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肾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的意义。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2月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治的52名肾病患者,分为甲组(17名)、乙组(17名)、丙组(18名),同时选取18名健康者为参照组。甲组为急性肾炎患者,乙组为慢性肾炎患者,丙组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均予以血清满意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将四组患者的检验结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3.1±0.8)g/L、IgM(10.5±3.7)g/L、IgG(1.9±0.6)g/L;乙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2.0±0.4)g/L、IgM(9.0±3.2)g/L、IgG(1.6±0.3)g/L;丙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1.6±0.2)g/L、IgM(4.5±1.3)g/L、IgG(1.6±0.3)g/L;参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14.2±3.0)g/L、IgM(1.6±0.7)g/L、IgG(2.7±1.1)g/L。检验结果显示,甲组、乙组、丙组的IgA、IgM、IgG指标相比较无差异(P>0.05);参照组IgA、IgG高于甲组、乙组、丙组,IgM指标显著低于甲组、乙组、丙组。比对差异明显(P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 2016年 7月 -2017年 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衰竭患者 8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慢性肝炎患者 8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并观察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肝衰竭患者在发病 11-20天时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最高,( P< 0.05)。结论:在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可通过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来判断肝细胞的损伤程度,以此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健康者、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同时对血清总胆红素(TBIL)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乙肝患者IgG、IgM、Ig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化组IgG、IgA、IgM以及TBIL水平显著高于好转组,同时PTA值明显低于好转组。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直接反映出乙肝患者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临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单阳性以及HbeAg也为阳性的双阳性孕妇进行产前注射HBIG和非注射HBIG两组对照,以及产后新生儿采用HBIG联合乙肝疫苗双重免疫,从而探讨免疫方法对阻断母婴乙型肝炎传播的效果,以及主、被动联合免疫的效果是否科学有效。方法选用产前健康查体结果为乙型肝炎HBsAg、HBeAg单阳性或双阳性的孕妇在产前3个月(妊娠28周)起每月注射一次HBIG和对照组产前不注射注射HBIG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均在出生时及15天时肌肉注射HBIG,满月、2个月和7个月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结论乙肝母婴传播有宫内感染、产时传播、产后传播3种方式,不论是单阳或双阳性孕妇及其婴儿,多次注射HBIG并联合接种乙肝疫苗进行主、被动联合免疫,是目前用于HBV母婴阻断的较好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到2012年期间收治的48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球蛋白给予患儿治疗,并且治疗过程中患儿安全性、耐受性以及疗效进行分析,综合分析治疗前后患儿的免疫指标的改变。免疫指标主要是指血清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亚群,前者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后者则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并且在此基础上,将48例癫痫患儿与同期的48例健康体检儿童进行对照分析,针对两组儿童的免疫指标进行严格测定。结果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癫痫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7.6%,全面发作治疗有效率为78.9%,部分发作有效率为78.3%,两者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治疗症状性癫痫有效率为69.8%,而治疗特发性癫痫有效率为89.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患儿的CDl9+B、CD20+B细胞比例要高,而CD3+CD4+T细胞比例与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治疗后,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CDl9+B、CD20+B、CD3+CD4+T细胞水平进行测定,发与治疗前相比,CDl9+B、CD20+B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而CD3+CD4+T细胞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水平升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癫痫,具有较好疗效,其中,免疫球蛋白可以下调癫痫患儿增高CDl9+B和CD20+B细胞比值,而对于癫痫患儿降低的CD3+CD4+T细胞水平有上调作用,并用对于免疫紊乱的症状性癫痫儿童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HBsA阳性的孕妇分成3组,阻断Ⅰ组,孕妇在妊娠7、8、9个月时,注射HBIG200u,新生儿出生时、生后4周分别注射HBIG200u,采用0、1、6程序的免疫法,接种10μg乙肝疫苗。阻断Ⅱ组,孕妇在妊娠期间不注射HBIG,新生儿处置两组相同。观察组采用0、1、6程序的免疫法单独接种5μg乙肝疫苗。结果阻断Ⅰ组与阻断Ⅱ组的阻断率分别为96.82%和97%,与单独接种乙肝疫苗阻断率为88.46%,有显著性差异,阻断Ⅰ组与阻断Ⅱ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新生儿于出生后采用HBIG联合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最有效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检验乙型肝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收的56例乙型肝炎患者与56例健康体检者为探究对象,依照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将其分为轻度乙肝组、中度乙肝组、重度乙肝组和对照组,全部研究人员均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并检测免疫球蛋白、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水平。结果乙肝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要高,且随着病情加剧,IgG、IgA、IgM水平不断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测,能有效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反映,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可进一步推广采纳。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检验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来该院诊治的患者,分析其入院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健康者是对照组,乙型肝炎患者是实验组,细致检查患者,有些患者不能确诊,要做辅助检查,如:心肺功能、体温等,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的免疫球蛋白M、A、G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IgG水平为(13.95±3.38)g/L、IgA水平为(2.95±1.44)g/L、IgM水平为(2.88±0.78)g/L高于对照组(IgG水平为(11.27±2.05)g/L、IgA水平为(1.84±0.72)g/L、IgM水平为(1.54±0.58)g/L(P〈0.05);23例治疗后好转,IgG水平为(14.92±2.65)g/L、IgA水平为(2.62±0.54)g/L、IgM水平为(2.37±0.73)g/L和恶化者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检测效果较好,能够准确的反应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1月 -2017年 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 52例作为观察组,均在入院后治疗前、治疗 6个月均接受免疫球蛋白检验,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正常人 5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 IgM、 IgA、 IgG, ALT、 TBIL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后 HBV-DNA、 CD3+、 CD4+、 CD8+、 CD4+/CD8+、 C3、 C4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验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效果较好,有助于为提高诊断及准确性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交换输血(ET)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改变并分析其影响。方法对41例符合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并施行交换输血术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因和血胆红素水平进行分层,比较其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总结ET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结果新生儿溶血病(HDN)组血清IgG水平换血前明显高于其余3组,各组间ET前IgA、IgM、IgE未见统计学差异;ET能迅速降低HDN血清IgG水平,可提高感染组患儿的血清IgG水平,而对于特发性高胆及G-6-PD缺乏患儿的提高无统计学差异;ET后四组患儿的血清IgA、IgM均有不同程度升高;ET也能改善高胆红素对于IgE的促进合成作用。结论交换输血术在迅速改善患儿胆红素水平的同时,可明显降低溶血病患儿的血清IgG水平,并纠正因高胆红素对于患儿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研究 。 方法:随机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 76 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 38 例,观察组 3 8 例, 对所有参研人员实施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测定对比免疫球蛋白 IgM 、 IgA 、 IgG 水平 。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 IgM 、 IgA 、 IgG 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 IgM 、 IgA 、 IgG 水平低于治疗前( P< 0.05)。 结论:通过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够明确对乙型肝炎进行疾病分型,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乙肝病毒双阳性孕妇,然后将其随机分为了人数均为30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孕28、32与36周时,研究组取300IU的HBIG行肌肉注射,对照组未注射;出生后,实验组于24h内给予HBIG肌肉注射,并连续几个月注射,对照组未进行注射,仅接受常规疫苗。结果1岁时,实验组的乙肝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母婴传播过程中,乙肝疫苗与免疫球蛋白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阻断作用,大大降低了双阳性母亲子女感染HBV的可能性,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