,并初步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胰岛素原采用磺基吡啶钌衍生物(Sulfo-tag)和生物素标记后,与血清IAA孵育结合。Meso Scale Discovery(MSD)链霉亲和素电化学发光平板捕获标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后,采用MSD电化学发光仪进行检测,以IAA指数≥0.005作为阳性阈值。通过优化检测条件后,采用微量平板放射免疫法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选取2016至2018年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的新诊断1型糖尿病(T1DM)患者(55例)及其一级亲属(216名),以及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413名)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样本,初步评价电化学发光法检测IAA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优化条件包括:(1)生物素标记的胰岛素原和磺基吡啶钌衍生物标记的胰岛素原的最适浓度均为800 ng/ml;(2)酸化血清的方式为水浴30℃静置孵育45 min;(3)在反应体系中先加入35 μl稀释后的抗原,再加入15 μl Tris-HCl缓冲液,然后与酸化血清混匀孵育过夜能获得更高的信噪比(S/N)。电化学发光法间隔3个月重复检测22例样本,IAA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阴/阳性判定完全一致;与微量平板放射免疫法检测IAA的一致率为93.7%(119/127)(Kappa值为0.858),指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49,P<0.001)。电化学发光法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4(95%CI:0.669~0.858)。电化学发光法检测T1DM患者IAA的阳性率为52.73%(29/5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76%(2/263)(P<0.001);检测T1DM一级亲属组的阳性率为0.93%(2/216),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4)。结论电化学发光法检测IAA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操作简便无放射污染,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每次25mg,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每次9g,每天3次,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症状改善效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30%,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室性期前收缩改善效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例(3.8%),低于对照组的4例(15.38%)(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美托洛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笔者利用线上作文教学,围绕“战役情”这一背景,抓住特殊时期的新闻热点和与之相关的话题,设计了三个主题内容(生命的意义、家与国、敬畏自然)的作文教学,并浅析了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实践策略。
简介:摘要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是婴幼儿发生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每年都会导致全球疾病流行,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目前只有帕丽珠单克隆抗体(Palivizumab,Synagis®)可用于预防早产儿和免疫低下的儿童感染HRSV,但尚未引进国内进行临床应用。经过近70年的研究,仍没有被批准使用的HRSV疫苗,因此抗病毒生物制品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尤其是一些特异性好、靶向性强的抗体类生物制品,其中纳米抗体ALX-0171、预防用单克隆抗体Nirsevimab和MK-1654在临床试验里已经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结果。本文梳理了HRSV抗体类生物制品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加快我国抗体类生物制品的研发和临床试验的开展,减少婴幼儿HRSV感染的疾病负担。
简介:摘要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是将化疗免疫药物与单克隆抗体共价连接而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该药物利用抗体抗原的特异性,选择性地将化疗免疫药物传递给肿瘤细胞,同时避开肿瘤抗原阴性的正常细胞。经过几十年的努力,ADC已经在多种肿瘤治疗中获得了批准,由于淋巴瘤表达较多的特异细胞表面标记物,ADC在淋巴瘤治疗中特别受青睐。本文将讨论ADC设计中面临的挑战及其进展,阐述临床上已经获批用于淋巴瘤的3种ADC药物:brentuximab-vedotin、polatuzumab-vedotin和loncastuximab-tesirine及其最新临床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