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美国音乐学家、女性主义学者苏珊娜·库西克在《性别化的现代音乐》一文中考察了"阿图西—蒙特威尔第之争"的原始文献,通过对文本中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的分析,揭示了阿图西与蒙特威尔第兄弟各自的写作目的,进而探讨这些叙事形式的社会性别隐喻。库西克的阐释不局限于争论本身的音乐问题,还包括当时社会的性别对立、政治变化,乃至20世纪现代音乐中的相关问题。她关注的并非争论本身是如何发生的,也并非争论事件的性别政治,而是更关注争论文本在话语技巧上与性别政治的关联。在库西克的论文中显示出女性主义学者敏感的学术"嗅觉",以及对男权意识形态下惯性思维的挑战。
简介:戏剧性往往源于紧张、深刻的矛盾冲突,西方交响音乐体裁在表现戏剧性方面颇具优势,中国传统音乐中戏曲音乐在戏剧性的表现方面相对较为突出。王西麟作为长于将中西方核心创作思维相互交融渗透的作曲家,其《铜琴协奏曲》的创作正是通过将这二者有机结合来表现戏剧性的。该作品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结构、旋律、织体、音响等方面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扩展中国音乐的表现力,使该作品表现出强烈的戏剧性,并为西方交响音乐体裁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作出贡献。
简介:1966年"巴斯音乐节"(TheBathFestival)上,印度著名西塔尔演奏家拉维·香卡(RaviShankar)与世界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yehudimenuhin)合作,共同表演的西塔尔与小提琴二重奏《斯瓦拉·卡卡利》(Swara-Kakali)在西方乐坛上引起极大反响。同年,他们共同录制了第一张唱片《东方相遇西方之一》(WestMeetsEastNo.1),二重奏作品《斯瓦拉·卡卡利》被收录到该唱片中。本文是想借助于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印度古典音乐家拉维·香卡艺术实践中将印度与西方音乐文化交融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笔者通过对该作品的记谱②、音乐本体分析,总结印度与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相互交融的特征以及对印度传统器乐音乐拉格结构的阐释。
简介:比赛开幕式后的宴会上,我正好坐在钢琴大师魏森伯格(AlexisWeissnberg)旁边。席间有几位显然不是选手的年轻人绕过了所有的中外评委,径直走到魏森伯格身边。他们手持比赛纪念册及魏大师录制的CD请他签名。魏森伯格是外国评委中最早一个到达北京的,一下飞机就宣布要连睡54个小时来倒时差。果然他一连数日足不出户,但直至比赛开始后的若干天里,他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似乎还是不太好。我和周广仁先生暗暗发愁,这种状态怎么访谈?周先生为难地说:“他讲话的声音这么小,讲话又快,我简直听不清他说话。连他的‘大师班’我都怕翻不出来呢。”12月9日,评委集体游览长城,魏大师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那天天气晴朗,阳
简介:"主音嗖乏"教学法是19世纪经由基督教传教士传入华土的诸音乐教学法中流传甚广的一种。国内学界对此教学法在清末民初的传播情况虽有提及,但大多语焉不详、缺乏史实。本文以1861年即到香港教书,后又转往北京、上海的英籍传教士傅兰雅为例,分三节对"主音嗖乏"体系在中国各地的传播与应用做一描述。第一节综述傅兰雅本人,通过简介其人在华三十余年所做之事,来凸显新教传教士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之功过。第二节以傅氏于19世界60年代在香港和北京两地运用"主音嗖乏"体系教授中国学童之史实为实例,管窥来华传教士音乐教育之内容及形式。第三节简述"主音嗖乏"法在晚清的流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