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动脉弓为蒂的侧方V-Y皮瓣修复大面积甲床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我科共收治手指大部分甲床缺损患者10例10,所有患者拒绝行甲床重建手术,均采用动脉弓为蒂的侧方V-Y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大小为0.9 cm×1.6 cm~1.3 cm×1.9 cm。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及手指血运、外形及功能情况。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均顺利存活。随访时间为1.5~5.0个月,平均3.5个月,皮瓣血运正常,无臃肿,质地柔软,保护性感觉恢复。手指指腹饱满,瘢痕不明显,血运及感觉正常,手指活动正常。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9例,良1例。结论动脉弓为蒂的侧方V-Y皮瓣具有血运稳定、切取方便、供区损伤小等优点,若患者无重建甲床意愿时,是修复大面积甲床缺损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指动脉弓 甲床缺损
  • 简介:摘要病理性近视是以眼轴进行性延长、后巩膜葡萄肿形成为特征,伴随视网膜脉络膜不可逆性退行性变,是近视防控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快速进展的早发型病理性近视和近视性牵拉性黄斑病变,黄斑外加压手术是可行的治疗手法。其可根据手术后是否存在手术顶压嵴分为后巩膜加固手术与黄斑扣带手术,两者在手术材料、手术方法和适应证上均有不同。在近视患病率飙升的大背景下,需要不断完善、谨慎推广黄斑外加压手术,为病理性近视的防控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 标签: 述评 近视,退行性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 后巩膜加固手术 黄斑扣带手术
  • 简介:摘要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胸腺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切除手术是其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近5年最新研究和本中心临床工作经验,根据患者人群、临床分型、抗体类型和治疗效果,对重症肌无力手术征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掌侧固有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在合并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共收治6例手指离断合并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其中3例合并双侧掌侧固有动脉缺损,1例单侧掌侧固有动脉缺损。首先行断指再植术,直接吻合或取浅静脉桥接修复掌侧固有动脉,掌侧留有面积为0.5 cm ×1.5 cm~1.2 cm×2.0 cm的创面,采用了同指带单侧掌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的顺行推进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推进皮瓣面积1.5 cm×5.0 cm~2.2 cm×6.0 cm。均一期行急诊手术修复,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6例术后皮瓣及断指全部成活。随访2~12个月,平均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再植体及皮瓣外形饱满,TPD 4~6 mm,患近指骨间关节主动活动正常,远指骨间关节活动度35°~60°。结论对合并掌侧软组织缺损的离断手指,应用掌侧固有动脉顺行推进皮瓣进行修复,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是一种较理想选择。

  • 标签: 推进皮瓣 指掌侧固有动脉 修复 断指再植
  • 简介:摘要口-面-综合征是一组涉及口腔、颌面、肢端发育异常的罕见疾病;常伴大脑、肾脏及其他器官症状,分类繁多复杂。本文报道1例Ⅰ型口-面-综合征病例,系母亲遗传,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2年10月,收治1例22岁男性患者,因粉碎机伤及双手末端导致疼痛、出血伴活动受限,离断指体未找到,诊断为:①右手中、环Ⅰb度缺损;②左手示Ⅰa度缺损、左中指Ⅱ度缺损、左环Ⅰb度缺损。通过与家属及患者沟通,决定分期行多足趾的移植再造术。术后再造患均成活,术后随访,患功能良好,外观欠佳。

  • 标签: 再造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伴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修复现状及其治疗进展,为临床上此类损伤的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动脉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和"digital artery defect""soft tissue defect"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EMbase和PubMed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2018年12月关于伴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修复的文献。共检索到文献632篇,排除无法获得全文、内容不符、重复性及低质量文献,最终纳入51篇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穿支皮瓣的广泛应用、医患对修复的结果要求提高及修复理念的不断改进,伴有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修复方式逐渐由创伤较大的血管移植联合皮瓣转移覆盖、邻指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等方式,向创伤小、疗效好的flow-through皮瓣方式发展,达到了在较小医源性损伤的情况下,同时解决主干血管损伤重建和创面覆盖的目的。结论flow-through穿支皮瓣兼具穿支皮瓣和桥接固有动脉的优点,通过一次手术即可有效解决主干血管损伤重建和创面覆盖,符合当前修复重建的理念,具有最大的经济性,是修复伴有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损伤创面的最佳方式。

  • 标签: 指损伤 动脉损伤 软组织损伤 flow-through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带双侧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DBPPDN)的背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5月-2019年4月,收治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113例113。临床应用4种带双侧DBPPDN的背皮瓣修复此类软组织缺损。皮瓣类型:①超比例邻皮瓣29例29。②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DBPPDA)皮瓣43例43。③第1掌背动脉皮瓣23例23。④背游离皮瓣18例18。采用带单侧DBPPDN的背皮瓣进行修复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双侧撕脱的掌侧固有神经仅修复一侧。经门诊随访,评估带双侧DBPPDN的背皮瓣与对照组皮瓣的静态TPD、伤VSA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采用非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带双侧DBPPDN的背皮瓣有11例术后出现水疱,7例皮瓣瘀血。9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自行愈合,余均成活。带双侧与带单侧DBPPDN的背皮瓣的静态TPD分别为(6.92±0.12) mm和(8.92±0.20) mm、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0.46±0.08)分和(1.11±0.28)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45±0.06)分和(4.00±0.16)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带双侧DBPPDN的背皮瓣获得了更好的感觉恢复(P<0.01)、更低的疼痛发生率(P=0.0032)以及更高的满意度(P=0.0014)。结论4种带双侧DBPPDN的皮瓣是有效修复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尤其在预防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疗效显著。

  • 标签: 指背皮瓣 手指 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 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静脉的带蒂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或腹缺损的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8年9月,唐山市第二医院(下称笔者单位)收治56例(67)第2~5指端或者腹缺损急诊入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抽签法分为吻合静脉组29例(35),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17~62岁,清创后创面面积1.6 cm×1.3 cm~3.1 cm×2.4 cm;不吻合静脉组27例(32),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20~59岁,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7 cm×1.2 cm~3.0 cm×2.4 cm。根据2组患者指端或腹缺损位置及大小,于受伤手指中节或近节背侧设计皮瓣,术中将皮瓣携带的固有神经背侧支或背神经近端与创面内固有神经残端行端端外膜吻合。吻合静脉组患者将皮瓣携带的1条或2条浅表静脉与创面近端背侧或掌侧浅表静脉行端端间断吻合,不吻合静脉组不进行静脉吻合。吻合静脉组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1.8 cm×1.5 cm~3.4 cm×2.6 cm,不吻合静脉组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1.9 cm×1.4 cm~3.3 cm×2.6 cm。2组患者供区创面取前臂近端或上臂内侧全厚游离皮片覆盖。术后观察2组患者皮瓣血运情况。术后随访采用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2组患者对皮瓣外观的满意度;由笔者单位手外科主任医师肉眼观察皮瓣颜色,并计算皮瓣色素沉着发生率。对数据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术后吻合静脉组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出现张力性水疱;不吻合静脉组患者中有6例(6)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而出现张力性水疱,经拆除蒂部部分缝线、换药处理后皮瓣成活。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5个月,吻合静脉组患者皮瓣外观满意度评分为(4.6±0.5)分,明显高于不吻合静脉组的(4.3±0.6)分,t=2.482,P<0.05。吻合静脉组患者皮瓣色素沉着发生率为9%(3/35),明显低于不吻合静脉组的31%(10/32),χ2=5.498,P<0.05。结论吻合静脉的带蒂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或腹缺损,静脉回流通畅,皮瓣色素沉着发生率低、外形美观,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外科皮瓣 缺损 静脉吻合
  • 简介:摘要2020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足外科收治1例左手5背软组织坏死的患者,采用游离骨间后动脉四叶皮瓣修复示、中、环、小指,甲瓣修复拇指。术后2年随访,左手5皮瓣无明显臃肿,手指活动功能良好,左前臂及右足供区仅遗留线形瘢痕。

  • 标签: 骨间后动脉皮瓣 手指创面修复 穿支皮瓣 四叶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断指再植的治疗过程并总结经验,提高再植成活率。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我们共收治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断指患者6例8,术中均在显微镜视下发现动脉有粥样斑块形成,进行断指再植,术后积极治疗相关内科疾病。结果本组8中,7再植术后完全存活,1术后坏死并行残端修整术。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6个月。存活手指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功能:优5,良1,可1。结论对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断指进行再植,手术风险大,难度高,术中周密安排,术后积极治疗,控制相关基础疾病,仍有较高的成活率,不应轻易放弃再植。

  • 标签: 指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再植术
  • 作者: 谢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7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9期
  • 机构:四川省射洪市人民医院,四川射洪629200
  • 简介:大家都知道,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四大辅助检查之一,也是最普遍的检查了,只有一到医院看病,都少不了血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为临床上提供诊断治疗的依据。但是,只要采血,医生十有八九都选择病人左手无名指指尖的尺侧刺血,你知道,为什么会采末梢血要在病人的左手无名呢?这是因为无名结构较特殊。人的每个手指都有动静脉通过,在手指的末端形成毛细血管网,以供应手指的血液营养,并保证血液的回流。但拇指与小指肌腱活动的滑液囊比较广泛,并分别向手掌部延伸,而且互相相同。要是在这两个指头上采血,万一发生了感染,炎症就可能向后蔓延,引起手掌和另一个手指的感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食指和中指是人的功能手指,使用的机会较多,也不宜采血。唯有食指和无名的滑液囊不向手掌部位延伸,而是“各自为政”,互不相连,所以一般都在无名上采血。

  • 标签: 化验;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体多态性变异是否可以作为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ies,PGT-A)的征。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接受PGT-A解冻移植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新鲜移植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夫妇染色体核型,PGT-A周期分为女方染色体多态性变异(女方多态组)、男方染色体多态性变异(男方多态组)及双方染色体多态性变异(双方多态组),同期染色体正常夫妇为对照(染色体正常组);IVF周期分为女方染色体多态性变异(女方多态组)、男方染色体多态性变异(男方多态组),同期染色体正常夫妇为对照(染色体正常组);比较组间实验室结果和妊娠结局。结果PGT-A周期中,各组间活检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率、解冻移植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VF新鲜胚胎移植中,各组间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VF助孕后早期流产患者中,女方多态组、男方多态组和染色体正常组流产组织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检测异常率分别为26.67%(4/15)、57.89%(11/19)、64.59%(363/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夫妇染色体多态性变异不影响胚胎非整倍体,同时不影响PGT-A周期和IVF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结局,且不增加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率。目前无明确证据支持染色体多态性变异可作为PGT-A新征。

  • 标签: 妊娠结局 染色体多态性变异 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检测 胚胎非整倍体 流产组织拷贝数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石黑法治疗新鲜骨性锤状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共收治23例新鲜骨性锤状患者。手术均采用改良石黑法(调整阻挡针方向并增加1枚克氏针对骨块进行加压)治疗。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并采用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系统评定法来评价患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闭合复位成功,无针道感染、甲床畸形、皮肤坏死、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6个月,平均9.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3±0.1)周,末次随访根据手指关节TAM系统评定法评定患指关节功能均为优。结论改良石黑法治疗新鲜Ⅰb型、Ⅱb型骨性锤状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微创、疗效确切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指骨 骨折固定术 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吻合趾-血管的足趾移植进行拇指和手指再造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拇指和手指缺损270例365,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吻合趾-血管的足趾移植进行拇指和手指再造。甲瓣切取供区采用植皮、足背带蒂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足趾供区残端直接缝合。术后通过门诊随访及微信定期随访,对再造拇、手指的成活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评定疗效。结果本组再造拇、手指270例365,术后全部成活。术后出现动脉危象10例12,静脉危象11例13,经局部拆线减压或手术探查重建血供后成活。术后3~38个月随访,再造拇、手指外形与健侧相似,痛、温觉恢复良好,TPD为6~18 mm,平均8 mm。再造拇、手指功能恢复良好,对、对掌灵活。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结果优178例256,良89例105,差3例4,再造优良率98.9%。供区愈合良好,负重、行走及跑、跳均无不适。结论应用吻合趾-血管的足趾移植再造拇指和手指,供区损伤小,不受解剖变异限制,可简化手术,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标签: 拇指 手指 再造 趾-指血管吻合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先天性拇指多畸形手术疗效。方法自2014年11月至2019年6月收治先天性拇指多患儿共52例,根据Wassel分型采取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观察拇指外观及功能情况,并评分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15±0.98)d,截骨愈合时间(4.90±0.63)周。患儿拇指功能评分:优43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98.08%。结论术前全面细致的评估及手术设计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并根据不同患儿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手畸形,先天性 外科手术 拇指多指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2017年8月12日,成功完成1例双手9完全离断再植。再植过程中,对骨折、肌腱、血管及神经进行"批发式处理",左手历时8 h多,右手历时12 h多,手术成功完成,再植体一期全部成活。术后1周即开始辅助康复训练,6周开始逐渐拔除克氏针,术后3个月重返工作岗位。术后30个月随访,TPD为4~8 mm,患者体功能恢复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断指再植术后功能评定为优。

  • 标签: 多指离断 再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儿手部先天性并畸形术后的瘢痕管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手部先天性皮肤型并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全身麻醉下给予分指手术,术后采用伸直位分指包扎。切口完全愈合后,配合使用抗瘢痕药物,重建蹼处使用自粘性软聚硅酮膜,包裹自粘弹力绷带1年,佩戴伸直位分指支具3~6个月。术后随访是否出现并发症、手指外形、外观状态。末次随访时,患儿家属对重建蹼外形、瘢痕情况及患屈伸活动进行满意度评价;采用美国手外科学会制定的总主动活动度(TAM)评估标准评定患屈伸功能;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进行术后瘢痕评分。结果共纳入28例患儿,男12例,女16例;年龄12~34个月,平均18.3个月。左侧14例,右侧10例,双侧4例;中、环16例,环、小指并9个,示、中指并5个,拇、示2个,共32个并。术后随访13~36个月,平均28.6个月,所有患儿术后早期无感染、血运异常等并发症,手指外形、外观状态较好。自粘性软聚硅酮膜使用过程中有2例患儿局部出现皮疹,经脱敏治疗好转后,继续正常使用。患儿家属对重建蹼外形、瘢痕情况及患屈伸活动均满意,满意度100%。TAM评估标准评定患屈伸功能:优28例,优良率100%。VSS术后瘢痕评分:27例≤4分,1例5分。结论幼儿手部先天性并畸形术后切口愈合后,采用抗瘢痕药物,包裹自粘弹力绷带,佩戴伸直位分指支具等方法可有效防止术后瘢痕增生,更好地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并指症 手畸形,先天性 上肢畸形,先天性 手指 矫形外科手术 瘢痕 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