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我国社区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比较干预前后相关知识认知率的变化了解干预的效果。同时设立对照组,以便分析干预的净效应。干预前和干预后调查对象来自干预前后对干预人群的两次独立抽样,对照组来自对非干预人群的抽样调查。干预后实际调查1438人,对照组为1081人,干预前为1515人。结果各级医师对高血压防治的基本观念的认知均有增加,部分内容增幅大于15%,其中乡村医师增幅最明显。医师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认知增幅大于40%。在药物治疗方面,各级医师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的使用分别增加了6.3%~10.9%,对钙通道拮抗剂的使用有不同程度下降,乡村医师对复方制剂的使用由52.4%降为41.0%。工作中,测量患者血压水平、建议非急性期患者坚持锻炼的医师比例有不同程度增加,而自身行为无明显改变。结论各级医院医师高血压相关的防治知识有了明显提高。医生的行为,特别是自身行为改善不理想,说明此类问题是健康教育的难点。
简介:目的通过统计分析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结果,了解掌握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的分布及健康状况.方法根据项目进行检查,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处理.结果2001年-2004年6月间对莆田口岸20938名出入境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患者及检查指标异常者为HIV阳性7例,梅毒96例,活动性肺结核46例,HBsAg阳性3884例,心电图异常1466例,视力<4.8者1849例;HIV、梅毒及肺结核患者,均针对其疾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依照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妥善处理,结论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传染病监测和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咨询,对保护出入境人员健康,防止传染病的传入和传出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介:目的分析和掌握青岛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加强口岸控制疾病的监测,防止性传播疾病(STD)的蔓延.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2001~2004年8月出入青岛口岸的67127人进行梅毒血清学监测.结果检出梅毒抗体阳性61人,检出率为0.091%.感染者年龄最小17岁,最大70岁;其中20~50岁感染者45例,占感染者的73.8%.结论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为了控制梅毒的传播,要加强对20~50岁人员的监测;在口岸人群中,船员属于高危人群,应加强对梅毒等STD的监测工作.同时还应对他们进行有关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使其了解该病的传播途径、自我保护措施,以及感染梅毒对人体、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使他们能自觉地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梅毒等STD的感染;加强对外籍入境人员的监测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止梅毒经口岸传播到国内.
简介:目的了解综合批发市场商铺销售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西城区某综合批发市场商铺销售人员30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于“艾滋病目前不可彻底治愈”的认知情况仅为68.6%,明显低于对“艾滋病可以预防”的认知(95.0%);对艾滋病传播途径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认识,能够正确选择艾滋病3个传播途径且无错误选项的占52.5%;对北京市实施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知晓情况较差,仅有8.9%知道具体内容,73.6%听说过,但不明白具体内容;从未听说过的占17.5%。结论调查对象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点掌握不均衡,对艾滋病预防控制相关政策了解不足,应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加强艾滋病知识及政策宣传教育工作.并要结合人群特征认真研究传播方式及资料制作形式。
简介:目的通过社区干预和监督监测提高公共场所从业员的行为合格率和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崇明县的浴室、足浴和美容美发各20户,每户1名从业人员合计60户、60名从业人员进行本底调查,采取一次干预,观察其干预前后卫生设施、再从60户中随机抽取240名从业人员进行本底调查,同样进行一次干预,观察其卫生知识认知程度和卫生行为合格率。结果干预前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有卫生专管员、卫生自查和公共用具消毒均为31.67%,通过干预后公共场所卫生设施,分别提高到98.33%、96.67%和93.33%。干预前从业人员认识程度为47.9%、卫生行为合格率为45.42%。通过干预后从业人员的认知程度提高到99.17%、卫生行为合格率提高到95.83%。结论采取社区干预措施对提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认知程度和卫生行为合格率是必要和有效的。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前来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卫生知识培训的5280名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成绩较好的仅占17.39%,一般的占49.11%,较差的占33.50%;卫生行为较好的占29.73%,一般的占34.87%,较差的占35.40%.结论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行为均不理想,加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普及和行为干预是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简介:[目的]在行为干预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对出入境人员实施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方法.[方法]对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出入境人员特点对理论模式实施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出入境人员属于特定人群对其实施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措施应包括:广泛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广泛开展安全用血知识的宣传;阻止共用注射器吸毒;施行规范化的性病诊断和治疗.[结论]检验检疫人员需经过系统的培训,才能从事行为的干预工作;行为干预项目是否成功,须经过形成评价和效果评价.
简介:目的分析96例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宁厦地区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检测,对阳性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1年检测出入境人员共3247人次.梅毒阳性者共96例,检出率0.41%,其中男性71例,检出率0.53%;女性25例,检出率0.51%,两者有明显差异(x2=9.87,P<0.005).96例梅毒感染者均有婚外性结触史,年龄在20-56岁之间,其中25-45岁者有64例,占66.67%.检出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回族检出率明显低于汉族(x2=6.33,P<0.05),不同职业的检出率不同(x2=95.81,P<0.005).结论加强性道德和性安全教育是毒素防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