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中药饮片药房贮存保管方式的优化以及具体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的具体实施中,将探析对中药饮片药房贮存保管方式的优化策略,同时分析其具体应用效果。对此,选取300份中药饮片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将其中150份中药饮片纳入至观察组,在贮存保管时应用优化方案,其余150份中药饮片则纳入至对照组,应继续实施常规贮存保管方式,分析两组中药饮片的贮存保管效果及医护患满意度。结果:据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150份的中药饮片在实施贮存保管优化方案时,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仅如此,分别选取30名医生、护士及患者,对两种不同中药饮片贮存保管方式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中药饮片药房贮存保管方式进行深度优化有助于保障药品优良率,还可提高医护患三方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系统的归纳并且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近年来发表的多动症文献做统计,通过筛选其中为中药治疗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统计文献中的药物频次,分析药物四气五味,寒热温凉以及归经。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分析方剂的中药频次、常用药对。使用聚类分析进行核心药物组合的挖掘。结果:共计筛选方剂267首,中药216味。其中补虚类用药占比最重,其次为清热、平肝熄风、安神、利水渗湿等药物;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与五脏均有关联,其中心肝为主,肺脾肾次之;其中远志、石菖蒲、龙骨、茯苓、甘草为出现频率最多的药物;通过聚类分析提取出 5 个不同的核心组合方剂。结论:运用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多用补虚类中药,常配伍清热、平肝熄风、安神类中药,以补虚泄实,调节脏腑,平衡阴阳。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于2016年12月-2019年12月随机选取8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面瘫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治疗总时间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与HB面神经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超过对照组,且三类结果的P值均小于0.05,两组之间的差距达到了统计学的评价要求。结论:本研究的结论是应用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患者可以明显改善面瘫症状,其疗效显著。建议在其他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统计分析附子和半夏的反药组合中药处方其用药规律,提升临床反药组合中药处方的应用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8月我院应用附子与半夏的反药组合且安全性良好、疗效显著的中药处方854张,对附子与半夏的用药剂量、配伍比例、用药天数以及临床辨证证型和疾病类型进行统计,并通过文献资料佐证分析附子与半夏的反药组合中药处方应用药理及安全指导。结果:附子与半夏反药组合中药处方,附子和半夏用药剂量均以10g为主,分别占比86.89%、78.81,配伍比例以1:1居多(83.84%);用药天数14天居多(77.52%);中医辨证治疗痰实兼体阳虚症占比50.10%,瘿病占比27.52%;疾病类型包括恶性肿瘤疾病41.45%,呼吸系统疾病29.16%、消化系统疾病21.78%。结论:采用附子与半夏反药组合中药进行临床治疗时辨证病机为脾阳虚寒痰湿阻证,需严格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间,小心谨慎用药,按比例合理配伍,不长期大量使用,保障安全用药。
简介:摘要:中药作为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评价与标准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标准化,以保障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通过综合分析中药的生产、质控、药材鉴定等关键环节,构建了一套科学的中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物质基础、质量控制、药效评价等多个维度,旨在全面评估中药的质量。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该体系的可行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