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1999年3月12日至4月8日,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为配合城南马庄渚桥建设,对发现的8座汉代墓葬进行了清理,出土了一批陶器、铜器、铅器等随葬品,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品分析,这批墓葬的年代为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

  • 标签: 邯郸市 渚河桥 汉代墓葬 发掘报告 汉墓 1999年
  • 简介:20世纪60年代初,从细石器文化中辨别出富文化。陶器以筒形罐为主,还有少量圈足碗、钵、杯、斜口器等,篦点之字纹和线形之字纹特征鲜明。石器中绝大部分是打制石器,压制细石器数量较多。骨器数量和种类多,卜骨上有灼痕。年代在距今7500~5000年,相当于赵沟文化和红山文化时期。分布在辽西地区东北部,主要集中分布在鸟尔吉木伦河流域。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多数为方形或梯形,少数为圆形。以小型聚落为主,社会处于部落阶段,人与人地位平等。富文化源于兴隆洼文化和西粱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了同期赵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的影响。

  • 标签: 富河文化 文化特征 年代 分布范围 聚落形态 渊源
  • 简介:浅议石家文化雕塑人像周光林石家文化是分布于江汉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在石家文化的遗存中,陆续发现了一批不同质料、不同手法制成的雕塑品,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雕塑人像。这些人像体态各异,特色鲜明,是我国原始社会雕塑艺术的精华之一。本文对该文化雕...

  • 标签: 石家河文化 人面像 雕塑 博物馆 陶塑 原始宗教
  • 简介:初识谢君,大约是在十多年前的泉友店铺里。那时,正值我和店主饭后吞云吐雾的闲聊间,谢君翩然而现,人未及至,远远的就报以友好的点头微笑致意。忙询店主:“哪位?”得复:“同好!”我对那个微笑印象颇深,轻柔而含蓄,就好似薄意的田黄作品,虽清浅淡柔而意味隽永。

  • 标签: 《记谢丰河君二三事》 随笔 杂谈 杂文
  • 简介:何来此题?缘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泉家在著述中武断地将巩、陕二局黄铜铸当千、当五百大钱一律定为赝品,使后来的咸丰大钱收藏者倍受困惑。如图1系巩局黄铜铸咸丰当千大钱(直径64、郭厚3.8mm、重66.8g),原藏西安。因持有者受“黄铜者为赝品”的影响,怀之惴惴,终以贱值转让到甘肃定西,

  • 标签: 咸丰大钱 黄铜 正名 收藏者 持有者 赝品
  • 简介:介绍一帧大明通行钞(彩图1),此先祖晚清在扬州府旧藏,文革抄家时夹在旧杂志里,发还时仍夹在原页,未被发现,幸免灾难,得以重见天日。

  • 标签: 大明宝钞 货币 形制 收藏
  • 简介:《安徽钱币》1998年第3期方建平先生写的《昌局阔缘乾降通宝》钱,文中指出“此钱直径2.83cm、穿径0.53cm、厚0.17cm,重6.3g,黄铜质,传世古。书体工整,字口深峻,品相甚佳。

  • 标签: 乾隆通宝宽缘宝昌钱 清代 古代钱币 版蹩
  • 简介:雍正通宝由于铸工精湛,质量上乘,以及存世数量不多等原因,日益受到许多集藏者的喜爱。在雍正15局铸币中,以泉、云铸币最多,源局次之。源局雍正通宝版式虽不及泉、云局版式繁复、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面文明显区别于它局。现将笔者收藏的源局雍正通宝选拓40枚介绍如下:

  • 标签: 雍正通宝 宝源局 版式 铸币
  • 简介:清代钱币数量庞大、版别复杂,其中咸丰铸钱种类尤其繁杂,原因之一是铸造了清代前期未铸造的铁、铅等材质的钱币。本文以北京源局铸造铁质制钱的情况做简单分析。

  • 标签: 宝源局 铸造 制钱 咸丰 清代前期
  • 简介:《安徽钱币》2008年第4期刊载《谈津局光绪通宝》一文,展示出津局光绪通宝制作精良、工整秀丽,背面星、月、日、杠等标记,多种多样、美不胜收。笔者亦收集津局光绪通宝多年,深感津局光绪通宝版式之多,给人以似乎永无穷尽之感。拜读《谈津局光绪通宝》一文后,和笔者所藏进行了对照,发现有些版别该文没有收录,愿续为补充,以使津局光绪通宝版别更为接近全貌,可补充的版别有28种(见彩页1),详见图表。

  • 标签: 光绪通宝 《安徽钱币》 版别
  • 简介:巩局钱币研究,是甘肃钱币学会关于地方钱币研究方面的重点课题之一。十多年来,这项研究工作的规模从小到大,一直没有停顿,可以说已经取得较多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是研究资料的积累和钱币实物的发现两大部分。

  • 标签: 宝巩局 甘肃 钱币学 文献资料 版别
  • 简介:1995年,在三星堆遗址西南约60公里成都市郊的新津县墩遗址找到了早于三星堆古城的墩龙马古城,据1996年发掘材料的碳测数据为距今4500年左右。以此为突破口,证实了60年代调查发现的郫县三道堰遗址的古城、温江县鱼凫村遗址的鱼凫城,80年代调查发现的都江堰市芒城村遗址的芒城,

  • 标签: 三星堆遗址 城址 古城 发掘 年代 西南
  • 简介:在铜钱的钱郭及地张上雕刻出各种花纹图案,即称为刻花钱。铜钱刻花自汉有之。历代不绝,如唐代开元、乾封等钱背均有雕刻莲花纹者。我国民间历来有在日用小铜器上镌刻吉祥图案的习俗,显示了人们祈求安居乐业.生活美满的心愿,铜钱上刻花其意亦源于此。早期刻花钱并不多见,明清以后逐渐增多。尤以清代为最。

  • 标签: 花钱 咸丰重宝 花纹图案 吉祥图案 铜钱 莲花纹
  • 简介:“咸丰重宝”宋体书对读,背满文“(?)”、宋体书“当五”铜钱,直径2.7厘米,重6.3克;又小样一种,直径2.7厘米,重5.85克。“咸丰重宝”宋体书对读,背满文“(?)”、宋体书“当十”铜钱,直径3.6厘米,重12.03克,又小样一种,直径3.5厘米,重10.7克。这两种咸丰大钱流传较多,并非珍希之品。陈仁涛《绿雪馆泉谈》对这两种咸丰钱的局名,认为“似广非广,似江非江,见当五当十两种,考其制作铜质,似北方所铸。待考。”张絅伯《咸丰大钱考》也说:“余又得当五当十两种,铜质与巩钱相似,满文作(?),似江非江。若江宁局铸,铜质不符,尚待考。”《历代古钱图说》也认为局名待考。我认为这两种待考

  • 标签: 咸丰重宝 咸丰大钱 历代古钱图说 咸丰钱 张絅伯 光绪通宝
  • 简介:去年,泉友在淮北濉溪县老城地摊购得一枚陕局当千咸丰元宝(封面)。该钱为枣红色黄杨木质地,直径85mm,穿10mm,外廓宽15m,厚8mm,重39g。

  • 标签: 咸丰 木质 濉溪县
  • 简介: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正月,朱元璋始称吴元年。吴二年正月己亥,朱元璋称帝,定天下之号日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建国初期,曾大量铸造洪武通宝铜币,由于铜钱不便运转,商贾又有元代用钞的习惯,而白银当时尚未能成为普遍使用的贷币。于是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设钞提举司。八年,命中书省诏造大明通行钞(简称大明钞)。

  • 标签: 宝钞 纸币 明代 闲谈 洪武通宝 社会经济史
  • 简介:永祚寺俗称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是太原的标志性建筑。寺内现存的《贤堂集古法帖》和《古贤堂法帖》分别为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晋世子朱奇源集刻,和清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太原知府李清钥从李氏家藏法书中选镌而成,20世纪80年代从傅公祠迁置于永祚寺碑廊。本文以二部法帖为例,通过校勘诗文刊本、先贤手迹和散佚书论,阐述了二帖的文献价值,并从二帖的异同对比说明了其艺术价值。

  • 标签: 《宝贤堂集古法帖》 《古宝贤堂法帖》 异同 文献价值 书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