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鄂伦春族拥有丰富的民族舞蹈文化。国内对鄂伦春族舞蹈的介绍和描述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主要散见在鄂伦春族历史文化的书籍或相关舞蹈专著中。有关鄂伦春族舞蹈文化的学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成果大体可分为鄂伦春族舞蹈概况阐述、个别舞蹈的具体分析、某一类型舞蹈的分析研究、运用其他学科理论研究鄂伦春族舞蹈、比较分析鄂伦春族舞蹈与其他民族舞蹈五方面。由于起步较晚且长期得不到足够重视等原因,鄂伦春族舞蹈的研究成果较为有限。对鄂伦春族舞蹈文化的保护要着眼于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鄂伦春族舞蹈文化,做好传播、传承鄂伦春族舞蹈的相关工作,保护鄂伦春族传统舞蹈文化的生存环境等。
简介:盛夏的北京,骄阳高照,瓜果飘香。为了迎接十七大的召开,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展现艺术职业院校师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文化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北京联合举办“艺术职业教育成果展演”。七月二十一日,在天桥剧场演出了“春华秋实中国舞专场”,全国各地选出十三所艺术院校参加了展演,而北京百汇演艺学校是唯一一所民办艺术学校,该校三年级学生表演的“藏舞组合”荣获“优秀表演奖”,“百汇”的办学方向和教学质量,得到了评委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作为民办艺术学校中一支鲜艳的花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简介:基于特定山川地貌、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地域文化视野为当代地方风情歌舞的兴盛和繁荣提供了有力的客观支持。当代地方风情歌舞创作迭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在舞蹈"仿古"热潮后出现的民族歌舞文化的"寻根"。本文重点将新时期以来风情歌舞创作形态分为三大类别:一、以"原生态"为价值取向的民间歌舞的"善本再造";二、风情歌舞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实景演出"的兴起;三、从"个性"到"概括"风情歌舞形态的舞台化归纳。在对上述创作形态分析的同时,笔者试图剖析地域文化视野与其相关的风情歌舞形态如何相互借力,在大众文化时代普遍"逐俗"的脚步下营造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