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法的药学干预在中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中药房于2022年7月开始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以2022年1-6月为实施前,2022年7-12月为实施后,抽取实施前、实施后患者各200例开展研究。比较实施前后中药调剂差错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的中药调剂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对中药房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能显著降低中药调剂差错率,提升患者满意率。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法的药学干预在中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中药房于2022年7月开始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以2022年1-6月为实施前,2022年7-12月为实施后,抽取实施前、实施后患者各200例开展研究。比较实施前后中药调剂差错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的中药调剂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对中药房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循环管理,能显著降低中药调剂差错率,提升患者满意率。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药房药事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构建价值,并且观察药房药事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应用效果,持续改进医院药房药事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借此提高药房药事质量和安全性,更好地服务患者,使医院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间我院药房药事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应用情况,找出药房药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一系列的改进措施。结果:药品管理中的药品分装、盘点、存储问题发生率较高,药学服务中的工作效率、处方合格率、咨询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有效构建药房药事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应用过程中加强医院药房的药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结论:药房药事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沟通价值颇高,应用效果显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势在必行,应引起有关部门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真正加快医院的现代化改革、可持续发展进程。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的合理性与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医院接受中药处方治疗的患者1230例,在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后收治的615例为观察组,另61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处方不合理情况(包括药物数量、剂量的不合理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处方合理率95.12%,不合理率4.88%,饮片数量、单味药材剂量不合理率分别为1.63%、3.58%;有毒、小毒药材使用率分别4.72%、21.63%;有毒和小毒药材剂量合理率97.53%。对照组处方合理率79.67%,不合理率20.33%;饮片数量、单味药材剂量不合理分别14.41%、19.19%;大毒、有毒、小毒药材的使用率分别为12.68%、32.68%;有毒、小毒药材剂量合理率82.44%;以上指标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分别1.79%、14.4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原因:饮片质量不佳36.36%,患者自身耐受性差63.64%,对照组饮片质量不佳23.60%、配伍禁忌16.85%、药物使用方法不规范21.35%、患者耐受性差38.20%。结论: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可有效提高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和临床用药安全性,能够降低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在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中的价值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中药房常规质量监管中药处方(对照组,n=500)及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本院中药房实施调剂质量监管后中药处方(实验组,n=500),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调剂质量监管的有效性。结果:实验组中药处方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性较对照组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处方采用调剂质量监管可明显降低中药处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常规质量监管具有有效性,应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