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1 个结果
  • 简介:文中报道了在武汉市铁箕山新发现下志留统坟头剖面。该剖面所在位置交通方便,出露较好,化石丰富,发现有三叶虫、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头足类、喙壳类、海百合、锥石、海星、鱼类及遗迹化石,初步鉴定出13属17种。根据该剖面中化石组合面貌及与邻区对比认为,武汉地区坟头时代应为早志留世(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期。通过对该剖面化石组合特征、遗迹化石及其他相标志分析,确定其下部为高能前滨环境,中上部为近滨和远滨环境。本剖面和相关化石材料及相标志发现进步丰富了武汉地区下志留统生物面貌,并且为跨区域之间地层和古环境对比提供了新资料。最后,作者建议取消武汉地区锅顶山地层单位。

  • 标签: 下志留统 坟头组 化石组合 武汉 沉积环境
  • 简介:河北平泉中元古界高于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大量不同形态类型微生物岩,主要包括柱状叠层石、层纹状叠层石、核形石、纹理石以及凝块石,它们各自不同宏体和微观构造特征代表了不同水体深度和环境水动力条件。通过野外实测观察、室内偏光显微镜下254块岩石薄片微相分析以及碳、氧同位素分析测定,研究了整个高于庄沉积时期菌藻类生物演化过程。在综合考虑岩性岩相特征、生物碎屑含量、颗粒保存状态以及微生物岩宏体和微观特征因素基础上,将整个高于庄划分为18个生境型,沉积相带演化从潮上带至内陆架上部。河北平泉中元古界高于庄地层序列中菌藻类生物含量变化以及碳同位素迁移规律清楚地记录了高于庄沉积时期大规模海进—海退旋回沉积过程以及短期内频繁海平面升降变化。通过分析生境型在地层剖面的分布特征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为今后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演化以及更有效地进行烃源岩评价提供了良好基础资料

  • 标签: 微生物岩 生境型 碳同位素 古环境 高于庄组 河北平泉
  • 简介:微生物岩原始定义指底栖微生物主导形成沉积体或岩石体。笔者对该概念进行了扩充,认为微生物岩除了包括叠层石、凝块石、纹层石、核形石、均石之外,还应该包括微生物骨架岩、微生物粘结岩、非钙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模铸岩、矿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颗粒岩和泥粒岩。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特征是具有由较粗矿物晶体(主要是方解石,其次是白云石)组成斑点状、树枝状、网状结构灰岩。这3种结构分别称为斑点状体、树枝状体、网状体,在露头上呈暗色,在薄片中呈浅色,由无定形亮晶充填体和其间微亮晶组成。亮晶充填体是指无定形孔洞被不同成岩期形成矿物充填形成结构体,因成岩作用各异,造成不同层位、不同地点亮晶充填体内部矿物类型和充填顺序存在差异;所有的亮晶充填体都不具有壁,故不是钙化化石。通过形态、大小和生态比较,以及形成演化分析,认为亮晶充填体前身是漂浮蓝细菌微囊菌,胶鞘是微囊菌形成模铸化石关键因素。亮晶充填体是表层水漂浮生活微囊菌沉入海底后,被泥晶沉积物掩埋或者被早期海底胶结物胶结,在泥晶沉积物半固结或固结之后腐烂留下孔洞被后期成岩作用形成矿物充填形成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段顶部遭受成岩作用程度高,树枝状体和网状体中亮晶充填体轮廓基本都被破坏,变成微亮晶和亮晶,以前被学者解释为凝块石;但斑点状体、树枝状体、网状体是成岩流体沿着亮晶充填体或其他化石丰富地方运移形成较粗晶体而造成,并不符合凝块石定义。同时,少数学者把树枝状体本身当成底栖生物,也是没有充分认识树枝状体矿物组成而做解释。该微生物岩段含有钙化小球状化石和同心层状化石,但它们不是组成微生物岩主体。

  • 标签: 微生物岩 凝块石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 蓝细菌 微囊菌
  • 简介: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盐岩成因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两方面:方面是盐沉积机理研究,主要有“深水成盐”和“浅水成盐”两种完全对立观点。“深水成盐”论者主要依据沉积、古生物和构造地质等方面的论据,认为其盐是在水深条件下形成,分层卤水是成盐基本形式;“浅水成盐”论者主要依据沉积论据,认为其盐是湖水持续蒸发浓缩结果。另方面是盐岩物质来源研究,主要有海水侵入来源、地下深部热卤水来源和地表径流来源3种观点。海水侵入来源论者主要依据是古生物化石,而其他两种来源论者则主要依据地球化学分析和推测。分析了盐岩研究中存在6个主要问题:“深水成盐”论者卤水分层成盐模式对东濮凹陷还只是种假说,“浅水成盐”论者论据不够全面,两种成盐论者对同现象解释存在较大分歧,测试样品数量、分布及测试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值得考虑,海相化石尚需进步厘定,海侵通道尚不明确。提出可利用双扩散对流数值模拟、地球化学及沉积综合研究对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盐岩成因作进步探讨。

  • 标签: 东濮凹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 盐岩成因
  • 简介: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古近系两个沉积旋回发育了四套盐岩,分别位于沙河街第三段第四亚段(S43)、第三亚段(S33)、第二亚段(S23)和沙河街段(S1),主要分布在凹陷北部.每套盐岩又由若干个盐韵律组成,每单韵律由盐岩和泥岩组成.两套时对比标志层(深湖沉积)之间盐岩与砂泥岩存在着相变关系.盐岩是在深盆背景下干旱成因,盐类物质来自地下深处上涌卤水,卤水在凹陷中分层作用是盐岩形成主要方式,卤水上涌通道是基底大断裂系,其动力来源是岩浆活动.盐岩阻隔作用使其对下部地层温度、压力变化均有影响,这种影响有利于加快盐岩下地层中有机质成熟与演化.盐岩又是良好盖层,且在高温、高压下盐岩呈塑性状态.勘探实践看出东濮凹陷岩性油气藏与盐岩沉积有密切关系,因此搞清盐岩分布规律对东濮凹陷下步勘探有着极为重要意义.

  • 标签: 河南 东濮凹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 沉积旋回 盐岩
  • 简介:黄骅坳陷王徐庄油田古近系沙河街段下部厚40-50m,由碳酸盐岩与泥页岩互层组成,为湖泊中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沉积.碳酸盐岩主要为石灰岩,包括亮晶颗粒石灰岩、泥晶颗粒石灰岩和泥晶石灰岩.颗粒主要为腹足类,也有鲕粒和内碎屑.根据沉积特征,混积台地可进步划分为亮晶颗粒石灰岩滩、泥晶颗粒石灰岩滩和滩三种相.亮晶颗粒石灰岩滩为高能持续动荡环境,水深在正常浪基面之上,以亮晶颗粒石灰岩沉积为主;泥晶颗粒石灰岩滩为间歇动荡环境,水深在正常浪基面附近,以泥晶颗粒石灰岩沉积为主;滩为安静低能环境,水深在正常浪基面之下,以泥晶石灰岩和页岩沉积为主.滩主要分布在台地边缘.同生断层活动控制了台地形成及滩展布.亮晶颗粒滩是最好储集相带,泥晶颗粒滩次之,滩最差.油气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高产井并不是位于构造高部位,而是位于低部位亮晶颗粒石灰岩滩.

  • 标签: 黄骅坳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 碳酸盐岩 沉积相 油气分布
  • 简介:利用丰富钻井、测井、地震资料,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将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发育老第三系沙河街划分为3个层序7个体系域,并以体系域为单元描述西八千扇体沉积体系类型、沉积作用特点、空间分布及其演化。在不同层序发育过程中,各因素所起作用有主次之分。沉积速率和构造沉降是湖泊水深变化主要控制因素;构造因素对层序Ⅱ旋回性和特殊沉积充填样式起主导作用;在构造作用相对平稳层序Ⅲ发育时期,气候因素影响通过多个准层序叠加及湖平面频繁变化表现出来。

  • 标签: 辽河盆地 沙河街组 老第三系 沉积体系
  • 简介:尚南断块位于山东省胜利油田东营凹陷尚店油田西南部。该区古近系东营顶底均为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发育了较好湖侵三角洲相沉积。基于100余口钻井、地震资料,70多张单井剖面柱状图编制及14条剖面的对比,进行了东营精细沉积相研究,编制出30余幅沉积微相投点图和岩相古地理图。研究表明,东营沉积时期气候潮湿、雨水丰沛、河流纵横、湖泊扩大、湖水变深为处于斜坡带尚南地区发育湖侵三角洲提供了良好条件。控制该区沉积和地层发育区域性物源来自埕宁隆起和鲁西隆起,但来自滨县凸起和林樊家突起局部物源也有很大影响。东营期岩相古地理经历了早、中、晚期演化,早期发育了以三角洲平原为主沉积环境,中期形成了大范围破坏性三角洲环境,晚期以前三角洲环境为特色。

  • 标签: 山东 古近系 尚南断块 东营组 沉积相 古地理
  • 简介:从储层岩性、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及粘土矿物对孔隙结构影响等方面对辽河坳陷曙光油田古近系沙河街大凌河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该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和对开发效果影响.研究表明该油层储集层成熟度低.大凌河储层上油岩石为长石质岩屑杂砂岩,下油岩石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以粒孔为主,少量溶蚀孔.孔隙结构以粗孔中喉型居多,其次为中孔细喉型和细孔细喉型.粘土矿物包括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其中蒙脱石含量最高,尤其是上油.在油田开发时,为防止过度伤害孔隙结构、破坏储层,针对上下油存在非均质性,应制定不同开采方案,控制注采液在油层中流速,注入蒸汽pH值不要高于9,同时在蒸汽水中加入适量钾离子.

  • 标签: 辽河坳陷 曙光油田 古近系 沙河街组 大凌河储层 孔隙结构
  • 简介: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县地区侏罗系直罗下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拉平法精细恢复彬县地区直罗下段各个时期古地貌特征并划分古地貌单元,探讨古地貌特征对有利沉积相带分布控制,揭示直罗下段铀储集层空间演化特征,明确不同时期地下水流流向,探讨古地貌特征对层氧化带控制作用。辫状河道砂体为有利铀储集层,铀矿(化)体主要赋存于辫状河砂体中,受沉积古地貌控制,主要发育在下切谷中。古地貌控制了地下古水流流向,从而控制着氧化带发育和铀成矿。晚侏罗世,彬县地区北部为古隆起区,容易被淋滤氧化,不利于铀矿预富集;早白垩世—古新世主成矿阶段,直罗底部古地貌变为"东南高、北西低"特征,含氧含铀水主要来自盆地东南缘,呈扇形沿着直罗下段辫状河道砂体渗流,形成层氧化带。古地貌恢复对铀储集层砂体分布特征和铀成矿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彬县地区 侏罗系 古地貌 有利铀储集层 成矿模式
  • 简介:西藏荣玛地区尼俄玛山下二叠统曲地发育套重力流沉积组合,根据其岩性、沉积构造和含化石特征,在该套沉积体系识别出了9种岩石类型、5种岩石组合类型,并分别将其划归内扇主水道—水道、中扇分支水道—天然堤—水道、外扇朵叶体—末端水道及深水玄武岩和泥岩4种微相组合类型,以及海底扇和深海盆地2种沉积相类型,证明研究区曲地属于半深海—深海沉积环境。这结论与前人认为曲地属于滨浅海相认识完全不同,说明南羌塘盆地下二叠统曲地在区域上存在明显相变,即西部日土滨浅海沉积向东到改则—尼玛带逐渐变为半深海—深海沉积;证明南羌塘盆地早二叠世古特提斯洋进入演化成熟期,但羌塘地块从冈瓦纳北缘裂解、脱离时间在东西向并不致,东部早于西部;曲地大套深水黑色泥页岩及砂岩为代表重力流沉积广泛发育,说明其具有重要油气地质意义。

  • 标签: 岩石类型 岩石组合 曲地组 下二叠统 西藏荣玛地区
  • 简介:白云岩是指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碳酸盐岩,其中白云石矿物含量应超过50%。在白云岩中常含有方解石、石膏等化学沉淀矿物,也可含有黏土、陆源砂、粉砂。白云岩与石灰岩有相似的外貌,但白云岩与盐酸反应较石灰岩弱。

  • 标签: 白云岩化 白云石化 术语 碳酸盐岩 化学沉淀 石灰岩
  • 简介:吴崇筠教授1954~1975年执教于中国石油大学前身北京石油学院和华东石油学院,主要承担沉积岩石教学工作,先后编写了3本沉积岩石著作.第本是,北京石油学院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出版.第二本是,中国工业出版社1961年出版,这是我国第本公开出版沉积岩石教材.第三本是,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77年出版,这是我国第本沉积岩石专著.吴崇筠教授是中国石油大学沉积岩石教学和教材建设开拓者和奠基者.我们深切怀念吴崇筠教授.

  • 标签: 吴崇筠教授 沉积岩石学 教学及教材建设 奠基者
  • 简介:发育于内蒙古东乌旗地区泥鳅河,属于早中泥盆世沉积,厚度约1000,m,主要发育泥岩、粉砂岩和灰岩沉积,粉砂岩中常常发育大量腕足类和珊瑚生物化石。首次在本区发现风暴沉积和Beaconites遗迹化石:风暴沉积由下至上包括粒序层理段、平行层理段、丘状交错层理段和浪成波纹层理段4个层段;Beaconites遗迹化石具管壁和内部水平“V”字型回填纹构造。通过对岩相、生物化石、风暴沉积和Beaconites遗迹化石研究显示,东乌旗地区泥鳅河为浅海相沉积。

  • 标签: 泥鳅河组 中下泥盆统 沉积相 风暴沉积 遗迹化石 东乌旗
  • 简介: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南部下白垩统泉头四段沉积时期,松辽盆地地形平缓,基底沉降缓慢,在湖平面整体扩张及浅水背景下河流入湖形成三角洲沉积。通过岩心观察、相标志与测井相研究,该区储层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3种亚相,以及分支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支河道湾、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决口扇、河口坝、远沙坝、水下分支河道湾9种微相。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广泛发育,前三角洲不发育。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通过填积和频繁分叉改道,向湖盆中心方向长距离推进,在三角洲前缘浅水区域发育了大量水下分支河道,分支河道与水下分支河道砂体相互切割、叠加,形成了平均宽度200~600m、平均厚度3~8m河道单砂体,(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构成了油气富集主要储集体。该区沉积相精细研究,为进步调整开发井网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松辽盆地 中央坳陷 下白垩统 泉头组 沉积微相 (水下)分支河道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为大型拗陷湖盆沉积,长10油层为延长初始期沉积物。但其物源特征、沉积体系划分、沉积相类型基础问题尚不清楚,严重制约了全盆地长10油层勘探发现。针对这些问题,作者采用了轻重矿物、锆石测年等分析方法,明确了长10油层主要发育东北、西北、西南三大物源,根据物源特征沉积体系划分为东北、西北和西南沉积体系。综合野外露头、岩心、钻井、测井资料揭示了长10主要发育河流—三角洲沉积,其中,西北沉积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东北沉积体系发育曲河流—三角洲沉积,西南沉积体系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沉积中心位于太白—宜君带,为浅湖相沉积。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上三叠统 延长组 长10油层组 物源分析 沉积体系
  • 简介:围绕川东北吴家坪烃源岩形成环境和资源潜力问题,基于钻井和露头剖面资料及地球化学资料,重点探讨了川东北地区吴家坪烃源岩品质、规模及生烃潜力。研究表明,川东北地区吴家坪烃源岩发育显示出强烈非均质性,表现为多元有机质类型和不稳定时空展布。在吴家坪期,川东北巴中—达州带沉积了富含Ⅰ-Ⅱ型有机质黑色页岩和泥灰岩,发育了套海相优质烃源岩,生烃潜力高,倾油型,是川东北地区内个重要生烃中心,可为川东北长兴—飞仙关油气藏提供丰富物质基础。

  • 标签: 川东北地区 吴家坪组 优质烃源岩 非均质性
  • 简介:对鄂东地区上泥盆统五通砂岩成因,直存在河流相和滨海相不同认识.野外研究和室内分析表明:该主要为套成熟度较好纯净石英砂岩和含海绿石石英砂岩.概率累积曲线斜率较大,以跳跃组分为主,悬浮组分和滚动组分含量低.有的砂岩跳跃组分具两段式,粒度参数属于分选好滨海砂范围.微相和粒度分析都表明其具有明显高能碎屑海岸滨海沉积特征.砂岩中发育大型冲洗交错层理、大型不对称浪成波痕、不规则坑凹面典型海滩沉积构造.纵向上呈现出临滨下部-临滨上部-临滨下部-临滨上部-前滨-后滨沉积特征,上部为个完整退积型海滩沉积序列.区域古地理分析表明下扬子鄂东地区晚泥盆世时期处于滨浅海环境,其北部可能与秦岭古海洋相通.

  • 标签: 鄂东地区 砂岩 五通组 沉积相 古地理 泥盆纪
  • 简介:新疆焉耆盆地开都河自察汗乌苏水电站流入博斯腾湖河口之间,发育单物源供给下山间河段、辫状河段、曲流河段、顺直河段以及三角洲平原顺直型分流河道段多种类型河道沉积。通过探坑挖掘与观察、砂砾质沉积物结构测量、碎屑组分与重矿物分析以及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开都河不同类型河段砾石质沉积特征与搬运距离关系、砾质与砂质组合特征、砂质碎屑组分与沉积构造特征及变化,认为沉积地形与坡度、沉积物组成以及气候条件因素控制了不同河段类型变化与沉积特征差异。同时,建立了不同河型段砾石径变化与沉积搬运距离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统计了在干旱气候与充沛物源供给条件下,开都河不同河型沉积中有利储集体分布范围及其比例关系数据,可为陆相湖盆河流沉积相图编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焉耆盆地 开都河 河流沉积 砾石搬运距离 沉积相
  • 简介:在山东青岛和日照滨岸潮带可见到现代生物营造各种遗迹。通过分析这些生物遗迹与其沉积背景关系,取得以下成果:(1)研究区生物遗迹中,层面遗迹以腹足类动物拖迹为主,层内遗迹以居住迹丰度最高,且类型多样。(2)建立了2个生物遗迹组合:是高潮区组合,主要遗迹类型包括珠带拟蟹守螺拖迹、沙蚕拖迹、摄食迹和居住迹、四角蛤居住迹、弹涂鱼爬行迹和居住迹、鸭嘴海豆芽居住迹以及螃蟹居住迹和摄食迹;该组合产生沉积物底层具有含泥量较高,水、氧、有机质含量均较丰富及基底较稳固特点。二是中低潮区组合,主要由斑玉螺拖迹和停息迹、扁玉螺爬行迹和停息迹、寄居蟹爬行迹、长竹蛏居住迹、虾蛄爬行迹和居住迹、鸭嘴海豆芽居住迹以及螃蟹居住迹和摄食迹组成;该组合产生沉积物底层具有含泥量较低、粒度较粗、间隙水不易保存、有机质含量低等特点;研究区潮带为急剧多变海洋环境,该遗迹组合可指示温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海洋潮带沉积环境。(3)通过分析各种造迹生物及其遗迹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其与底层沉积物和沉积环境关系,建立了研究区潮带沉积中生物遗迹组合及其沉积环境分布模式。

  • 标签: 青岛 日照 潮间带 沉积环境 现代生物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