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PICU层级护理来探讨患儿院内感染控制的效果是否存在影响关系。方法:对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88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来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将44名患者归入对照组,将剩余的44名患儿归入作为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儿采用PICU护理,根据两组患儿的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来对其效果进行衡量。结果:在对两组患儿进行护理之后,根据有关的数据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感染发生率为3%,对照组患儿的感染发生率为11%,观察组患儿的感染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在护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患儿的总护理质量评分为(88.72±5.52),而对照组患儿的总护理评分为(78.67±5.65),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在总护理评分上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评分要高(P
简介:目的分析安宁市2005-2013年1~7月麻疹流行特征,为卫生行政部门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报告发病率最高(60.3/10万),2010年和2011年发病率最低,无麻疹病例发生,各年份发病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月龄2012年、2013年1~7月均占发病总数的13.33%,≥15岁人群分别占发病总数的13.33%、73.33%,不同年龄间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我市麻疹疫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加强免疫的脱漏和含麻疹组分疫苗基础免疫不及时;在进行麻疹疫情的防控中,要提高含麻疹组分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疫情监测,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对奥美拉唑控制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96名胃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奥美拉唑治疗组和西咪替丁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止血药止血、输血、抗菌治疗等。在此基础上,奥美拉唑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西咪替丁治疗组给以西咪替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h、48h、72h的胃内pH值及出血情况,比较两组治疗3天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判断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4h、24-72h治疗后,出血停止率、pH值升高至4以上比率,奥美拉唑治疗组较西咪替丁治疗组有明显具有优势,并且两组患者经过72h治疗后,奥美拉唑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咪替丁组,且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在控制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上较西咪替丁有明显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我院开展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分析该质量控制实施之后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选择的是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住院患者,从中选出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静脉给药的全过程给予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化管理,从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成立、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这两个大方面进行。然后从患者满意度、护士职业技能改善情况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控制实施之后,护士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职业技能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200例患者经满意调查表显示,满意者170例,基本满意者27例,不满意者仅3例,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8.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控制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护士静脉输液的技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简介:目的评价山西省实施日本无偿援助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的成效。方法对山西省2002~2006年实施日本无偿援助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情况进行总体分析。结果项目实施后,DOTS覆盖率达100.00%,2002~2006年共发现53420例涂阳肺结核病人,涂阳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由2002年的19.07/10万上升到2006年的43.85/10万;全程督导52494例,全程督导管理率达98.27%;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47721例,总治愈率达89.33%。结论项目实施效果显著,实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DOTS策略得到扩展,为本省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成功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微生物的检验效果,并探讨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到2014年12月间我院检验科采集的六种不同来源的标本共计8612份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不同来源标本的检查结果,计算其合格率,同时了解不同标本的检测阳性率,并与临床反馈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对不同来源标本的合格率进行比较可知,血液标本、痰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创伤组织分泌物标本的合格率分别为96.1%、80.2%、90.7%、87.6%、85.2%和92.0%,以血液标本合格率最高,而痰标本的合格率最低。对不同来源标本检验阳性结果与临床反馈结果的符合率进行比较,有痰标本符合率最低的情况(79.1%),显著低于其他来源标本的符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为了保证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对不同来源的标本实施微生物学检测时,要求在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处理、检测等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与操作规范,保证标本质量,提高检出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30例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检验,采用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生物检验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同程度感染率,有效控制感染,值得临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