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非主流"英语文学,简单地说就是指英国和美国之外的英语文学。其源起和发展从起初英国文学的一枝独秀,到美国文学崛起后的花开两朵,到后来各原英属殖民地国家的百花齐放,再到戈迪默、奈保尔以及库切和门罗等"非主流"英语文学作家先后斩获文学大奖,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在度过了艰难的学徒期后,"非主流"英语文学尝试着从各自独特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养分,从各自特殊的民族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反映生活,这就赋予这种特殊的文学现象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和民族情怀。因此,"非主流"英语文学创作丰富了英语文学的宝库,"非主流"英语文学的崛起打破了英美文学的垄断地位,塑造了崭新的人物和民族形象。
简介:我国解放前的新西兰文学译介始于1923年徐志摩《哀曼殊斐儿》的发表。继徐志摩之后,陈西滢、沈雁冰、凌淑华等人也纷纷在报刊上或翻译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或撰文对曼斯菲尔德进行评介,由此掀起了译介曼斯菲尔德和新西兰文学的一股热潮。从整体上来看,此时新西兰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主要围绕曼斯菲尔德展开,其译介成果极力强调曼斯菲尔德的英国身份和刻意凸显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成就。在我国解放前对新西兰文学的译介中,徐志摩等重要作家扮演了引领者的角色,一些主要报刊和出版社起到了推动者的作用。尽管由于时代的因素存在诸多不足和局限,但解放前新西兰文学在我国的译介却构成了中国新西兰文学译介和研究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包括徐志摩、凌淑华等在内的一批中国作家产生了一定影响,也为后来我国对新西兰文学的译介和接受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简介:在叙事文本中,需将叙述主体与文学主体,即叙述者与作者区分开来,而不是将二者加以混淆;在抒情文本中,对抒情主体和文学主体,即抒情人与诗人进行对应的区分同样必要。然而,在抒情文本中,抒情人与诗人的关系与叙事文本中叙述者和作者的关系有所不同。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体往往是一个具有自反性的主体,抒情人大多是自身故事的抒情人,与诗人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此同时,也不能将二者相互等同。在《斯威夫特博士死亡之诗》中,抒情主体与文学主体之间的关系表现得错综复杂。分析与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从整体上理解诗歌与诗歌的抒情人至关重要。从叙事学相关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可获得新的见解。
简介:经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蓬勃发展,美国文学在20世纪20年代逐渐成为英语文学世界中的重要一员,而来自欧洲的现代主义文学对正在发展中的美国文学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以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为代表的美国作家,通过对欧洲现代主义艺术手法的借鉴和吸收将现代主义予以美国化,同时对现实主义传统予以承继和创新。菲茨杰拉德在小说创作中关注当时的美国文化热点,采用打破文类、创新叙事模式、自成体系的象征运用、对类型人物的讽喻描写等来叙述美国故事,建构了具有美国特色的现代主义文学样式,成功地将欧洲现代主义文学本土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欧洲中心文学传统的解构,从而奠定了美国文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