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医疗纠纷、医患矛盾日益增多、日益激化。医疗纠纷以及医患矛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热点社会问题,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其中,医方的法律意识淡薄以及医德医风沦丧是造成医疗纠纷的众多原因之一。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教育,仍然未能顺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过分强调医学知识与医学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于医学生的法律意识、服务意识的培养,对于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更多的考虑。医疗纠纷课程有助于让医学生认识到医患关系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从法律意识的角度,加强学生对于医疗纠纷的认识;同时,作为《医学伦理学》的有益补充,达到培养良好医德医风的目的。
简介:教育部在2004年发布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本),提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大学英语的分级教学研究在全国很多高校应运而生。我校(成都中医药大学)也在2006年秋季学期开始分级教学试点,在药学院06级实行了大学公共英语的分级教学。为了进一步适应不同层次大学生对英语的要求,为了给予大学公共英语分级教学以相应的补充配套,外语学院于2007年申报了“开放式外语选修课平台搭建”的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经过半年的准备工作,完成了教务网上的外语类选修课平台的搭建,学生已在2008年3月进入外语类选修课平台选课。经过一年半的实践和问卷调查,总结出以下的情况和探讨。一、对于外语选修课平台的评价根据问卷调查,53.2%的学生选择“实行分级教学”选项;85.9%的学生选择“在现有的基础上增设选修课”选项,其中58%的人甚至选择“减少英语必修课课时增设选修课”选项。虽然有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分级教学,但仍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分级教学区别不大,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却赞成选修课,这说明公共英语分级教学的确需要选修课平台的补充配套。但同时学生也指出了目前英语选修课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有以下两大...
简介:国内市场经济发展迅猛,智力成果不断涌现,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加剧,德育工作相对滞后,要完成高职院校的培养任务,除了加强学校管理和优化育人环境外,还应该加强师德建设,改变教师的自我定位,使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应是学生的“抚育、保护、关爱”者。为此作者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管理的现状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师德建设的教师自律模式。一、教师自律模式的内涵师德建设教师自律模式是指教师本人对自身职业道德状况进行教育、锻炼、培养、提高的总称。“自律”的对象是教师自身,“自律”的目的就是修身养性,所以全靠自觉,由己、为己。由己,即一切取决于自己的努力,“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自省是基本的修养方法;为己,是不为取悦于人,不为受人赞誉、表扬,只为自己的完善和良心的安宁。二、教师自律模式的基本原则1.方向性原则师德建设的自律模式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德育观,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保证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师德建设自律模式的根本原则。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建立和完善...
简介: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提出的。所谓显性课程,即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根据各专业的不同,有固定的教学计划,有固定的上课时间,也即我们常说的第一课堂,因其自成体系,因而谓之“显性课程体系”。所谓隐性,指不固定,一是时间上不固定,包含了第一课堂之外的时间,二是内容和形式(我们也称其为“课程”)不固定,不是教学计划事先安排的,其中的各种要素贯穿了学生的大学生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构成该“课程”的多个要素中,每个要素有其自身的作用。“课程”的整体作用不是每个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功能更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所以谓之“隐性课程体系”。换言之,隐性课程体系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第一课堂之外的时间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素质,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实现学生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