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方法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86例,行常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及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2组研究者之间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并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中膜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亦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动脉中膜厚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形成有关,可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高血压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应用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双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给予口服波依定进行治疗,在连续治疗一年后,通过双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分析患者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平均值与最大值。结果在药物治疗结合颈动脉彩超的观察下,发现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内中膜厚度的平均值与最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的治疗和诊断中,采用多普勒彩超能够有效的观察病情的变化以及治疗效果,是临床上具有较高参考意义的一种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关系,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到本次脑梗死组的研究对象当中,随机选择同期50名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对比分析两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CCA、BIF、ICA发生率分别为28.00%、68.00%、54.00%,对照组分别为22.00%、38.00%、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内膜增厚发生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最高的是混合斑,脑梗死组的混合斑、软斑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轻度狭窄率为40.00%、中度狭窄率为14.00%、重度狭窄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轻度狭窄率为38.00%、中度狭窄率为6.00%、重度狭窄率为2.00%,中度、重度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应尽早诊断颈动脉狭窄和斑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在青年人群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microRNA的差异性表达谱。方法随机选择健康查体的青年人60例,经动脉超声检查分出动脉粥样硬化组及非动脉粥样硬化组,每组各30人。运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这60名患者的microRNA的表达,绘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microRNA表达谱;进一步分析microRN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1)在青年动脉粥样硬化人群,可以看到microRNA126、microRNA221、microRNA33、microRNA155、microRNA181b、microRNA222、microRNA21均有差异性表达。(2)和正常人相比,动脉粥样硬化人群中,microRNA126、microRNA221、microRNA33、microRNA155、microRNA181b下降;microRNA222、microRNA21明显升高,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青年动脉粥样硬化及非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明显存在部分microRNA的差异表达;(2)microRNA21、microRNA33、microRNA126、microRNA221、microRNA222、microRNA155、microRNA181b在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存在差异表达。
简介:【摘要】目的 检测在青年人群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 microRNA 的差异性表达谱。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查体的青年人 60 例,经动脉超声检查分出动脉粥样硬化组及非动脉粥样硬化组,每组各 30 人。运用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这 60 名患者的 microRNA 的表达,绘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 microRNA 表达谱;进一步分析 microRNA 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 1 )在青年动脉粥样硬化人群,可以看到 microRNA126 、 microRNA221 、 microRNA33 、 microRNA155 、 microRNA181b 、 microRNA222 、 microRNA21 均有差异性表达。( 2 )和正常人相比,动脉粥样硬化人群中, microRNA126 、 microRNA221 、 microRNA33 、 microRNA155 、 microRNA181b 下降; microRNA222 、 microRNA21 明显升高,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 1 )在青年动脉粥样硬化及非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明显存在部分 microRNA 的差异表达;( 2 ) microRNA21 、 microRNA33 、 microRNA126 、 microRNA221 、 microRNA222 、 microRNA155 、 microRNA181b 在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存在差异表达。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上海200000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其疾病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对3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别采用CT检查及MRI检查进行诊断,CT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MRI检查结果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及其疾病特征.结果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0.63%,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7.50%,且CT检查及MRI检查的漏诊及误诊例数均较少,两种诊断方式对于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准确率相比差异不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变特征为某些动脉部位的内膜下脂质沉积,伴随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基质成分的增殖,逐渐发展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论MRI检查及CT检查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均较高,但MRI检查的诊断的组织分辨率较高,值得临床运用.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影像学;诊断价值;特征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入体内的食物也多样化,由于食物的搭配不当、摄入量没有达到正常的水平,在广大人群中出现在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笔者认为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有关。颈动脉发生病变的常见现象有内-中膜增厚、软斑、混合斑块和硬斑,这些对人体的心血管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简介:摘要:目的 寻求血脂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贡献。方法 搜集本院动脉粥样硬化病患200名,依据斑块稳定性划分为稳定斑块组与易损斑块组,各100名。在稳定斑块组,男性患者47名,女性患者53名,年龄自44岁到78岁,平均年龄为(56.7±1.4)岁,平均患病时长为(3.3±1.0)月;在易损斑块组,男性患者55名,女性患者45名,年龄自45岁到79岁,平均年龄为(56.5±1.6)岁,平均患病时长为(3.2±1.1)月。对易损斑块组患者进行了Lp-PLA2水平的持续监测。结果 治疗前患者Lp-PLA2水平为331.75±101.35 ng/ml,而治疗后6个月,该水平显著下降至150.75±30.35 ng/ml,继续治疗至12个月时,更是进一步下降至100.19±11.83 ng/ml。这一治疗前后的变化,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检测,尤其是Lp-PLA2水平的变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它有助于我们早期发现并评估病情的进展,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