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俄历1837年1月27日,俄国诗人普希金与使其荣誉蒙羞的法国人丹特士进行决斗,两天后诗人因决斗致重伤而死。剧本《谁杀了丹特士》演绎了这桩历史公案的后续故事,似乎以双方后裔之间的再一次决斗对两个家族之间的恩怨进行了了断。但阅读博加耶夫的剧本一向没那么简单,剧本的荒诞悖论元素无处不在。几个节点性问题或许有助于你潜入剧本深处:向丹特士“后裔”提出决斗,与伟大诗人同名同姓的普希金究竟是何许人?其决斗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丹特士行为诡异?到底“谁”杀了丹特士?博加耶夫从来不缺的就是丰富的想象力与黑色幽默,剧作家以尾声中升腾后随即熄灭的火球形象,对“俄罗斯思想”做了全新注解。
简介:戏剧里那些反映日常生活中可以“预期”的行动,为人物生活线索;戏剧情节发展变化的行动(角色不可“预期”的行动),为情节发展线索。这两条行动线索在表演的过程中相互交织、相互矛盾、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剧中人物的舞台行动,在实际的运用中会出现平行、重合、交叉、归一四种状态。这四种状态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常常是随着戏剧情节的发展、规定情境的变化、人物关系的转换等因素的变化.时而平行.时而重合,时而交叉,时而归一并循环住复,不断地变化着组合排列的方式。演员要了解并掌握这些舞台行动的规律,利用人物生活线索与情节发展线索的相互变化关系,让戏剧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在舞台行动中自然地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