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反应抑制停止信号范式(Responseinhibitioninthestop-signalparadigm)所引发的反应抑制最简单最直接,可以准确的衡量人体的反应抑制能力,定位患者的反应抑制中枢。本文总结了反应抑制停止信号范式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探讨人体抑制功能的神经机理及其实验范式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反应抑制 停止信号范式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美国杜克大学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习惯会在特殊脑线路中留下持久的标志,让我们不断满足它的渴望。这一发现有助科学家理解习惯在大脑中是如何表现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尤其在早产儿中发生率更高,一般可以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两种类型。严重的黄疸会对患儿的神经系统造成遗留性损害,因此降低新生儿黄疸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就是要正确的把握其有效治疗时机。一般来说临床上常用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案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光疗等。本文主要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血清胆红素 治疗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用射刀呼吸追踪系统治疗的肿瘤在实际过程中的误差值,指导精确放疗靶区外放。方法回顾分析过去一年中的呼吸追踪方式治疗的病例得出的误差值与球方小车模型得出的误差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相对6个方向上的误差值比较。结果在病例呼吸模型六个方向上的左右平移TET(+)/RIG(-)、上下平移ANT(+)/POS(-)、头脚平移NIF(+)/SUP(-)、滚动角度R(+)/L(-)、浮昂角度Head-up(+)/Head-up(-)、旋转角度CW(+)/CCW(-)最大值分别为2.4mm、1.7mm、2.0mm、2.4°、2.3°、2.2°,最小值分别为-2.8mm、-2.3mm、-1.8mm、-2.1°、-2.0°、-1.6°。球方模型所得数据的误差值六个方向上平移平均参量误差为0.721mm,滚动角度平均误差0.211°、浮昂角度平均误差为0.223°、旋转平均参量误差为0.332°。结论了解呼吸运动对肿瘤移动度的影响范围能更加精确指导放疗靶区内界的勾画。

  • 标签: 射波刀 呼吸追踪 误差 影响因素 靶位置精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J指心电图QRS结束和ST段起始的结合点(J点)抬高,振幅≥0.1mV,时程≥20ms,向上圆顶样或驼峰样偏离基线的。近年来的研究中将与心电图J有关,具备相同离子流机制,具有室性心动过速一心室颤动一心脏性猝死的倾向,合并或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综合征统称为J综合征,认为其某些类型成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高危预警的新指标。

  • 标签: J波综合征 临床意义 Brugada综合征 早期复极综合征
  • 简介:摘要老年骨科患者长期卧床、抵抗力低下、生活自理能力弱,这对疾病的康复十分不利。一般情况下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本文根据老年患者护理的特殊性,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防治压疮生成、预防肺部感染、减轻便秘促进排便、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等方面对骨科老年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进行综述。

  • 标签: 骨科老年患者 护理 压疮 肺部感染 便秘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的控制及干预效果。方法入选2014年01月至2014年12月入我院心内科行经皮介入治疗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分析两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预见性护理组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42),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提高介入手术安全系数。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介入手术 迷走神经反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声反射对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CHR)效果的评价作用。方法对56例CHR患者应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并通过鼻声反射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后,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黏膜收缩前及收缩后的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鼻阻力(NR)鼻黏膜收缩前及收缩后的指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是治疗中度及重度CHR的理想治疗方法;同时鼻声反射也是评价CHR治疗效果的有效技术,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声反射 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 慢性肥厚性鼻炎
  • 简介:摘要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ADR)信号检测方法历史背景的了解,进一步对ADR信号检测方法进行系统的介绍,并了解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其在实际数据库中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此外,针对经典ADR信号检测方法自身的局限性,对数据挖掘新方法的使用进行探讨,以期对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有所启示。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方法 比例不平衡算法 新方法展望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Keloid,KD)是一种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性皮肤病,通常不会自行消退,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一项难题。K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多种细胞因子、信号传导通路、细胞外基质等。本文对瘢痕疙瘩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瘢痕疙瘩 信号传导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预见性护理预防冠脉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冠脉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迷走神经反射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测压时无症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医的101例SCI患者,进行膀胱测压检查,统计出无症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结果年龄>60岁组的OR值、回归系数和P值分别为0.14、-1.98、0.13,损伤平面≥T6组的OR值、回归系数和P值分别为27.67、3.32和0.01,合并尿路感染组的OR值、回归系数和P值分别为4.16、1.43和0.05,合并高血压病组的OR值、回归系数和P值分别为8.60、2.15和0.05。结论损伤平面≥T6、尿路感染及高血压病为膀胱测压时无症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高危因素。

  • 标签: 脊髓损伤 膀胱测压 自主神经反射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后拔鞘压迫止血致迷走神经反射原因,分析预防方案。方法本文采用回归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住院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抽取完整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后拔鞘压迫止血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结果40例研究对象接受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后,有22例发生迷走神经压迫反射。其中,拔血管鞘时出现12例,拔掉血管鞘后1小时内出现5例,超出把血管鞘后出现5例。均出现迷走神经压迫反应。对22例发生迷走神经压迫反射的患者进行对症处理,20例在15—35分钟恢复正常术后状态,1例在10小时内恢复正常术后状态,1例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后,作相应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后拔鞘压迫止血致迷走神经反射与疼痛、血容量不足等因素相关,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避免患者发生生命危险。

  • 标签: 脑血管介入检查 拔鞘压迫止血 迷走神经反射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依定,以观察其降压效果及远期效果(心脑血管病变情况),如血压未达标,则病情依次加入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ACEL)。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ARB)及β受体阻滞剂(BB)。结果治疗一年后显示依定降压疗效显著,其不良反应除踝部水肿外未见其它不适。结论依定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有较强的降压作用,较少不良反应及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值得基层医院参考使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冲击治疗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385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冲击治疗,其中疾病类型有肩周炎、网球肘、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腱鞘炎,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有效率提高。结论对于骨科疾病患者,采取冲击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具有较好的软组织穿透能力,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冲击波 骨科疾病 疼痛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IGT)患者采用阿卡糖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09年7月~201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耐量异常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两组患者以运动干预和饮食干预,治疗组同时采用阿卡糖药物治疗。结果对照组糖耐量异常患者经1年的干预治疗后,糖耐量转为正常21例,占35.0%,仍保持糖耐量异常者34例,占56.7%,另有5例转为糖尿病,占8.3%。治疗组糖耐量异常患者经治疗后,糖耐量转为正常51例,占85.0%,仍保持糖耐量异常8例,占13.3%,仅1例转为糖尿病,占1.7%。治疗后,将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h血糖及2h胰岛素等各项指标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治疗组各指标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阿卡糖治疗糖耐量异常,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持续治疗还可使空腹血糖得到有效改善,可明显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糖尿病发生率。

  • 标签: 阿卡波糖 干预 糖耐量异常 空腹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