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年资和不同性别麻醉医师患者中心的医患沟通能力。方法选择2017年9月和2018年9月开始在本院麻醉科接受住院医师培训的第2、3年住院医师和工作满10~15年的高年资医师,利用标准化病人模拟术前访视场景,采用门诊沟通共情量表(CARE)评估高年资医师、住院医师以及不同性别麻醉医师之间医患沟通能力。住院医师还参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和理论考试。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6名住院医师和20名高年资医师。住院医师与高年资医师之间总CAR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医学生阶段接受过医患沟通培训的住院医师与未接受过培训的住院医师总CAR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2年住院医师比较,第3年住院医师的倾听能力评分和帮助患者决策能力评分降低(P<0.05),其余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住院医师比较,高年资医师倾听能力评分升高,关心能力评分降低(P<0.05),其余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麻醉医师总CAR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医师CARE量表评分与年度OSCE评分呈正相关(r=0.486,P<0.05),与年度理论考试得分无相关性(r=0.308,P>0.05)。结论高年资麻醉医师患者中心的医患沟通能力并没有优于低年资医师,住院医师医学理论知识的成绩与医患沟通能力的成绩无关;男性和女性麻醉医师在术前医患沟通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建议针对各年资的麻醉医师开展患者中心的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

  • 标签: 麻醉学家 以病人为中心医护 医生病人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小儿脑瘫康复中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我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n=33)及观察组(n=33),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家庭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智力功能、运动功能的发育变化和护理有效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智力功能发育指数和运动功能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家庭中心的护理能提升大幅显著小儿脑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利于其智力功能与运动功能的发育,推广应用价值良好。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小儿脑瘫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以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其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92例我院2012.12-2014.12期间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6例(在此基础上应用以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咯痰以及湿罗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PEF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情况更好,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以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时患儿治疗效果明显,症状改善更快,肺功能恢复更好。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 疗效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过程中采取家庭中心护理措施对于患儿临床疗效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诊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84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随机数字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采取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7.62%,与对照组的88.10%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肺功能指标均较差(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FEV1、FEV1/FVC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采取家庭中心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疗效,并可改善其肺功能指标,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家庭护理 肺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病科102例PNS患儿按照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中心的护理干预,随访时间6个月,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访视。采用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评价儿童生活质量,并对比两组患儿入组时、出院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与治疗依从性。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6%,对照组7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复发率(3.92%)明显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96.08%)高于对照组(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基于家庭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运用到PNS患儿护理中有利于指导家长向患儿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促进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

  • 标签: 儿童 原发性肾病 家庭支持 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为了实现对线上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确保线上线下教学实质等效,本研究在分析线上教学质量监控现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医科大学的工作实践,通过制定、完善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开展线上教学满意度调查,建立线上教学督导制度、质量周报制度等,探索新常态下学生发展中心的医学院校线上教学质量监控新模式。

  • 标签: 新常态 线上教学 学生发展 质量监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儿和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PFCC)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住院手术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8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0例,实验组400例。对照组护士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按护理常规内容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FCC模式干预。从患儿情感支持、减少焦虑、专业照护和指导、信息支持、信任与被信任5个维度,由患儿家长对每个维度进行打分评价实施PFCC护理模式前后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数据来源于科室责任组长对每位出院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家长在情感支持、专业照护和指导、信息支持、信息与被信任四个方面的满意度打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减少焦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能够让家庭有效、持续地参与患儿的护理,并提高患儿家长的总体满意度。

  • 标签: 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下属的社区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中心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对照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血压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家庭中心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健康教育 家庭 高血压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中心护理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30例研究对象,常规组采用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组采用以家庭中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临床效果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34.22±10.02)分,满意度95.38%,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家庭中心护理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 先天性心脏病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中心产科护理模式,观察对改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目标我院产检至生产的88例例,分析时间2020年8月-2021年8月,分析方法随机数法,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产妇应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产妇在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中心产科护理模式,分别对两组产妇的并发症情况及母婴保健知识知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健康教育 家庭为中心护理 产妇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对于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应用以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之后在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常规组与中心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中心组接受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结果:中心组在护理后的SAS与SD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 初产 SAS与SDS评分 自然分娩率
  • 简介:[摘要]肿瘤小儿患者接受化疗时间长,化疗副作用比较大,加上患者本身以及家属缺少与之有关的意识,令患者方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生理折磨以及心理包袱。这种情况不利于小儿肿瘤患者疾病转归。家庭核心的护理一类家庭对象开展的团体性心理干预模式。经过对患者方开展此项干预,可以全面改变患者家庭的环境以及氛围 ,影响家庭成员,重视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互动,聚焦在调节家庭系统功能。令患者家属能够指导小儿病患实现有效的康复护理,就此改变病患家庭成员的习惯行为以及心理问题。为了全面分析家庭中心的人文关怀护理在肿瘤患儿化疗期间护理中的效果,本文对以上命题加以分析,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家庭为中心 人文关怀护理 肿瘤患儿 化疗 护理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器官系统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在骨关节外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21-2022年实习生和既往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各随机抽选5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内容以外科护理学中的关节脱位病人护理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新式教学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中心的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家庭中心的护理)各50例,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功能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中心的护理可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呼吸功能及其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干预对产褥期产妇预防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113例收治的产褥期产妇(2021年11月-12月),采用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57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干预。比较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在产后抑郁发生率中,对照组的总发生率17.54%,高于观察组仅有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褥期产妇的护理当中,采用以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护理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产科护理干预 产褥期产妇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家庭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在肠造口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成效进行研究。方法 本研究当中选择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之间实施了肠造口治疗的24例患儿研究对象,将患者实施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为了对照组(n=12)和观察组(n=12),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以家庭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对两组中患儿家属的疾病知识掌握度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儿家属的疾病知识掌握度低于观察组,数据间差异具有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数据间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果 在护理肠造口患儿期间,对其采取家庭中心的护理(FCC)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了解度,降低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 肠造口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中心的优质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精神科2021年2月-2021年12月的64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家庭中心的优质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进行家庭中心的优质性护理,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优质护理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90名待产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名。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应用于初产妇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缩短分娩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为中心 产科护理 初产妇 心理状态 分娩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