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与湿、热二邪有关。笔者经多年临床总结,运用淡和胃法加减,遵循胃宜降则和的法则,以养胃生津,淡以利湿去热,对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吐酸、嘈杂等症,疗效颇高。本文通过一临床病例,简述淡和胃法的临床应用指征及方法。

  • 标签: 甘淡和胃 胃食管反流 吐酸 嘈杂
  • 简介:近年来,皮肤病理学界对真菌病治疗颇有争论,问题主要集中在真菌病在不同病患上治疗效果有差异性。根据多年对皮肤病治疗经验的积累,追根溯源分析真菌病理及其发生、影响、治疗方法,从而指出真菌病的最佳治疗途径,指导医师和病患用药。

  • 标签: 皮肤病 甲真菌病 病理分析
  • 简介:商宪教授认为湿邪痰浊是导致痛风的主要病因,气血经脉阻滞是引起痛风发作的重要病机。痛风急性发作期多见湿热壅盛、血脉痹阻型,治以清利湿热、活血通痹。慢性痛风关节炎期寒湿阻滞、血脉痹阻型,治以化湿散寒、活血通痹;痰湿内蕴、血脉痹阻型,治以化痰除湿、活血通痹。痛风缓解期肝肾亏虚、湿瘀互阻型,治以滋补肝肾、化湿通络;脾肾亏虚、湿瘀互阻型,治以温补脾肾、化湿通络。商教授治疗痛风注重辨证分期治疗,注意辨证辨病相结合。对商教授治疗痛风经验方痛风定痛汤进行了介绍。

  • 标签: 痛风 中药 经验 痛风定痛汤 名老中医
  • 简介:商宪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痹证的中医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将治疗痹证的方法归纳总结为12法,即散风宣痹法、祛寒通痹法、除湿蠲痹法、清热散痹法、清热解毒法、化痰散结法、活血祛瘀法、健脾益气法、补肾壮骨法、养肝补血法、滋阴润燥法、通经活络法。从每种方法的特点、临床表现、常用方药、临床体会等方面对治痹12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 标签: 中医辨证 痹证 方法 名老中医
  • 简介:作者简介璐(1970-),女,壮族,广西上林人,主管护师,本科,学士学位。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需要进行CT引导的经皮穿刺活检术的患者共14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CT引导的经皮穿刺活检术护理干预,共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28%,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724%,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71%和12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也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提高CT引导的经皮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减少并发症。

  • 标签: CT引导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护理配合
  • 简介:古代儿科素有痧、痘、惊、疳四大要证,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其中疳证多由于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小儿慢性病证,临床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大便不调为特征。常规治疗多以健脾益气为主。但首都国医名师杨玉华老师认为,小儿疳证多因脾阴不足,脾失濡养所致,在治疗过程中将淡滋补脾阴之法贯穿始终,并以消食导滞之法相辅,获得良好疗效。

  • 标签: 杨玉华 疳证 脾阴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复方"鼻康"进行定性鉴别,研究其有效成分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芪、白术、白芷、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利用单因素考察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浸膏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得出该复方鼻康中含有黄芪、白术等药材;本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提取,提取时间为1.5h,最佳提取液固比为12:1,最佳提取次数为2次。结论:薄层色谱实验结果为紫外测黄酮含量提供依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总黄酮含量精密度高,重复性和回收率效果较好,可以确定乙醇提取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

  • 标签: 薄层色谱 紫外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