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上海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形式相当丰富,而且颇具特色。本文在详细描写的基础上,说图总结出九条形式化的构词规则,并归纳为五种操作手段;重复、缩略、移位、添加和递归。有关规则和操作手段对处理其他方言的重叠也具有借鉴作用

  • 标签: 单音节形容词 上海方言 形容词重叠式 双音节 词的重叠 北京话
  • 简介:摘要体验教学模式作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实质上是学习主体—学生认知规律上的回归。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应用体验教学,更要充分了解其内涵和本质,着重要学生参与进教学过程,亲自体验教学过程,利用这种亲自体验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知识,实现我们培育人才的目标。体验教学模式就是顺应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 标签: 体验式教学新课标初中语文
  • 简介:要摆脱印欧语的束缚,这是汉语语法学界一直以来的想法。可是,怎么摆脱?摆脱的切入点应选在哪里?各有各的看法。本文认为要摆脱的主要不是以什么为语法单位的问题,而是句法分析研究思路的问题。基于这样的看法,本文提出并结合实例全面地阐释了一种新的句法分析法——构语块分析法,以作为对传统句法分析法的补充。

  • 标签: 句法分析 构式 语块 构式语块分析法
  • 简介:<正>谭永祥先生在《修辞新格》一书中,将返射定义为:“把对方说的活,借用过来作为反讥和戏谑对方的手段,即以其人之‘言’,还治其人之身,这种修辞手法叫‘返射’”。其后,好几种修辞学辞典所下的定义也都大同小异。笔者搜集了一些例子,与此不尽相同,它们不是简单地借用对方的话来反讥或戏谑对方,而是仿照对方的逻辑和语言形式,创造出与之类似的话语来回敬对方。这里既有以其人之“言”而治其人之身的手段,也有仿拟创新的成分,姑且叫仿拟返射。这种仿拟返射在中国古人的言语交际中早就使用,可谓源远流长。

  • 标签: 三藏法师 还治其人之身 句式 丘浚 《修辞新格》 和尚
  • 简介:论文摘要

  • 标签:
  • 简介:论文摘要

  • 标签:
  • 简介:以动宾“发+X”组合的认知语义考察为基础,分析了“发+X”心理动词的认知语义基础。从内部与外部两个维度考察了“发+X”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指出此类心理动词在构词上体现了一个量的变化过程,并从时间量与程度量两个方面考察了“发+X”心理动词在量性特征上的无界性。

  • 标签: 发+X 心理动词 量性特征 无界性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认知语法的百科知识语义观和自主/依存联结理论,提出“称说”义的双及物构可以通过自主/依存成分的联结实现给予意。自主成分之间也存在语义关系的结合,其结合能够进一步说明“称说”义双及物构中的类名词和专有名词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进入构的。

  • 标签: 百科观 自主/依存联结 &ldquo 称说&rdquo 双及物构式
  • 简介:摘要作为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英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成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论文摘要

  • 标签:
  • 简介:重叠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汉语方言中存在丰富多彩的动词重叠形式,其中“VXVX”是类型丰富、分布范围广、援律性比较强的一种动词重叠。共同语中的“V着V着”就属于这种动词重叠。与“V着V着”相比,方言中的VXVX形式上更丰富,用法也更复杂,对方言中。VXVX”动词重叠的考察为共同语动词重叠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背景。

  • 标签: 汉语方言 动词重叠 持续
  • 简介:“为R之所V”的特征,前辈时贤已多有论述。笔者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为底本,调查了东汉三十四部佛经山,在十九部佛经(附录中加+者)中找到150例被动,结合已有的成果分析,认为关于“为R之所V”被动句的一些论断,仍有可以补充的地方。姑将自己的观察罗列于兹,敬请方家指正。东汉佛经的被动共计十一种,具体资料见表格(一)。和中土文献不完全相同。与唐钰明(1987)提供的《东汉被动频率表》㈢相比,佛经被动旬有下面几个特点:“为R所v”、“为R之所v”比中土文献运用频繁(“为R所V”东汉时在中土文献亦广泛运用,但在佛经中更为频繁);与中土文献相比,“见V”运用得很少;中土文献的“见V于R”、“V于R”、“为R见v”、“被”字佛经未见用例;“为”与中土文献大致持平;“所V”、“为R所V1所v2”在中十文献中未见运用。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为R之所V”。广泛运用的时代吴金华(1985)、唐钰明(1987)、柳士镇(1992)均指出,这一句在战国末年已经出现。如:《管子·枢言》:“凡国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但何时广泛应用,说法纷纭。吴金华(...

  • 标签: 东汉佛经 被动式 为R之所V
  • 简介:<正>封闭性词中的ABB形容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经常被使用,在词典中也得到了反映。不过词典怎样处理这一类形容词,似乎还是一个不大为人注意的问题。本文打算就现有词典怎样收列ABB形容词和给于怎样的释义的问题,试作一些分析。一、收词的标准与体例表现一部词典是不否具有严密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收词上。一般条件下,在收词时不仅要进行纵的考虑,即每个单字条目下面该列哪些词条,而且要作横的比较,

  • 标签: 形容词 词典编写 异体词 条目 收词 释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可能“得”字句的句法不对称现象汪国胜华中师范大学“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语义范畴。汉语里,这种语义范畴经常是用可能“得”字句来表示的。可能“得”字句在古代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共同语(普通话)及方言中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反映出彼此之间不同程度的差异。我...

  • 标签: “得”字句 助词“得” 可能式 大冶方言 否定式 不对称现象
  • 简介:现代汉语中使用越来越频繁的"一+量+形"结构虽采用"数+量+形"结构的形式而与一般的"数+量+形"结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一+量"并不是对"形"进行计量,而重在对"形"进行形象的描写和意象的勾勒,使其实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它的性质已跨出数量构的范畴,"一+量+形"构是在数量构"数(任意)+量+形(可分析性)"的基础上,随着"量"被主体认知衡量时其主观性的增强,最终为了满足说话人特定的修辞意图——增强语言描绘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而定型化、构化的。其得以构化的关键前提——"一+量"从表客观分析计量到表主观整体限定最终虚化为"感知强化标记",从自由形式转变为黏着形式,从客观意义转变为主观意义,也是出于语言描绘形象和提高想象表象生动度的需要。可见,语言描绘形象的功能正是促成语言中某些语法结构、语法范畴得以形成的关键修辞动因。当然,这一修辞动因的实现也有着坚实的语义基础。

  • 标签: “一+量+形”构式 分析量 整体量 感知强化标记 生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