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报道1例由球形孢子丝菌所致的婴儿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患儿女,3个月,因左眼下内侧皮损2个月就诊,皮损脓液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对培养获得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真菌培养阳性,镜下可见典型的套袖样菌丝。钙调蛋白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球形孢子丝菌。药敏试验显示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对该菌株的菌丝相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0.5μg/mL和0.5μg/mL;对该菌株的酵母相的MIC值分别为0.25μg/mL和0.5μg/mL。给予患者口服特比萘芬32.5mg/d治疗10周后皮损消退呈瘢痕化修复。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病例为球形孢子丝菌所致固定型孢子丝菌病,特比萘芬治疗本病例显示较好疗效。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汉麻织物、含纳米银锦纶纤维织物和无机银抗菌整理后棉布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生长的影响,探讨抗菌织物对皮肤癣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的菌悬液,分别接种于上述抗菌织物,并紧贴在PDA培养基表面培养,每12h观察菌落形态及大小,根据菌落平均直径绘制生长曲线。结果三种抗菌织物上24h内均未见菌落生长。①汉麻布样上,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菌落直径分别在36-84h、36-72h时间区间内小于棉布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之后与棉布组渐趋一致。②含纳米银锦纶织物上,在36-108h内红色毛癣菌菌落直径小于棉布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20h时已无显著差异(P〉0.05),须癣毛癣菌在48h后才开始生长,在60-108h区间内菌落直径小于棉布对照(P〈0.05)。③无机银抗菌整理后棉布样上,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分别在48h和60h后才开始生长,在120h以内两种皮肤癣菌菌落直径均小于棉布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种抗菌织物与棉布相比较,在一定时间区间内,均可显著抑制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的生长,尤其是经无机银抗菌整理后棉布的抑菌更有效和持久。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CT联合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实验在白血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集临床诊断为IPA的白血病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和GM实验。结果CT表现出现结节及晕征17例,出现楔形实变影3例,弥漫分布粟粒或小结节模糊影4例;1例表现为两肺散在斑片影伴周围'卫星灶'。15例抗真菌治疗有效,治疗过程中GM值降低至正常;8例进展、GM值升高,之后调整抗真菌治疗方案有效、GM值降低;2例患者感染无法控制,GM值上升或虽有下降但一直处于阳性水平。结论肺部CT检查联合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实验可监测临床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