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文学,与一门语言,一种文化,一个政治场域相联系,表达的往往是地方、区域、民族,但有时会触及普遍。文学是时代与地域的产物,文学的使命正是在于超越它自身的边界,带给人们批判的财富和生命之活力。文学是个体的、特殊的,甚至是带有偏见的,文学正是在它对局限性的超越中完美地实现其普遍

  • 标签: 文学 普遍性 文化 语境
  • 简介:话剧是一门综合很强的艺术,它关涉“演员-观众”的“表演-观赏”。因此,一部好的话剧作品要求剧作家任创作时要以舞台视野去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老舍的《茶馆》正是以故事与表演,即文学价值与戏剧价值的完美结合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经久不衰的杰作。本文试从《茶馆》的艺术出发来分析其剧本创作与舞台表演之间的密切关系,旨在探讨话剧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 标签: 《茶馆》 舞台空间 人物展览式 小说化 共鸣
  • 简介:王昌龄七绝使用月亮意象的比例是唐朝诗人之最,所以解读好王昌龄七绝中的月亮意象十分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孙绍振先生文学文本解读学的解读理论来解读王昌龄七绝中月亮的唯一与特殊,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王昌龄诗歌的特质。

  • 标签: 王昌龄 七绝 月亮 文学文本解读 唯一性与特殊性
  • 简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具有非常大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价值也在被重新评估。从根本上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充满排斥元素的封闭而狭隘的文本,已不再适合21世纪的中学生阅读。

  • 标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封闭性 精神成长
  • 简介:《比较文化研究中的数字人文与媒介间研究》是一部由比较文学和文化专家斯蒂文·托托西主编的论文集。该书所收录的论文,在比较文化的语境中,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探讨媒介间和数字人文的概念,分析了媒介间和数字人文在不同类别文本中的运用,如小说、电影、绘画、漫画、图画小说、电子游戏等等。该书拓宽了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为当代新语境下的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提供了思路。

  • 标签: 数字人文 媒介间性 比较文化 媒介转向
  • 简介:本文讨论洛夫近晚期的作品,以转喻的接续作为论述的焦点。洛夫作品中,一方面,意象的诞生似乎有雅克慎选择轴与接续轴的影子,但另一方面,诗性的浓郁却超乎这种理论术语的界域。与众多诗人不同的是,洛夫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些理论,但却与这些理论似有似无地呼应,因此也完全摆脱了这些理论可能产生的框架。洛夫如此的诗作因此既有现当代精神,又能让意象悠游自在且富于生命感。本文将讨论他意象中,时间接续的诗性,空间接续的诗性,逻辑接续的诗性,对比接续的诗性,接续与选择互动时的诗性,接续与选择的融合。本文的结论是:洛夫近晚期作品中,接续意象浓郁的诗性,在于诗作中自然、动人、深邃的生命感。

  • 标签: 接续性 选择性 雅克慎 诗性 似有似无的技巧
  • 简介:穆旦1940年代的许多诗篇充满相互矛盾、冲突的情感、经验,这些"戏剧"诗思是成就了穆旦作为中国杰出现代主义诗人的"丰富",是诗人综合现实、自我、存在等多个层面的矛盾体验的结果,也是他对"尖锐"、"刺人"等审美效应的自觉追求使然。在他"反讽"的戏剧表现方式中,有反话正说,有悖论修辞,也有结构的异质并置情境图示。

  • 标签: 穆旦 “戏剧性” 反讽
  • 简介:本文从西方社会历史的视角,提出了全球的概念.作者认为,这个概念贯穿于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整个欧洲历史."全球化时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常见的、对于人类当前状况的特征表述.我们也不可能忽视与全球有关的本土性问题.针对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作者提出了一种积极的策略:"从全球角度来思考,从本土角度来行动".

  • 标签: 作者 视角 本土性 文艺复兴 全球性 西方社会
  • 简介:20世纪初叶,翻译文学风起云涌,一度受到高度重视.我们走进这一特定的历史场域,解读翻译文学中晚清翻译小说的繁荣、民初通俗小说的流行、文学翻译的实践和"五四"时期文学翻译的多元选择等现象,并梳理中国翻译文学的变迁与社会文化思潮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就不难看出,中国翻译文学在当时所承担的是启蒙救亡和文化建构等的社会使命.

  • 标签: 中国翻译 变迁刍议 现代性变迁
  • 简介:美国越战叙事文学大多属于巴赫金所说的独白小说,作者没有跳出自我意识,与小说人物之间缺少对话,小说人物的意识被纳入了作者意识的框架,作者意识决定了笔下越南人的言行举止。这种独白使得美国作家难以全面、清晰地认识自己和美国文化。作家与小说人物的高度一致也使这些越战叙事作品在艺术上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然而,还有一些美国越战作家虽然对越南人仍然不甚了解,却表达了与之对话的愿望,在努力了解越南人的过程中,他们对自己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 标签: 美国越战叙事文学 复调理论 独白小说 越南人
  • 简介:历代爱情小说层出不穷,源远流长,辐射着中国人在大文化传统下的爱情生活,反映着和影响着中国人的爱情观。李渔的爱情小说,涉猎广泛,手法新奇,充分反映了李渔对爱情自由的肯定和对封建家庭伦理认同的矛盾思想,从而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了这种叛逆与认同、进步与落后并举的调和

  • 标签: 爱情小说 李渔 封建家庭 广泛 新奇 认同
  • 简介:本文从后结构主义的互文性理论角度切入“耶鲁学派”的哈罗德·布鲁姆的文本观,分析互文性理论在其文学史理论中的关键作用,指出“诗学误读”理论突破了新批评的形式主义一元论,同时使他摆脱了解构主义的意义空缺和文学史空缺等虚无主义倾向。最后,本文指出布鲁姆的心理分析模式存在的不足。

  • 标签: 互文性理论 后结构主义 哈罗德·布鲁姆 “耶鲁学派” 文学批评
  • 简介:《城堡》在时间上既具有传统的现代因素,又具有反传统的后现代因素。小说中K的生活和经历大致可以清理出一个时间秩序,但另一方面,小说中,不论人物的行动时间还是作者的叙述时间都有变异。小说中两封信的事,因为没有时间顺序或者说时间混乱,我们无法复原或勾勒出它的故事和情节。

  • 标签: 《城堡》 卡夫卡 后现代 时间
  • 简介:自然主义文学潮流和自然主义诗学是19世纪后期欧洲科学技术大发展、科学思想深入人心的文化语境下产生的文学理论和实践,而那时正是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新兴社会的“现代”发展成熟的时期。因此,自然主义诗学的兴起与“现代”密切相关。自然主义诗学所体现的现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科学和科学思想的推崇与借用,其二是对理性的尊崇与肯定,其三是大胆破除迷信,颠覆传统道德观念和传统文学观念,追求文学创作的自由。

  • 标签: 诗学 自然主义文学 文学理论 “现代性” 传统文学 颠覆
  • 简介:2016年6月27日-7月8日,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学院共同举办了主题为“东方文学研究:民族与世界”的暑期学校。来自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暨南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42所高校94名学员参加了暑期学校的学习活动。

  • 标签: 暑期学校 东方文学 广西民族大学 研究中心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 简介: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在审美观念与艺术表现上,《狂人日记》充分地表现出超越既往与凡俗的审美现代品格,具有了现代本质特征,具备了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必备的品质。

  • 标签: 审美品格的现代性 经典性
  • 简介:我在后院待了不到两分钟,罗杰·特尔福的秃头就从分隔我们两家的栅栏上伸了过来。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只要是在我们这个街区发生的事情,那就逃脱不了特尔福和他妻子艾琳的法眼。如果只把他们说成是那种普通的多管闲事的邻居,那对他们而言是不公平的。他们是此类邻居中的典范、标杆、楷模,将偷偷摸摸、蹑手蹑脚、疑神疑鬼、探头探脑、涎皮赖脸、粗鲁无礼发挥到了极致。

  • 标签: 生活 不公平 邻居 妻子
  • 简介:《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著名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作者在讲述主人公马丁·伊登“成长”与“成功”相交织的奋斗历程时,还赋予人物一条人格暗线——边缘人格,即马丁最初是主流阶级中的局外人,而在其成功之后,他又成为两种文化之间的边缘人。

  • 标签: 马丁·伊登 阶级 文化 边缘人
  • 简介:《论语》的文学历来很少受到关注,偶有涉及,也大多集中于“侍坐”这样场景具体、对话详细、人物众多的篇章。纯语录体部分言简意赅,自有不同于《论语》其他部分的文学特色。其文学陛不仅体现在褒扬人物时程度有区分,还体现在通过只言片语塑造人物形象。纯语录体在表达贬斥感情时特点也比较突出,不仅注重使用多样化的直接否定词,还通过反问和虚词的使用来加强否定色彩。《论语》这种文质兼重的文学特色影响了后世诗歌和散文创作。

  • 标签: 《论语》 纯语录体 褒扬 贬斥 文学性
  • 简介: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外国文学杂志在2003年第3期封底和长篇小说结尾页出现了两则广告,这是这本1979年创刊的大型外国文学双月刊首次出现商业广告,令众多读者大感意外.

  • 标签: 登广告真实性 真实性遭 译林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