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谢和弦这名字让人直接联想到音乐,但这却并非艺名。谢和弦说,在他很小的时候还没学会走路,就常常爬着去摸阿公的吉他,阿公就因此给他取名"和弦"。于是,这小孩从一出生开始就注定了与音乐关联。两年前,谢和弦初露头角,一年内推出两张EP一张专辑,凭借个性的曲风和才气,被业界视为"第二个卢广仲"。但就在刚刚扎下乐坛根基后,谢和弦却去了当兵,整整消失了一年。直到最近,他才带着第二张专辑《于是长大了以后》再次出现,又重新踏上他的音乐之路。谢和弦说,这张唱片淡化了之前作品里叛逆愤青的戾气,其实是他当兵回来后对成长的感悟。"譬如《柳树下》写的就是我阿公阿嫲的爱情故事。这些歌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但那时候没有感觉,到现在真的长大了,才知道这些音乐有多感人。"
简介:新霜初降,秋雨生京。梧桐叶落,茉萸花香。猛抬头又见那,归雁徘徊字一行,登高饮酒,共赏重阳。忽听得断续泉声(卧牛)流石上。携糕归来天气爽,篱边佳色菊花黄。
简介:当代苏联杰出的现代派作曲家谢德林,以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果戈里著名的长篇小说《死魂灵》为依据,花费十年心血自编脚本并作曲,于1976年创作完成了同名歌剧。《死魂灵》于1977年6月7日在莫斯科苏联大剧院的首演成功。不仅为谢德林的音乐创作生涯又添一座丰碑,同时也是现代歌剧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果戈里发表于1842年的长篇小说《死魂灵》,通过帝俄文官契契科夫为收买虽已身死而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遍访某城四郊地主,从中骗取押金的故事,揭露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前的地主贵族愚昧懒惰、贪得无厌,外省官吏的昏庸腐败,以及新兴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
简介:<正>《中国音乐》93·1期重刊了李家瑞先生于1932(民国二十一年)所作〈乾隆皇帝唱过的…大鼓书〉及〈关于《北平俗曲略》的话〉二文,其中颇有值得商榷之处。李先生对于民俗文学,广泛涉猎,旁征博采,除〈俗曲略〉之外,1936年又写成〈北平风俗类征〉二册,排纂有法,条目丰富,但证据亦有欠赅洽之处。关干前述二文(下简称“李文”)中的疏误:首先乾隆所唱的绝非“大鼓书”,按故宫懋勤殿旧藏“圣祖(康熙)偷旨档案中有:“魏珠传旨,尔等向之所同者,昆弋丝竹,各有职掌,岂可一日少闲……昆山腔,当勉声依咏,律和声察,板眼明出,调分南北,宫商不相混乱,丝竹与曲律相合而为一家,手足与举止睛转而成自然,可称梨园之美何如也。
简介:听到甘涛先生去世的噩耗,我感到意外,感到悲痛。今年3月1日,’95国际华夏器乐展演年“闵氏艺术世家音乐会”上,甘先生的老伴和他的儿子,用轮椅推着他到剧场。甘先生代表南京乐社,代表他个人,向我们全家祝贺献词,赠送花篮,其动人场面犹历历在目。不料,此次竟成了最后一次见面,最后一次谈话,最后一次握手……1956年2月,我调至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任教。担任民乐组组长的甘涛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他向我介绍了学校的教学情况,谈及民族音乐事业的未来。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甘先生留给我的印象是:平易近人,学识广博,是位热情的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五十年代,我系师生经常下乡、下厂体验生活,同时进行慰问演出。甘先生为此组织了师生民乐队。他出演二胡独奏,还参加重奏、合奏,为演唱伴奏。他与我合作演出的曲目有:二胡三弦重奏《十八板》;二胡三弦钢琴三重奏《击鼓催花》、《普安咒》;小合奏《春江花月夜》、《月儿高》、《变体新水令》等。当时,甘涛先生兼任南师工会主席。他组织教职员工中的京剧爱好者,参加京剧小组。聘请京剧教师,每周周末,教唱排练,有时还演出。被誉为“南胡圣手”的甘先生还有一手高超的京胡伴奏技艺,他邀请徐诚旅先生拉京二胡,我弹三弦,为大家伴奏。工会活动开展得热热闹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