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现代汉语里的“跟”既是介词,又是连词,介词“跟”与连词“跟”在句法表面形式上都可以构成“N1+跟+N2+V”结构。断定具体的“N1+跟+N2+V”结构里的“跟”是介词还是连词,应有句法和语义上的明晰标准。一、句法手段从句法上看,作为介词,“跟”的功能是带上宾语N2与V组合起来充当结构的谓语;作为连词,“跟”的功能是连接N1和N2两个并列成分充当结构的主语。根据这种功能差别,朱德熙(1982)提出了区分连词“跟”与介词“跟”的两个句法标准:首先,“连词‘跟’的前后两项(即本文所谓N1和N2——笔者),可以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跟’的前后两项互换位置以后,意思跟原来完全不同。”“其次,介词‘跟’前边可以插入修饰成分,连词‘跟’前边不能插入修饰成分”(朱德熙1982,§13.3)。我们不妨通过A、B、C三组句子来考察一下这两个标准的可行性。
简介:“为R之所V”式的特征,前辈时贤已多有论述。笔者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为底本,调查了东汉三十四部佛经山,在十九部佛经(附录中加+者)中找到150例被动式,结合已有的成果分析,认为关于“为R之所V”式被动句的一些论断,仍有可以补充的地方。姑将自己的观察罗列于兹,敬请方家指正。东汉佛经的被动式共计十一种,具体资料见表格(一)。和中土文献不完全相同。与唐钰明(1987)提供的《东汉被动式频率表》㈢相比,佛经被动旬式有下面几个特点:“为R所v”、“为R之所v”式比中土文献运用频繁(“为R所V”式东汉时在中土文献亦广泛运用,但在佛经中更为频繁);与中土文献相比,“见V”式运用得很少;中土文献的“见V于R”、“V于R式”、“为R见v”、“被”字式佛经未见用例;“为”式与中土文献大致持平;“所V”式、“为R所V1所v2”式在中十文献中未见运用。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为R之所V”式。广泛运用的时代吴金华(1985)、唐钰明(1987)、柳士镇(1992)均指出,这一句式在战国末年已经出现。如:《管子·枢言》:“凡国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但何时广泛应用,说法纷纭。吴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