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建设对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6月期间32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医院感染管理,纳入2020年7-12月期间3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发生感染的情况相较于参照组更低,且研究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建设对于院内感染管理有显著意义,能够有效地提升感染管理水平,降低患者感染率,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外科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难点和感染后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5例乳腺外科术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总结预防感染的护理难点以及感染后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结果由于乳腺外科术后出现感染的因素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年龄、糖尿病、抗生素使用不当以及无菌操作疏忽等内容,因此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不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患者术后感染细菌种类所占比例最多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因此在治疗时应当多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抗生素,如头孢类、大环内酯类等。结论只有充分做好术后护理工作,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方能实现对术后感染的合理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感染性疾病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其管理对策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回顾性分析于 201 8 年 4 月至 201 9 年 9 月在感染性疾病科发生的 40 例护理行为危险事故,根据资料分析事故发生原因。结果: 40 例危险事故中交叉感染占 42.5% ,毒液处理不当占 22.5% ,针刺伤患者占 15% ,肺部感染占 26.7% 。预防措施实施前危险事故发生率为 8.37% ,预防措施实施后危险事故发生率为 1.55% 。结论:规范化的操作和严格的流程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时刻保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帮助患者护理人员减少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感染科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获取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肺泡灌洗液标本,通过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离出耐药菌株并进行耐药分析。结果共分离获得细菌15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6株(77.3%),革兰阳性菌28株(18.7%),真菌6株(4.0%);居前2位的是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26.5%)和鲍曼不动杆菌(13.2%)。菌株数排列前4位的全部为革兰阴性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外,其他常用药物均已明显耐药。结论感染科的耐药菌分布构成及耐药率均有明显差异,临床医师除了熟悉本地区耐药菌分布及耐药率监测情况外,还应掌握本单位及科室不同区域耐药菌的耐药率情况,才能正确有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简介:目的探讨感染管理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全院临床科室设立感染管理护士,明确其职责与工作内容,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培训及督导,观察其医院感染管理效果。结果全院临床科室共设立67名感染管理护士,26个科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有明显提升,4月份与12月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93,单侧P=0.014)。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4月份的83.35%(1817/2180),上升至12月份的89.53%(2002/2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13,P〈0.01)。2015年4—12月共监测56670例入院患者,总住院日数为411164d,三管使用率为27.18%,三管相关感染率为0.7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督导评分的中位数从5月份的95.30分上升至9月份的97.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立感染管理护士,对夯实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和感染控制的状况,研究医院感染控制策略。方法:本次研究以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各科室消毒灭菌情况展开调查研究,其中包含了空气消毒资料、表面消毒资料以及效果消毒剂资料等等,对消毒灭菌效果和感染控制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以此为基础研究感染控制措施。结果:各个科室 6087份消毒灭菌资料中,合格样本为 5492份,合格率为 90.22%。而在本次消毒灭菌监测采集样本中, 2018年样本为 3043份,合格样品 2597份,采集样本合格率为 85.34%; 2019年样本 3044份,合格样本 2970份,采集样本合格率为 97.57%,充分证明了消毒灭菌监测合格率整体呈现为上升趋势,统计学有差异( P< 0.05)。空气资料、物体表面资料、一次性医疗用品资料、紫外线消毒辐射监测数据资料以及医院污水资料,其中空气资料样本合格率 90.21%( 2812/3118),物体表面资料样本合格率 87.23%( 2196/2518),一次性医疗用品样本资料合格率 95.24%( 194/204),紫外线消毒辐射监测数据资料合格率 89.21%( 137/154),污水资料合格率 91.12%( 84/93)。结论通过对于各个科室的消毒质量的强化监测管理工作,选择边监测边整改的措施可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促进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的提升,值得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院内感染科收治的患者80例,依据管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组(n=40)和传统管理模式管理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组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1例,未发生39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1/40);传统管理模式管理组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4例,未发生3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0%(4/40)。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管理模式管理组(P<0.05)。结论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较传统管理模式高。
简介:【 摘要】目的 : 分析泌尿外科患者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感染因素。 方法 : 于 2018 年 8 月至 2020 年 3 月从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感染患者中抽选出 90 例展开研究调查,重点分析 90 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 结果: 90 例感染患者的集中感染部位是泌尿系统,其次是生殖系统和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的感染率为 64.44% ,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率最高;而革兰阳性菌的感染率为 35.56% ,导致医院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导尿管的使用、侵入性操作及抗菌药物使用等情况相关 。 结论 : 医院感染中泌尿外科的感染率最高,为了降低临床感染率,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病原菌产生,规范临床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确保患者安全康复出院。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对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过程当中,强化医院感染管理,所具有的现实作用及效果及效果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选取我院在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所收治的共计60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依照平均且随机的方式,将其中300名患者作为参照组进行分析,而另外300名患者在构建过程当中将其作为实验组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别式的管理,其中参照组患者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用普通性的管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具体的管理过程当中应用加强医院感染的综合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所具有的感染发生几率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可以发现,实验组感染患者其自身所具有的感染发生几率相对较低。结论:在具体的感染预防及相应的控制过程当中,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对于管理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