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孩子出生后,虽然已具备了人体的基本结构,但并不是成人的缩影。因为其体内的五脏六腑及各个器官,在结构上和机能上都尚未完全成熟,还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生长发育过程才能达到结构上的完善和机能上的成熟。在生长发育中,各个器官的成熟,不是同步、同期发展的,有的早,有的迟,有的快,有的慢,这就形成了幼儿不同年龄阶段在生理上的不同特点教师和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教与养时,就必须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来进行,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成长。为此,我们特邀请原南京市儿童保健所副所长韦美翔副主任医师不定期地就幼儿生理特点、饮食与营养、疾病防治、卫生习惯等方面做些简洁明了的介绍。
简介:本研究采用“冷”“热”抑制控制任务和幼儿情绪调节策略问卷,探讨了3~5岁幼儿的情绪调节状况、“冷”“热”抑制控制的年龄发展趋势及其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幼儿使用最多的情绪调节策略是替代活动、问题解决,其次是认知重建,而较少采用被动应付、发泄等情绪调节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3,5岁幼儿更多采用问题解决的策略,而更少采用发泄策略。3—5岁幼儿的“冷”抑制控制在4岁时有明显的发展,4岁以上儿童在抑制控制任务上的通过率均超过70%。儿童“热”抑制控制的快速发展阶段是5岁,礼物延迟和失望礼物等“热”抑制控制任务对3~5岁幼儿采用替代活动、问题解决、认知重建和发泄争隋绪调节策略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会影响到其同伴接纳和将来社会能力的发展,成人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幼儿多采用问题解决、认知重建等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同时关注幼儿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其“热”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
简介: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比较中国和日本3~5岁幼儿在与父母交往中和在与同伴交往中自我调控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中日幼儿自我调控发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自我抑制的发展变化上。不论是在与父母的交往中,还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日本幼儿的自我抑制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强,而中国幼儿的自我抑制能力没有显著的变化。在与父母的交往中,中日幼儿自我主张的差异不显著,在与同伴交往的矛盾场面中,中国幼儿的自我主张能力低于日本幼儿。中国幼儿的父母和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支持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日本幼儿的父母和教师应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促进幼儿自我主张与自我抑制的平衡发展。
简介:本研究综合运用情境观察法、作品分析法对大班幼儿合作编制图书活动过程及其特点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在大班幼儿合作编制图书活动中,幼儿的合作类型可以分为平行型、交互型、领导型和冲突型,其中领导型合作小组的合作效果优于其他类型;幼儿的合作水平可以分为形式化水平、松散性水平、组织化水平,其中组织化水平的合作小组制作出来的图画书内容水平最高;整体而言,大班幼儿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合作编制的图画书水平偏低;合作类型、合作水平都与作品内容水平显著相关,但是与作品的结构水平无关。合作编制图画书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一个颇具难度和挑战的任务,是一种落在大班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活动。教师首先需要在幼儿合作确立故事主题和创编故事时提供一定的支架,让幼儿意识到合作编制图画书时需要有共同的主题及故事,并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和故事进行讨论协商,而后在幼儿合作编制图画书的具体过程中能够针对不同合作类型小组的特点进行个别化指导。
简介: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情境考察天津市某幼儿园4~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儿童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儿童分享行为没有显著性别差异;儿童对不同分享对象的分享具有显著差异,即通过努力获得的奖品分享最多,自带的心爱玩具次之,意外获得的食品分享最少。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儿童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以增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简介:采用事件抽样法,本研究对44名2~6岁学前儿童的在园主动性行为实施观察,共观察到264个事件。结果表明:儿童的主动性行为策略存在年龄差异,“坚持不懈”的次数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超常发挥”和“事先准备”的次数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但主动性行为总数不存在年龄差异。此外,儿童在主动性行为的四种策略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行为的表现方式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如女孩的主动性行为主要表现在待人亲和等方面,男孩的主动性行为则主要表现在大胆表现自己等方面。教师和家长对待年幼的儿童应该多加理解和鼓励,要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使幼儿能够积极地把握机会,勇于表现自己;对待年长的儿童则应该多加引导,培养幼儿事先准备和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同时要关注男女儿童不同的行为表现方式,给予针对性的引导,促使其主动性行为正向发展。
简介:攻击性行为是儿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反社会行为,对儿童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性发展都有显著的不良影响。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个体内部心理因素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作为人格核心的自我意识系统,尤其是自尊受到了研究者的强烈关注。为了解当前幼儿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探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以淮南市5所幼儿园15个班的579名幼儿为研究对象,以《3~9岁儿童自尊问卷》和《幼儿社会行为教师评估问卷》为研究工具,请这15个班的30名教师对本班幼儿的自尊与攻击性行为进行问卷评定。结果发现5岁是幼儿自尊和攻击性行为发展的转折期,幼儿自尊和攻击性行为均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5岁幼儿的自尊水平最高,其次是6岁幼儿,最低的是4岁幼儿,女童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男童;6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水平最高,其次是4岁幼儿,最低的是5岁幼儿,男童的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女童;幼儿总体自尊及各个维度与攻击性行为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尊中的自我胜任感和重要感对攻击性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提升幼儿的自尊水平来预防或矫正其攻击性行为,为此家长和教师应尊重幼儿,保护幼儿自尊,促进幼儿人格和谐发展;为幼儿创造活动的机会和条件,使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并提升自我胜任感;通过积极评价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其重要感。
简介: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从本质来说是一种高级的场景知觉活动。本研究根据作品主题与所描绘的内容接近现实的程度,选取了高接近现实的印象派著名代表人物、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中接近现实的表现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挪威画家蒙克的《呐喊》以及低接近现实的超现实主义著名代表人物、西班牙画家米罗的《哈里昆的狂欢》三幅名画,让来自宁波市区、郊区、乡村三所幼儿园共84名5-6岁儿童欣赏,同时以TobiiT120眼动仪为研究工具,对被试的欣赏过程进行眼动追踪,结果发现儿童在欣赏绘画作品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场景效应,越是接近现实的作品越受儿童关注,同时画面上那些位置居中、比例较大,并与周围物体分离较远的物体最早最快被儿童注视;儿童对作品的注视不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这意味着在设计与实施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时,教师应突破以往仅从年龄与性别等角度选择作品的惯常思路,提高自身对作品主题、内在内容及空间结构的认识,为儿童选择那些适合他们欣赏的美术名作,并深入细致地引导儿童逐步学会欣赏作品的关键信息和主题结构,从而切实提高儿童的美术欣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