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ASO患者80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观察组予血管内支架治疗。比较两组近期及随访1年的临床疗效、踝肱指数和跛行距离、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27/40)(Z=2.00,P < 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0%(28/40),高于对照组的47.5%(19/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7,P > 0.05)。治疗后,观察组踝肱指数和跛行距离均明显高于、长于对照组(t=3.34、8.30,均P < 0.001),足背动脉内径、血流峰速及血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6.98、4.46、5.95,均P < 0.001),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t=3.01、3.70,均P < 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低于对照组的15.0%(6/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相较于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ASO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可改善踝肱指数和跛行距离,改善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术后并发症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肌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9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25例)、中度(43例)、重度(30例)3个亚组;另选取该院同期体检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受检者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其与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心肌梗死组98例患者中,超声检出颈动脉斑块者88例,检出率为89.8%(88/98),共检出颈动脉斑块327个;对照组检出颈动脉斑块者17例,检出率为34.0%(17/50),共检出颈动脉斑块85个。心肌梗死组患者斑块性质以混合斑块、软斑块为主,占比分别为34.8%(114/327)、51.4%(168/327);对照组斑块性质以钙化斑块为主,占比62.3%(53/85),两组斑块性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3,P < 0.001)。对照组与心肌梗死组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7,P < 0.05);且随着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加重,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加重(χ2=15.17,P < 0.05)。重度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为(1.49±0.26)mm,均高于中度组的(1.28±0.24)mm、轻度组的(1.15±0.21)mm、对照组的(0.82±0.16)mm(t=5.21、7.42、14.29,均P < 0.05);重度组颈动脉斑块积分(PS)为(2.56±0.51)分,均高于中度组的(2.33±0.45)分、轻度组的(1.58±0.39)分、对照组的(1.12±0.36)分(t=3.00、11.23、14.77,均P <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肌梗死严重程度与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均呈正相关(r=0.41、0.33、0.28,均P < 0.01)。结论老年人心肌梗死严重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相关性,可将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作为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19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3个月预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53例)和预后不良组(38例),对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和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糖尿病病史比例[20.3%(31/153)]、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3.03±2.01)分]、24 h收缩压血压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12.06±4.46)mmHg]和24 h收缩压血压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8.61±3.08)%]低于预后良好组[47.4%(18/38)、(5.61±3.84)分、(14.75±3.46)mmHg、(10.41±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统计量值分别为χ2=11.73、t=4.01、t=3.46、t=3.38;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因24 h收缩压SD与24 h收缩压CV存在明显的共线性,故分别将其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将糖尿病病史、入院NIHSS评分和24 h收缩压SD纳入自变量,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OR=3.649,95%CI:1.545~8.648,P=0.003)、入院NIHSS评分(OR=1.472,95%CI:1.247~1.725,P<0.001)和24 h收缩压SD(OR=1.201,95%CI:1.085~1.336,P<0.001);将糖尿病病史、入院NIHSS评分和24 h收缩压CV纳入自变量,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OR=4.695,95%CI:1.873~11.766,P=0.001)、入院NIHSS评分(OR=1.922,95%CI:1.513~2.441,P<0.001)和24 h收缩压CV(OR=1.220,95%CI:1.045~1.425,P=0.012)均是影响患者预后评价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4 h收缩压SD和24 h收缩压CV较平均血压值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在临床预测中更具价值,且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病专科随访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肝病专科住院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5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实施肝病专科随访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为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和再次入院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5,P<0.05)。结论肝病专科随访护士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可以提高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降低再次入院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长期预后及与肾脏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经肾活检术确诊为原发性FSGS的124例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分型、肾活检结果等临床资料。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患儿的肾脏累积生存率,Cox回归风险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方法寻找和肾脏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24例患儿中男94例(75.8%),女30例(24.2%),患儿肾活检时年龄为16(14,17)岁,13~18岁102例(82.3%);随访时间为64.8(32.1,86.0)个月。124例患儿中非特殊型49例(39.5%)、顶端型33例(26.6%)、塌陷型22例(17.7%)、细胞型14例(11.3%)、门周型6例(4.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肾活检后5、10和15年进入终末期肾病(ESKD)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基线下降≥50%的患儿肾脏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6.9%、51.4%、21.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肾小球节段硬化比例、中重度慢性小管间质病变均是儿童FSGS进入ESKD或eGFR较基线值下降≥50%的独立危险因素(HR=5.28、1.03、7.81,95%CI 2.77~10.05、1.01~1.04、4.08~14.98,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肾小球节段硬化比例(AUC=0.734,P<0.05,最佳截断值25.4%,灵敏度50.0%,特异度88.6%)、中重度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AUC=0.724,P<0.05,灵敏度46.3%,特异度98.6%)具有良好的评估FSGS肾脏结局的效能。结论儿童FSGS的长期预后不佳,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中重度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球节段硬化比例≥25.4%。
简介:摘要肝硬化患病人数较多、死亡风险高,是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特利加压素在肝硬化相关并发症中的作用已逐渐得到认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学组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消化内科、肝病、感染性疾病、外科,以及临床药学领域的专家,在系统回顾当前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各位专家的临床经验,共制定了10条有关特利加压素在肝硬化并发症中临床应用的实践指导声明。特利加压素可使肝硬化伴急性静脉曲张出血或肝肾综合征患者获益,但在肝硬化伴腹水、穿刺后循环功能障碍、细菌感染,以及接受肝切除或肝移植术的患者中的应用证据仍不充分;此外,使用特利加压素时应密切监测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包括胃肠道症状、电解质紊乱,以及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特利加压素在肝硬化并发症临床应用的实践指导(2021版)》推荐特利加压素用于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和肝肾综合征;但也指出,有待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特利加压素对其他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核磁共振成像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统计:2020年10月到2022年2月时间段,抽取在我院就诊的60例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患者,分别开展CT检查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不同疾病影响血特点以及诊断准确率。结果: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5%远高于CT检查诊断准确率83.33%,数据统计有差异性(P<0.05)。小肝癌患者与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经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后,在肝脏动脉灌注指数和造影剂峰值时间等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不同影像学检查特点:经CT检查后,肝硬化再生结节表现为略低密度,小肝癌则出现明显低密度;采用MRI检查后,肝硬化再生结节T1W序列呈稍高信号,小肝癌T1WI则显示为低信号。结论: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出率,从而降低了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与后续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期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抽取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对比分析,选自2020年3月-2021年3月入住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分析组(n=40)和对照组(n=40)进行分析。分析组进行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结果:分析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经过计算后分别为92.50%和75.00%,分析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记录值明显快于对照组,出血时间统计值少于对照组,且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也更短,组间数据进行比较P<0.05。结论:采用家庭支持护理干预方式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恢复有明显效果,能减少出血量,对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也有一定帮助,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