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益生菌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预防及治疗中的作用展开系统评价,以期为益生菌在GDM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重庆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收集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进行资料提取,并对其偏倚风险进行评价。采用Stata 11.0及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益生菌预防GDM的文献6篇,结果显示益生菌对GDM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RR=0.84,95% CI:0.53~1.34),且对孕妇的血糖水平可能也无明显影响。纳入益生菌治疗GDM的文献12篇,结果显示益生菌能够降低GDM孕妇的空腹血糖(WMD=-2.06,95% CI:-3.95~-0.17)、空腹胰岛素(SMD=-0.61,95% CI:-0.79~-0.42)、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WMD=-0.64,95% CI:-0.86~-0.43)、甘油三酯(WMD=-21.96,95% CI:-36.15~-7.78)、总胆固醇(WMD=-10.63,95% CI:-19.43~-1.83)、超敏C反应蛋白(SMD=-0.77,95% CI:-1.00,-0.53)以及剖宫产率(RR=0.57,95% CI:0.38~0.83)。结论益生菌干预对GDM无预防作用,但存在一定的治疗作用。未来还需更多研究对此展开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方消化酶胶囊结合益生菌治疗肝硬化腹胀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120例肝硬化腹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并分别给予益生菌治疗和复方消化酶胶囊结合益生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5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4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进行治疗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腹胀症状积分分别为(3.28±1.02)分和(5.42±1.23)分,进行治疗后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腹胀症状积分分别为(2.30±0.65)分和(5.01±1.43)分,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肝硬化腹胀患者加用复方消化酶胶囊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腹胀症状积分。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抢救的危重症患者为例,在其中抽取6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加以益生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别,表示为P>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0天后,患者的营养指标得以明显改善,而且实验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并发症概率为26.67%,对照组为53.33%,26.67%<53.33%,并且,χ2=5.3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益生菌联合茵栀黄在轻、中度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茵栀黄和肠道益生菌联合茵栀黄治疗,治疗期间观察记录患儿病情变化、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应用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两组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6.54%)(P<0.05),实验组治愈时间(3.6679±0.8317天)短于对照组治愈时间(5.9135±1.3947)(P<0.05),联合疗法不良反应少。结论肠道益生菌联合茵栀黄在轻、中度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益生菌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详细分析。方法:通过本院在 2016 年 6 月至 2017 年 1 月期间接收的 96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且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且在治疗过程中对试验组采取肠内营养治疗,而对照组则采取肠外营养的应用。在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情况以及感染率等进行比较,也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等进行了解,以此进行全面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及对比,在临床治疗结束之后两组患者在病症方面均得到一定好转,但试验组无论是在血清总蛋白还是血钙、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等的相关指标上都要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在感染率和病死率等方面的比较,也是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分析得知,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益生菌肠内营养治疗,对其疾病治疗有明显效果,可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益生菌肠内营养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7%<14.8%)。通过粪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观察组治疗前后肠内菌群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生菌对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发生率具有积极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择取本院 2018.03 至 2019.08 时段内诊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共 140 例,随机划分为单治组( 70 例)和联合组( 70 例)。单治组使用美沙拉嗪治疗,联合组使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 单治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高于联合组,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4.29% ,单治组为 17.14%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单治组 D*I 评分、病理评分显著较差于联合组,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模式,既可减轻机体炎症因子水平,还可预防或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番立酮和益生菌在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入住NICU的50例无严重并发症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入院后给予保暖,早产儿配方奶喂养,部分静脉营养,使用抗生素,呼吸循环支持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开奶的同时予口服多番立酮和益生菌,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奶量增加速度,体重增长速度,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停止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奶量增加速度及体重增长速度较对照组快(P<0.01),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停止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1)。且无不良反应。按检验水准α=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生命体征平稳的早产儿给予口服多番立酮和益生菌对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效且安全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益生菌在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中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在2008年1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益生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93.62%优于对照组的72.34%,复发率6.82%低于对照组的26.47%。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Baron内镜下活动度、HNP1-3表达水平、DAI等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可多机制协同诱导UC缓解,减少复发,临床治疗中建议选择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DAI评分以及内镜下分级积分。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DAI评分以及内镜下分级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DAI评分以及内镜下分级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进行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小儿推拿联合益生菌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进行辅助干预治疗,以此改善早产儿生长发育结局,减少早产儿并发症发生。方法对9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用小儿推拿联合益生菌,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两组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清中ALB和PA、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益生菌佐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能够尽快促进早产儿消化道发育及功能发育成熟,增强胃肠道动力及消化酶活力,从而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简介: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联合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炎症性肠病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同时服用益生菌(双歧杆菌)和美沙拉嗪,观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TNF-α、IL-6、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NF-α、IL-6、IFN-γ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P=0.017)。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同时服用益生菌与美沙拉嗪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就诊经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及13C-尿素呼气试验等综合检查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儿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周期为2周,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以阴性作为根治标准比较两组患儿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5%(76/80),对照组为77.5%(62/8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P=0.0013)。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25%(5/80),其中腹泻1例,便秘2例,头痛2例;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6.25%(13/80),其中,腹泻7例,便秘4例,头痛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6,P=0.0453)。结论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能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生菌在婴幼儿特应性皮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足月顺产儿60例,所有新生儿均接受母乳喂养,其中30例新生儿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生菌,作为观察组,30例新生儿仅接受单纯母乳喂养,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6个月内特应性皮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3个月特应性皮炎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6.67%,P<0.05;观察组新生儿6个月特应性皮炎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26.67%,P<0.05;观察组新生儿特应性皮炎的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可有效提高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预防效果,对于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