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霍耐特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确立了新的研究视角,实现了社会批判的“承认理论转向”,转向的标志著作是《为承认而斗争》。在《为承认而斗争》中,霍耐特按照蔑视与反抗的道德模式解释了社会冲突的经验根源,并以此为据,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一开始就游离了承认运动的“道德语法”,进而处于值得怀疑的倾向之中。殊不知,他对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的道德性裁判,有着严重的理论偏颇。事实上,马克思解释社会冲突“语法”不是主体性的“道德经验”,而是现实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是“感性活动”自我异化的结果,从横向看,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对抗,从纵向看,表现为资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阶级对抗。
简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感性对象性活动是人的本质生存方式,这种活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确证自身的存在,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本质,不断获得自身的自由。马克思所指的自由是一种生存论的自由,是一种现实的自由,一种发展着的历史性的自由。
简介:“新工人艺术团”创作出大量表达新工人心声的歌曲,其歌词具有口语化、叙事性特征,演唱方式采用方言和合唱这种主流文化之外的“刺耳”音乐既来自新工人的自我情感表达的需要,又来自其对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呼吁,同时在知识分子、政府、大众媒体、新媒体等各方力量的协助下,传播逐渐广泛“新工人艺术团”的产生顺应了当代中国工人在当下的自我表征需求,成为新工人文化发展的典范,推动了新工人文化在全国的传播“新工人艺术团”的文化实践,一方面展示了当下新工人自身艰难的现实处境与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新工人文化实践所表达的时代经验为大众提供了认识当代中国的镜像。“新工人艺术团”的文化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是当代工人状况,甚至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某种症候,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反思能为我们理解新工人文化及其复杂语境提供了一种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