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同应对宏观经济波动时对企业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分析两大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协同效应及其实施效果,揭示了政策组合在稳定经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手段,随后详细阐述了二者协同作用下对企业生产经营、市场竞争力及财务状况的具体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标签: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同宏观经济波动 企业 影响
  • 简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有喜有忧,投资结构不合理,煤、电短缺,运输紧张.房地产发展中出现了波动,房价上涨,发展速度下滑的迹象已经出现.

  • 标签: 国民经济 投资结构 房地产业 拐点
  • 简介:一、经济运行数据分析经济发展由快速下降转为缓慢下降的拐点开始出现中国经济能否复苏取决于两个因素:去库存化和去过剩产能化过程的结束。由于大部分生产的周期都是1年左右,因此第一个过程大约1年左右时间就能完成,高峰在前6个月,去库存的高潮实际上现在已基本过去,经济快速下降局面开始停止,经济进入了去过剩产能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是漫长和平稳,

  • 标签: 宏观经济 月报 经济发展 经济运行 经济能 产能
  • 简介:经济运行分析主要结论2008年1月,我国外贸增速放缓,信贷投放大幅增加。本月进出口贸易规模无论进口、出口,还是进出口总额、贸易顺差,都出现了下降。对外贸易回调的短期性因素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冰雪灾害天气,也对中国进出口造成短期的波动影响,预计未来1-2月进出口增长会有短期延滞。

  • 标签: 宏观经济 进出口总额 月报 经济运行分析 对外贸易 季节性因素
  • 简介:分析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局面并预测下一步经济走势,1995年中国经济面临着3种前景:第一种前景:宏观经济运行格局与去年相近似,即高增长伴随着高物价,宏观指标基本稳定与微观循环不畅并存。出现这种局面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从目前的现实看,今年宏观调控总的政策方针不会有明显的调整,即不断在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之间寻找平衡点,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对调控力度进行"微调",也不再出台新的改革措施。按照这一思路,今年经济增长率仍可保持在10%左右;通货膨胀率为15%或略低一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5%-30%,实物量增长13%-1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

  • 标签: 宏观经济运行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稳定 前景 经济增长率 中国经济
  • 简介:鉴于国内温和的通货膨胀(以下简称通胀)前景及主要出口市场存在的不确定性,中国并不急于调整货币政策。中国2009年11月份的消费价格由10月份的同比下跌0.5%回升至同比上升0.6%,这是自2009年1月以来首次出现上升。因2008年第四季度基数较低、资源价格改革及食品价格上涨,我们预计综合CPI在2009年第四季度将出现正增长。摩根天通预计2010年通货膨胀率为3%

  • 标签: 2010年 经济形势预测 2009年 通货膨胀率 宏观 2008年
  • 简介:摘要:政府财政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对宏观经济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税收和支出等手段,政府能够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和失业以及收入分配等方面产生影响。在实施政府财政政策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和机制,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通过深入研究政府财政政策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影响,可以为政府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政府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 稳定性 影响研究
  • 简介:现时,中国的经济已趋於过热,并不会轻易放缓。预计今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达77.6%,是自799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远高於官方目标的8%(见附表)。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加上最近出现反弹趋势,是经济过热的主要动力。贸易顺差过大,今年估计达2.600亿美元,为有纪录以来的新高。信贷投放过多,今年首三个月新增贷款达3.5万亿人民币,已经超过3万亿人民币的官方目标。(见附表)

  • 标签: 经济政策 中国 国内生产总值(GDP) 预测 投资增长速度 经济过热
  • 简介:政府采购不仅具有加强公共资金支出管理职能,同时还在调节总需求,保护民族产业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重要职能。因此,必须结合政府采购自身特殊性质,充分发挥其特有优势。

  • 标签: 政府采购 民族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化 公共采购
  • 简介:文章讨论了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的编制方法,采用将景气指数与模拟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宏观经济景气进行了分析."阻力循环"和"激励循环"是作者新近提出的概念.文章最后给出了景气指数与GDP指数间的转换关系.

  • 标签: 景气指数 扩散指数 合成指数 “阻力循环” “激励循环”
  • 简介:摘要: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基本的资源和核心要素,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化对宏观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口结构的改变,研究人口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已成为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了解人口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社会保障措施和人口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人口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人口变动 宏观经济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消费结构产生重大变化,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现代化趋势更为明显,我国经济开始体现出新的特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对土地资源需求量逐年上涨,但是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对经济扩张的制约作用逐步体现。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尤其是房地产、钢铁等行业逐年增长,为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应当充分利用土地财政的作用,科学合理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基于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依托土地财政开始部署一系列的措施,明确土地经济需要严格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护各方合法权益,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虽然我国使用土地财政对宏观经济调控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是其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应该全面剖析土地经济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过程,科学合理制定出土地财政的调节机制,有效保障我国经济稳定发展。

  • 标签: 土地经济 宏观经济 影响机制
  • 简介:摘要:本文以数字经济视角下我国宏观经济法的发展为主题,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宏观经济法的挑战与机遇,数字经济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宏观经济法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与变革。通过对数字经济的定义和特征的论述,揭示了数字经济宏观经济法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高度信息化和网络化特征,以数据为核心资源,创新驱动以及开放性和全球化的特征,要求我国宏观经济法在立法调整、监管机制、国际合作和制度创新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通过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宏观经济法的互动关系,本论文为我国宏观经济法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建议。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更加深入的数字经济法理论研究、创新监管机制和法律手段,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借鉴,进一步推动我国宏观经济法与数字经济的有机融合,促进经济的创新、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数字经济 宏观经济 经济发展
  • 简介: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时滞性及其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首先阐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理论和渠道,分析了时滞性产生的原因及构成部分。接着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揭示了时滞性对宏观经济波动在产出、就业、物价等方面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时滞性在不同经济周期和政策环境下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减少时滞性负面影响、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建议,包括优化政策制定框架、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等。

  • 标签: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时滞性 宏观经济波动
  • 简介:中国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和特殊的人口环境使得用就业弹性和奥肯定律均无法有效反映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更无法刻画经济波动对就业的冲击。本文从宏观经济景气波动影响就业增长的三个路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政府公共就业政策来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以探析经济波动与就业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滞后冲击效应。在劳动力供给系统中,经济波动使经济活动人口增多,加快了就业增长;在劳动力需求系统中,经济波动不利于经济增长,从而不利于劳动力需求增长;在政府就业促进政策系统中,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投入缓和了经济波动对就业增长的冲击。

  • 标签: 经济景气指数 经济波动 就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