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基于真实心脏二尖瓣腱索结构,利用仿生学类比方法提出整体螺旋人工腱索等效替代模型,应用ABAQUS对其进行模拟拉伸测试,并与真实拉伸试验下猪心二尖瓣腱索(边缘腱索、基底腱索与支撑腱索)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此等效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螺旋人工腱索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与实际试验中的平均最大应力一致,且相应腱索种类的拉力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基本相符。本研究提出的螺旋人工腱索结构接近于真实腱索特性,可缓解二尖瓣膜上应力集中现象,为人工腱索材料的结构改进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仿真过程对有限元模拟生物软组织拉伸性能模块提供了参考价值。

  • 标签: 三螺旋结构 人工腱索 ABAQUS有限元分析 心脏腱索拉伸试验
  • 简介:根据螺旋CT二维图像,建立可供有限元结构仿真分析的人股骨维有限元模型。应用螺旋CT对人股骨进行扫描,对扫描图像应用AdobePhotoshop9.0提取密质骨、松质骨的边缘,形成坐标数据库后,再应用UGSNX3.0调用坐标数据建立人股骨上段维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通过UGSNX3.0剖切和隐藏技术分别显示人股骨密质骨、松质骨和骨髓腔以及各结构间的界面的维几何形态和有限元模型。利用CT、Photoshop、UGS、数据库等工具和方法,能方便地和较真实地重建复杂的骨骼维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

  • 标签: 股骨 密质骨、松质骨 骨髓腔 三维重建 有限元分析 螺旋CT
  • 简介:应用小波转换的维频谱分析技术,对40只兔心电QRS波进行分析,观察其维心电频谱的特征。结果显示:正常兔心电QRS波的维频谱形态呈双侧对称的山坡状,频谱宽度约为240Hz,高频成分主要分布在QRS波的中部,能幅随频率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100—1000Hz与60—100Hz的能量比约为10,150—250Hz与60—100Hz的能量比约为035,并证明性别和体重对心电QRS波维频谱各参数不产生严重影响。

  • 标签: 小波转换 三维频谱 QRS波
  • 简介:届上海足踝运动损伤高级论坛将于2016年9月7日-9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举行。本次论坛将以"足踝运动医学"为主题,关注足踝运动损伤的精确诊断、微治疗及个体化康复等方面的临床最新进展,重点讨论踝关节不稳定、踝关节骨软骨损伤及跟腱损伤等运动医学关节镜微外科及足踝外科领域中的大难点和热点。诚挚地希望和您相聚在上海,携手共进,共同学习和探索足踝运动医学的未知领域,促进中国运动医学与足踝外科发展!

  • 标签: 运动损伤 足踝外科 运动医学 华山医院 微创外科 关节骨
  • 简介:据ShenBW(Blood,2007Oct26;Epubaheadofprint)报道,凝血因子Ⅷ结构域有5个,并明确了维结构的形态。Ⅷ因子(Ⅷ)是一种血清蛋白,当血管受损时,在激活的血小板表面构建膜结合蛋白复合物,参与凝血过程。血友病A的病因是Ⅷ因子基因发生多种突变所致,需要纯化的蛋白进行替代治疗。

  • 标签: 凝血因子Ⅷ 三维结构 结构域 Ⅷ因子基因 血清蛋白 蛋白复合物
  • 简介: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60~80%为轻度移位和无移位,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良好效果.但对不稳定的和难以复位的、四部分骨折需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我院从99年至今应用改良叶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15例,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改良三叶钢板 治疗 粉碎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疗效观察 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目的对比探宄胫骨专家型髓内钉固定和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后愈合的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分为胫骨专家型髓内钉固定组(n=45)与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组(n=45),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胫骨专家型髓内钉固定组与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8.41士13.74)min、(86.79士15.5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08.1士12.7)mL,(159.5士27.9)mL;住院时间分别为(18.14士2.57)天、(22.28士2.35)天(P<0.05);骨折愈合时间为(20.15士2.47)周、(24.02士3.31)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3/4S,26.7%(12/45)(P<0.05)。结论胫骨专家型髓内钉与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相比,胫骨专家型髓内钉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钢板内固定 胫骨专家型髓内钉 临床疗效
  • 简介:建立坐骨神经损伤维有限元模型,以维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吻合口处应力和位移,为坐骨神经损伤移植提供生物力学实验基础。建立5、10、15、20mm坐骨神经损伤以自体神经移植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各受力模型施加10N拉伸载荷,以有限元软件(PROE5.0)计算吻合口周围各测点的应力和位移值。在相同载荷作用下模拟坐骨神经损伤以自体神经5mm移植组最大应力大于以自体神经移植10、15、20mm移植组。在10kf作用下,模拟坐骨神经损伤以自体神经20mm移植模型组最大位移大于以自体神经15、10、5mm移植组。以维有限元法对坐骨经损伤模型进行数值计算是可行的。

  • 标签: 坐骨神经损伤 自体神经移植 三维有限元模型 应力 位移 数值计算
  • 简介:目的以粉末冶金烧成的羟基磷灰石(HA)/[3.磷酸钙(β-TCP)陶瓷为靶材,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钛合金(Ti6A14V)基体上制备HA/β-TCP生物涂层。方法利用XRD研究了复合涂层的晶化程度,讨论了涂层成分与生物降解性及相容性的关系。结果HA/β-TCP生物涂层为非晶态,经700℃,3h大气处理可显著提高涂层的晶化程度,当涂层成分为50wt%HA/50wt%β-TCP时其细胞相容性最好。结论在钛合金基体上制备HA/β-TCP生物涂层,通过HA与β-TCP的复合来控制材料的降解速度,使它的降解速度与周围骨组织的生长速度相匹配,使植入体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活性和力学性能。

  • 标签: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三钙 射频磁控溅射 生物涂层
  • 简介:目的研发一种专用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时的维导航器。方法选取颈干角为(135±5)°,并且股骨大转子顶点基本与股骨头中心等高的人体股骨骨骼的干标本32例,其中左侧16例,右侧16例。通过股骨头中心、平行于股骨干、垂直于股骨干与股骨颈所在的平面用钢锯将股骨标本的股骨头进行截骨;在股骨大粗隆顶端开口向股骨近端髓腔内插入PFNA主钉,主钉钉尾与股骨头中心点在同一高度上。在本课题所研发的股骨近端髓内钉维导航器的导引下向股骨头颈部打入动力钉导引针,测量动力钉导引针在股骨头截骨面上的出针点与经股骨头中心点直线的垂直距离作为偏离值。结果利用本课题所研制的维立体导航器在32例股骨骨骼的干标本上置入导引针,其中14例偏离值为0(占43.75%),最大偏离值为2mm,仅3例(占9.375%),平均误差只有0.69mm。结论本课题所研制的导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精确,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研究应用。

  • 标签: 股骨近端髓内钉 三维 导航器
  • 简介:目的研究骨粘连蛋白(Osteonectin,ON)对β-磷酸,二钙陶瓷材料(β-TCP)降解的作用。方法β-TCP在含ON的溶液中浸泡后,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的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材料表面的成分,研究ON对β-TCP降解的作用。结果SEM图片显示,β-TCP分别在含ON的tris·Cl溶液、含ON的PBS溶液中浸泡1周后,其表面出现溶蚀迹象。β-TCP在含ON的tris·Cl溶液中浸泡1周后,样品的XRD衍射曲线的衍射峰向20高角度方向略有偏移;XPS测试结果显示N1s峰的相对强度提高,Ca2p的结合能降低了1.1eV,P2p的结合能降低了0.4eV。结论SEM、XRD、XPS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ON的溶液中浸泡后,β-TCP表面发生了反应,ON能对β-TCP的降解产生作用。作用机理可能是,蛋白分子能通过-COO基和-NH^3+基与Ca^2+、PO4^3+离子作用,携带Ca^2+、PO4^3-离子进入溶液,或通过蛋白分子上羟基磷灰石结合位点,粘附在新生的羟基磷灰石微细晶体上进入溶液。通过这些途径,蛋白分子从材料表面“搬运”钙、磷,促进材料降解。

  • 标签: 钙磷材料 骨粘连蛋白 浸泡实验 降解
  • 简介: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轴加速度计的中老年足部训练系统,利用轴加速度计、微处理器和无线蓝牙等器件组成数据采集平台,将采集到的足部运动加速度数据,通过无线蓝牙模块传送到智能手机上。利用智能手机平台,引导中老年进行各种下肢肌肉群的训练,用自编的App应用程序进行加速度数据的预处理、小波变换及其重构、去噪和特征提取,获取训练情况,并做出合理的评价和评估。

  • 标签: 静脉溃疡患者 足部训练 三轴加速度计 小波变换 峰值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维容积超声断层显像技术(TUI)和维血管成像在新生儿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28例新生儿,妊娠26+3~41周,出生体质量(3.05±1.03)kg;其中男性558例,女性470例,出生龄(4.0±0.6)d。其中妊娠〈28周极早早产儿22例,28~31~(+5)周132例,32~33~(+6)周100例,34~36~(+6)周155例。进行颅脑维容积成像,采用TUI模式、维血管成像模式,诊断结果与传统二维实时超声比较。结果经TUI模式及维血管成像模式诊断颅内出血Ⅰ级156例,Ⅱ级54例,Ⅲ级41例,Ⅳ级11例;非囊状脑室周围白质软化52例,囊状脑室周围白质软化21例;其合并轻度脑积水10例,中度脑积水16例,重度脑积水22例。较传统二维实时超声少诊断1例颅内出血Ⅰ级、1例非囊状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其余疾病诊断例数及程度均一致。维血管成像清晰显示,11例Ⅳ级颅内出血,5例大片状囊状脑室周围白质软化,22例重度脑积水因出血块压迫、脑实质囊性缺失及积水压迫作用导致的局部血流信号减少、缺失,清晰显示病变与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维容积数据采集时间为(5.86±1.68)min,明显短于传统二维超声全程操作的扫查时间。结论维容积TUI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可行,对于实现床旁快速诊断、提高超声检查在新生儿中应用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作为二维实时超声诊断新生儿颅脑损伤的重要补充。

  • 标签: 超声检查 超声断层显像技术 三维血管成像 新生儿 脑损伤
  • 简介:目前临床上修复骨缺损常用的治疗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骨组织工程学的兴起与快速发展为解决大面积骨缺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它通过将支架材料、种子细胞和生物活性因子结合起来,构建一种可促进骨组织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复合物,从而达到修复或重建骨缺损的目的。文章对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现状、种子细胞的研究现状、生长因子、血管化进行综述,并就其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 标签: 干细胞 成骨分化 组织工程 支架
  • 简介:射野方向观视是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重要的射野设计工具.为增强其效果,现通过图像融合,将轮廓线构建的维表面图像融入到DRR中.其中DRR由光线跟踪生成,维表面由OpenGL库生成.结果表明,能有效突出射野方向观视中的感兴趣部位.

  • 标签: 治疗计划系统 射野方向观视 数字重建放射图像 OPENGL 图像融合
  • 简介:目的探讨根据柱理论原则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柱理论对于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6年2月本院41例按照Pilon骨折柱理论原则指导下行开放手术治疗并有1年以上完整随访资料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2例,女9例;年龄22~84岁,平均45.6岁;均为单侧骨折;高处坠落伤19例,交通伤12例,行走摔扭伤10例。按柱理论分型为单纯外侧柱骨折7例,单纯内侧柱骨折5例,内侧+外侧柱骨折16例,内、外、后柱骨折13例。手术切口选择以进入主要力线骨折块的直接入路为主,钢板也按各柱力线方向固定,术后8周采用Burwell-Charnley骨折复位放射学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Orthop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1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6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病人均骨折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化脓、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出现切口周围软组织轻度坏死,1例出现切口脂肪坏死液化等并发症,均换药后痊愈。Burwell-Charnley放射学标准评估:解剖复位30例,复位一般11例,复位差0例;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70~91分,平均81.6分。结论Pilon骨折柱理论指导手术治疗疗效明显,能使骨折获得更佳的愈合和内固定选择,取得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三柱理论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 简介:压缩感知理论的提出,使得小动物维荧光断层成像中在体肿瘤的稀疏重建成为可能。然而,小动物维荧光逆向重建过程中系数矩阵的列向量具有高度的相干性,导致了正则化问题不能得到最稀疏的解。本研究提出了基于QR分解的系数矩阵正交变换方法,以降低系数矩阵列向量的高度相干性,并通过求解L1/2正则化问题逆向重建小动物体内光源大小和位置。数值仿真和活体小鼠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逆向重建过程中的欠定性,提高肿瘤源重建精度。

  • 标签: 欠定性 压缩感知 QR分解 L1正则化 L1/2正则化 稀疏重建
  • 简介:目的利用维有限元原理,通过维有限元软件创建正常人腰骶椎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有效性考证。方法选取一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在平卧非承重条件下采用螺旋CT行薄层扫描,利用数字软件Simpleware2.0、Geomagicstudio9.0、Hypermesh10.0、ANSYS9.0及Abaqus6.10-l等建立正常人腰骶椎(L3-S1)模型。对健康完整模型进行四种状态(前屈、后伸、侧屈和轴向旋转)的加载分析,并将L3/4在不同工况下的角位移与以往文献结果比较,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建立健康成年男性的L3-S1维有限元模型,包括72158个节点,173035个单元;模型L3/4节段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运动时的角位移数值与其他实验数据对比相似性好,各椎间盘最大VonMises应力与文献结果一致。结论通过有效性验证,可认为该基于正常人体L3-S1腰骶部的维有限元模型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有效的,可用于生物力学实验。

  • 标签: 腰椎 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研究注射型磷酸钙骨填充物促进腱一骨愈合的效应。方法实验采用比格犬48只建立动物模型,在双侧后肢切取趾长屈肌腱进行前十字韧带重建。重建方式模拟临床:肌腱两端采用悬吊式固定,肌腱只充填骨隧道靠近关节腔的一部分。。。侧作为实验侧,在肌腱移植物两端的隧道内注入磷酸钙骨填充物;另一侧作为对照侧,不作类似处理。术后2、4、6、8、10、12周,各取8只犬,其中3只作组织学检查,了解腱一骨界面的组织学变化;另外5只作生物力学检查,了解腱.骨愈合强度。通过对比,了解注射型磷酸钙骨填充物促进腱一骨愈合的效应。结果实验侧,术后2周组织学显示腱.骨界面充满磷酸钙骨填充物,并被少量成骨细胞分割成小岛;4周在磷酸钙骨填充物内形成许多骨岛,腱.骨界面出现不规排列的Sharpey纤维;6周时腱-骨之间充满新生骨,出现大量排列规则Sharpey纤维;8周时腱-骨间Sharpey纤维集结成束:10周时腱.骨问出现纤维软骨,未见钙化软骨;12周时腱.骨间纤维软骨和钙化软骨问出现潮线,类似正常ACL止点。对照侧,8周时新生骨明显,腱-骨间隙出现稀疏的Sharpey纤维,与实验侧4周时类似;12周时腱-骨界面出现的Sharpey纤维和实验侧6周时相仿。生物力学检测发现,在术后6周内,实验侧腱-骨结合部的抗拉脱强度高于对照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射型磷酸钙骨填充物在肌腱移植物两端骨隧道内的填充可以促进并增强腱-骨的愈合。

  • 标签: 注射型磷酸三钙骨填充物 前十字韧带 腱-骨愈合
  • 简介:建立带颅骨的全颈椎维有限元模型。探讨在旋转过程中,不同牵引角度对颈椎间盘的影响。采集1位无颈椎病病史成年男性志愿者的颈椎CT数据。应用Mimics17.0、GeomagicStudio13.0、Hypermesh13.0软件生成颈椎间盘及椎体CAD模型,并划分网格。然后导入AnsysWorkbench15.0分析软件中,得到带颅骨全颈椎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在所建模型上添加载荷及约束,模拟人体头颅旋转角度牵引。同一大小牵引力作用下,在前倾情况下,颈椎间盘Z方向的轴向变形随牵引角度增大而逐渐变小,但在后伸和左右屈曲情况下,各个颈椎间盘的Z轴方向轴向变形会随随牵引角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同时上颈椎椎间盘的变形幅度远比下颈椎[1]椎间盘的变形幅度要大。例C2~3在牵引角度为20°时,前伸变形幅度由27.7%减小到6.2%,后伸和左右屈曲的变形幅度分别增大到77.3%、58.3%、54.8%。颈椎间盘在旋转过程中其Z轴方向的轴向变形和最大应变呈现由小变大再变小的规律。本研究所建立的带颅骨全颈椎维有限元模型,可用来进行颈椎旋转牵引的仿真分析。

  • 标签: 颈椎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旋转牵引 逆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