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绘画疗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4月我院微创介入科收治的92例肺癌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绘画疗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肺癌 介入治疗 绘画疗法 综合护理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绘画疗法联合叙事护理对宫颈癌术后病人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我院妇科行子宫切除术的9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绘画疗法联合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ACT-G得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SAS、SDS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给予绘画疗法联合叙事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宫颈癌 绘画疗法 叙事护理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增、餐后低血压及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老年高血压脉压增、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情况,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研究。结果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184例(61.3%),餐后低血压57例(19.0%),体位性低血压59例(19.7%)。餐后及体位性低血压观察组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脉压增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显示预见性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效果有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增观察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对餐后低血压及体位性低血压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脉压增宽 餐后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热庵包对缓解骨质疏松症所致腰部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3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治疗组(143例)用中药热庵包外敷治疗,对照组(120例)用ST-谱治疗仪理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用中药热庵包外敷治疗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症所致腰部疼痛。

  • 标签: 热疗 骨质疏松症 腰部疼痛 中药热敷
  • 简介:目的探讨甲板磨削术辅助长脉激光对甲真菌病患者近期疗效、真菌清除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甲真菌病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在抗真菌药物应用基础上给予长脉激光单用和与电动磨削联用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病变甲板长度和健康甲板长度,真菌清除率、随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病变甲板长度和健康甲板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真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和12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板磨削术辅助长脉激光治疗甲真菌病可有效改善甲板外观,提高病变甲板真菌清除率,降低远期复发风险,且未加重不良反应。

  • 标签: 甲板磨削术 长脉宽激光 甲真菌病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支架辅助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破裂颈前交通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德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破裂颈前交通动脉瘤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是否支架辅助分为支架组41例、非支架组35例。支架组根据患者载瘤动脉直径选择相应尺寸的Solitaire AB支架或LVIS支架,非支架组使用单导管、双导管或球囊辅助。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临床预后。结果两组出血并发症、症状性血管痉挛、病死率和临床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支架组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7.07%(7/41),高于非支架组的2.86%(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2,P<0.05)。支架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9/41),明显高于非支架组的5.7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5)。结论支架辅助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破裂颈前交通动脉瘤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应用需要谨慎。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栓塞,治疗性 组织支架 手术后并发症 预后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及探讨不同部位直肠癌的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996年1月以来的17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及临床分析。结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组病死率1.69%、吻合口瘘发生率20.34%、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1.86%、切口感染率5.08%,术后肿瘤复发率4.23%。系膜切除术(WMF)组病死率为0,吻合瘘发生率1.92%,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92%,切口感染率1.9%,术后肿瘤复发率3.08%。结论根据不同部位的直肠癌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WME组手术并发症明显少于TME组。

  • 标签: 直肠癌 直肠系膜 宽系膜 切除术
  • 简介: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周宝博士临床30余年。在中医药防治未病的理论与实践领域中有突出贡献。对上迄《黄帝内经》下至晚清的109本中医药专著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大数据的方式进行了处理,

  • 标签: 主任医师 中医药 博士 门诊部 沈阳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增、餐后低血压及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3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老年高血压脉压增、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情况,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研究。 结果 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 184例( 61.3%),餐后低血压 57例( 19.0%),体位性低血压 59例( 19.7%)。餐后及体位性低血压观察组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脉压增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0.05),但观察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显示预见性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效果有差异( 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增观察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对餐后低血压及体位性低血压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脉压增宽 餐后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初产妇6个月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自然分娩的初产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产妇会阴伤口缝合并检查完毕后母婴皮肤接触,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即给予母婴皮肤接触1h,比较两组初次母乳喂养得分、吸吮持续时间、初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出院时、产后6周、产后3个月以及产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评价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初次母乳喂养得分、吸吮持续时间以及初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时、产后6周以及产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65%VS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h可以显著提高初产妇首次母乳喂养以及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值得进行临床的广泛推广。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初产妇 产后6个月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在妇产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门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丙泊酚、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选择丙泊酚、芬太尼和咪达唑仑进行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较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门诊手术患者来说,选择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进行麻醉,能够有效缩短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丙泊酚 芬太尼 咪达唑仑 妇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为临床上合理的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联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反酸、烧心、咽下困难以及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反酸、烧心、咽下困难以及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反酸、烧心、咽下困难以及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积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可以显著的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值得广泛的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莫沙必利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术后产生股骨头坏死相关因素。方法从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3例进行回访。结果随访者中,62-70岁患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44.44%,股骨颈骨折III期患者治疗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占35.29%;同时,解剖复位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42.31%,完全负重3-6个月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占46.15%。结论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问题的出现,与患者年龄、骨折程度、治疗方法、以及完全负重时间等因素关系密切,患者临床治疗时,应尽量采取针对性疾病治疗方法,且术后要按医嘱进行休养,方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术 股骨头坏死 因素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丁螺环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焦虑症的效果。方法焦虑症58例,依照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用药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5.3±3.1)分,低于对照组的(9.6±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的2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焦虑症效果确切,治疗安全、有效,临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焦虑症 丁螺环酮 帕罗西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时使用几丁糖防止出现肠粘连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阑尾炎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不使用几丁糖,观察组使用几丁糖进行肠粘连的预防,将两组患者的发生肠粘连的例数和再次手术例数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肠粘连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再次手术的患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应用几丁糖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肠粘连的例数和再次手术的例数,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湿疹 神经性皮炎 复方氟米松软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抗凝血酶III(AT-III)活性的测定在脓毒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的医疗记录,住院患者共126例,其中脓毒症患者78例定为A组,普通感染者48例定为B组,另选取未感染疾病的健康志愿者50人定为对照C组,检测并记录各组受检者血浆抗凝血酶III(AT-III)活性,比较各组AT-III活性。结果与B、C两组相比较,A组AT-III活性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AT-III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脓毒症的患者存在凝血纤溶功能紊乱,血浆抗凝血酶III活性明显降低,AT-III活性的检测对于脓毒症的早起诊断与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抗凝血酶II 脓毒症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及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78例患者,随机且平均将这78例患者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患者,给实验组给予早期手术治疗,给对照组给予延期手术治疗,并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对这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对比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7.34天,在术后的24小时内的引流量为189.45ml,没有临床死亡患者,则死亡率为0.0%,治愈39例,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4.34天,在术后的24小时内的引流量为253.45ml,临床死亡患者有5,则死亡率为12.8%,治愈34例,治愈率为87.2%。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医生要严格对患者的病情状况与身体耐受能力进行评估,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这样既能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普外科手术 治疗时机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