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反复发作的治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03月我科就诊患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反复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因素、治疗手段及预后。结果23例患者经个性化手法复位、前庭训练和药物治疗后,眩晕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年未再发作。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反复发作可能与残余碎片、内耳缺血有关,采用手法巩固复位、前庭康复锻炼并结合药物的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育龄女性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84例使用宫内节育器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我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测定宫内节育器上缘到子宫的边缘的距离以>20mm者确定为下移,分析育龄女性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影响因素。结果对入选的宫内节育器下移患者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宫内节育器下移与痛经、妇科炎症、妊娠次数、子宫位置以及置换后用药等关系密切(P<0.05)。结论育龄女性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影响因素相对较多,放置节育器前应该认真询问病史,做好妇科体检和治疗,术后合理用药,降低育龄女性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膝爬行位在产程早期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经B超检查证实为枕横位或枕后位胎头位置异常的100例产妇,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孕妇自然待产,观察组产妇采取手膝爬行位待产,对两组产妇的妊娠各项指标及妊娠结局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活跃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重度窒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334.58±124.52)ml,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336.84±125.63)ml,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为(3655.57±544.58)g,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为(3648.64±545.88)g,两组新生儿质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程早期对胎头位异常的产妇采取手膝爬行位能有效的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的发生率还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新型静脉内心电图(NVECG)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在宁波市第六医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DSA联合NVECG引导下进行PICC尖端定位,记录7个标志点的导管插入深度以及NVECG情况,并与常规体表心电图进行对照。结果O点P波呈正向,A点、B点、C1点、C2点、C3点、D点的P波主波方向均为负向,而E点为正向。结论NVECG法引导PICC置管时出现宽大负向P波以及Q波,且呈W波形,将标志着导管尖端已抵达患者体内上腔静脉下段,为PICC导管尖端相对理想的位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并寻求有效的临床治疗预后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10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复位后30例残余头晕患者,在进行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分析后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选用药物治疗)以及观察组15例(药物治疗联合前庭康复操锻炼治疗)两组,比对两组不同治疗方式下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年龄与复位前眩晕持续的时间与复位后残余头晕有着密切关联,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1(73.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5(100%),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以药物治疗联合前庭康复操锻炼进行残余头晕的预后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症状况,且无严重的毒副作用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脑积水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侧脑室穿刺位置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我院收治的60例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取侧脑室枕角穿刺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侧脑室额角穿刺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积水患者采取侧脑室额角穿刺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智能跟踪技术在选择不同感兴趣区(ROI)的位置时肺动脉CT成像中图像的质量。方法46例怀疑肺栓塞而接受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成A、B两组各23例。其中A组智能触发点ROI为肺动脉干,阈值60HU,对比剂总量为40~50ml;B组ROI为上腔静脉,阈值60HU,对比剂总量25~35ml。采用双盲法对两组所得CTPA影像质量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除了1例严重右心功能不良导致肺动脉图像较差外,其余的图像,肺动脉强化明显,肺静脉不强化或少量强化,主动脉不强化,图像满意。而A组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都强化,图像质量较差。结论以上腔静脉为监测点,能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可获得理想的肺动脉CTA图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176例明确诊断为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管结石症患者采用Epley法复位治疗,嵴帽结石症患者采用Semont法复位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76例患者经1次治疗后痊愈134例,有效26例,无效16例,2次治疗后痊愈149例,有效18例,无效9例,经过3次后痊愈161例,有效11例,无效4例。结论耳石症手法复位治疗,疗效明显,安全简单,是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首选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眩晕评定分级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68例,随机分2组。实验组34例,给予手法复位,并且在复位前后根据眩晕评定分级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34例,予手法复位前后常规护理,观察2组所需手法首次复位成功率及平均住院日。结果实验组患者中经过首次手法复位后症状消失的有31例,平均住院日为3日;对照组患者中一次手法复位症状消失的21例,平均住院日为7日。2组比较首次复位有效率及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评定分级对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继发于突发性耳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方法观察87例继发于突发性耳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制定的诊治标准。结果继发于突发性耳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经手法复位均能治愈。突聋经治疗后72.4%的病人能提高听力。结论继发于突发性耳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耳石复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位置的长度为1.8mm的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择无并发症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10例240只眼随机分为3组A组行1200钟位1.8mm透明角膜切口70例(80只眼),B组行1100钟位1.8mm透明角膜切口70例(80只眼),C组行900钟位1.8mm透明角膜切口70例(80只眼)。由同一位医师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分别于术后7d、1月和3月行常规裂隙灯检查、视力检查及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散光。各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的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法,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各时间点3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d时,3组患者角膜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月和3月时,C组患者的角膜散光较A组与B组明显减小(P<0.01),但A组与B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900钟位透明角膜切口,术后引起的角膜散光最小,能更好的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存在下颌第三磨牙的青少年患者,将其分为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组(18例)和非拔牙组(18例),通过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对患者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变化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拔牙与非拔牙组术前术后第三磨牙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非拔牙组相比,拔牙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增大,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的交角变化量大。结论拔除第二前磨牙进行正畸治疗能增大第三磨牙萌出间隙,使第三磨牙更加直立,有利于第三磨牙的正常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