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的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咸或淡的水体,不仅仅是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湿地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湿地中还有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它们能够在其组织中吸附金属及一些有害物质,很多植物还能参与解毒过程,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实现水体净化.如同肾能够帮助人体排泄废物、维持新陈代谢一样,湿地也能起到降解环境污染的作用,因此被称作"地球之肾".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运行与发展,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越来越高的重视,现阶段我国很多地方都开始展开了湿地公园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人们对湿地生态概念有了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但是分析我国湿地公园的具体建设情况之后,发现很多的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处于较为盲目的开发状态,在具体的规划与开发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律性,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中我国湿地公园生态设计与开发建设应当积极进行完善与解决。本文通过论述与分析了我国生态设计湿地公园的基本理念、生态技术在湿地公园设计上的有效运用两个主要方面,旨在全面的加强我国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的生态技术应用,从而有效的找准我国生态设计的重点,全面的实现我国湿地公园生态的协调性与平衡性。
简介:辽宁省沿海岸线分布有丰富的滨海湿地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1990年和2000年的LandsmETM影像获取了辽宁省滨海湿地斑块图形数据,选用生态意义较明确的景观特征指数,对辽宁省滨海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至2000年间,辽宁省滨海湿地总面积呈萎缩状态,由1990年的17620.04km^2减至2000年的17331.72km^2,减少幅度为1.6%;湿地斑块数量亦在减少,由1990年的2021块减少至2000年的1770块;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呈下降趋势,分别由1990年的1.425和0.594下降至2000年的1.409和0.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