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8月22日,为期3天的北京市地灾防治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研修班旨在探讨地灾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方案,提高北京地区各地质部门在地灾调查、评价、监测、预警与治理等方面水平;增强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促进首都安全和世界城市建设。

  • 标签: 高级研修班 北京市 防治 防灾减灾工作 地质部门 北京地区
  • 简介:北京地区埋藏着一条自西向东锶含量高、水量丰富的锶型矿泉水富水带。该矿泉水带主要赋存在奥陶系灰岩、体罗系洼里砾岩以及部分第四系含水层中,在地质构造上受断裂所控制。

  • 标签: 锶型矿泉水带 储水构造 含水岩层
  • 简介:为实现构建水位和水量双指标相结合的地下水水资源控制管理模式,以安徽省阜阳为例,分析了阜阳市地下水动态特征,制定了研究区浅层下水水位水量适宜区间,并分析了现状条件下研究区地下水水位水量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北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适宜水位埋深确定为1.5~3.0m,枯水期或春季可适当调整,但建议最大埋深不宜大于3.8m,南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适宜水位埋深可确定为1.0~3.0m,局部地区根据具体要求可做适当调整;现状条件下,阜阳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基本位于制定的适宜水位埋深区间内,间接反映出,在现有开采井布局、作物种植结构和灌溉制度前提下,该区浅层地下水开采量较适宜,同时间接验证了制定的地下水适宜水位埋深的合理性.

  • 标签: 适宜水位区间 适宜开采量 浅层地下水 适宜性
  • 简介:北京门头沟区境内98.5%为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较发育,截止到2012年8月,在门头沟区调查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06处。本文分析了门头沟区地质灾害隐患的形成条件,总结了地质灾害隐患在时问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提出了防治建议。

  • 标签: 地质灾害 形成条件 分布特征 防治建议
  • 简介:蓟县系雾迷山组是北京地区地热田的主要取水层位。平房乡位于北京市区东部,属于天竺地热田范围,经地热勘查显示,该地区主要热储层为蓟县系雾迷山组、杨庄组,长城系高于庄组。本文基于平房地区及周边已有地热井资料,对该地区热储层蓟县系雾迷山组、蓟县系杨庄组及长城系高于庄组有了新的认识。结论显示:平房地区主要储层为蓟县系雾迷山组、杨庄组和长城系高于庄组,其中蓟县系雾迷山组揭露较浅,剩余热储层含水性好,具备开采价值,地热资源丰富。

  • 标签: 地热 层状热储 平房地区
  • 简介:依托于“北京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自然重砂和化探专题,结合北京黄松峪地区的金矿分布特征,对已有的1:20万自然重砂和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后,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松峪地区金矿物自然重砂异常与地球化学异常,两者的吻合程度高,自然重砂异常完全在地球化学异常的范围内,且93%的范围存在于地球化学异常II级与III级富集带中,所圈出的自然重砂和地球化学异常能直接指示相应地质体的含矿性.同时,自然重砂异常亦表明,在一级异常点密集的区域,是寻找金矿的最有利部位.从而验证了,利用自然重砂对寻找金矿的有效性.

  • 标签: 自然重砂 地球化学 黄松峪 区域找矿方法
  • 简介:本文介绍了北京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得出北京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正逐渐减少,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总结了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和不足,指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北京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 标签: 矿山地质环境 灾害 治理 趋势分析
  • 简介:为解析延庆区西北部地区的地热地质特征,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内的地热流体通道、热储层和盖层条件的总结分析,并综合地温场分布特征和地热流体化学特征,浅析了研究区内的地热资源形成条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NEE向与NS向断裂为主干断裂,在其交互处,形成主要的热水通道,发育了以蓟县系雾迷山组为代表的层状热储,地热流体主要来源于1.5~4.6万年前的大气降水补给,与浅层地下水几乎无水力联系。延庆盆地内的地热资源主要受以热传导为主的传热过程控制,热储层和盖层岩石热导率的差异,使得平面上的温度差异显示出受控断裂构造控制的趋势。

  • 标签: 地热地质 热储层 地温场 地热流体
  • 简介:面对震后极差的地质环境,成倍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绵阳积极开展各项防治工作,通过及时编制《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有序、高效开展工程治理、避让搬迁、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等防治工作,提高了防灾抗灾能力,有效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标签: 恢复重建 地质灾害 防治 绵阳
  • 简介:安庆大别山区是滑坡频发的地区,通过广泛收集本区滑坡地质防治工程勘查资料,在分析研究本区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方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用的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与设计技术,对我省其他地区的滑坡防治亦可起到借鉴指导作用。

  • 标签: 滑坡 大别山 防治工程勘查
  • 简介:北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实验室于1955年建立,是北京最早的一家矿泉水检测机构。是北京市地勘局最早通过北京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CMA)、可以出具权威检测报告的分析测试机构。目前以检测地下水、饮用水、矿泉水、地热温泉水为主,可以承担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分析、放射性等水质指标的检测。为首都地下水环境评价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监测数据。

  • 标签: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实验室 检测机构 有机物分析
  • 简介:2015年11月24日,市地热院承扭的科委2013年绿色通道项目—“地热、浅层地温能及再生水热能在建筑供暖制冷系统中集成应用的试验研究”通过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

  • 标签: 绿色通道 科委 地热 集成应用 制冷系统 建筑供暖
  • 简介:2015年9月,北京市地热研究院在北京通州区西集镇钻凿成功一眼优质高产地热井——西集1号地热探采井。该井终孔深度3588.88m,最大出水量3072.64m3/d,井口出水温度为92℃。依据《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中的相关规定,该井的成功钻凿第一次揭示了通州区中温地热资源的存在。初步计算,西集1号地热井流体可开采量所产生的热功率达8.5MW,位居北京已有地热井产能第二位,估算单井可实现供暖面积达20万m2。

  • 标签: 地热资源 北京市通州区 西集 地质勘查规范 可开采量 出水温度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在山区引发了各类突发地质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基于2013年的调查数据,分析论述了北京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现状、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专家打分综合指数法"将研究区划分为突发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不易发区4个等级,为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北京 突发地质灾害 评价因子 易发区
  • 简介:3月6日,受国土局委托,由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编写的《北京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工作方案》通过该局组织的评审。该方案是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通知》要求编写的,主要任务是查明1800平方公里工作区浅层地热能分布特点、富存条件和地层热物性参数,进行适宜性分区,并评价计算工作区可利用资源量,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建立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信息化平台;编制《北京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

  • 标签: 评价工作 地热能 北京市 浅层 评审 资源开发利用
  • 简介:云南省昆明东川拥有悠久的矿业开发历史。建国后随着东川矿务局成立,拉开了东川铜矿大规模开发的序幕。东川的现代矿业在为新中国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加剧了矿山地质环境的恶化,地质灾害频发,泥石流、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等威胁矿区周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矿山采冶严重影响矿区周边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通过系统分析东川地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阐明了东川矿山环境的深层次原因是东川的矿山和铜矿长期开采历史,问题根源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矿业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防治思路和措施,东川需要通过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等废弃地生态恢复的一系列措施,使区内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得到加强,自然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得到遏制。

  • 标签: 东川 资源枯竭 矿山地质环境 防治
  • 简介:本文结合氧气化学特性,对北京隐伏活动断裂进行了测试,并选取了典型氧浓度异常剖面进行了解译分析,初步探讨了氧气与隐伏活动断裂的关系。

  • 标签: 氡气 隐伏活动断裂 解译分析
  • 简介:随着气候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变化,尤其是2012年7·21后,房山区突发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产生了新的变化。为了掌握新时期区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服务于防灾减灾工作,本文借助全区突发地质灾害新一轮的详细调查数据,对全区的突发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再研究。研究表明,构造形成的地形地貌仍是形成本区突发地质灾害的基础条件,而岩性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具有强化及导向作用。

  • 标签: 房山区 突发地质灾害 空间分布规律
  • 简介:详细论述了亳州城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阐述了地面沉降现状及累积沉降程度,估测了地面沉降发展趋势。初步分析了地面沉降形成机理,对主要诱发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与建议。

  • 标签: 地面沉降 形成机理 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