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淳地区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烟雾病患者,对患者的发病情况、影像学结果、治疗结果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烟雾病在成年女性多以脑梗死形式出现;脑血管造影提示双侧或单侧颈内动脉病变;2例手术,8例内科治疗;改良RANKIN评分显示0-2级8例,4级以上2例.结论高淳地区成人烟雾病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形式多见;女性好发;头颅MRI发现脑叶及分水岭脑梗死、头颅MRA提示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要虑及烟雾病可能,建议尽早行脑血管造影术以明确诊断;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关键词烟雾病、脑梗死、影像学资料.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98-01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恩施地区2005至2014年眼球摘除原因,并比较前5年与后5年原因的变化趋势.方法分析在2005-2009年(136例)与2010-2014年(213例)期间于我院行眼球摘除手术的349例患者的主要原因,比较前5年与后5年眼球摘除原因构成比的差异.结果分析比较眼外伤组、恶性肿瘤组及内眼手术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眼外伤组及内眼手术组有明显降低趋势,恶性肿瘤组增高.结论眼外伤的预防与积极的救治是挽救眼球的有力措施.眼科医疗技术的提高降低了丧失眼球的风险.关键词恩施地区;眼球摘除;原因;回顾性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药品生产企业以及辐照企业的调查,考察60Co-γ射线辐照情况。方法对成都地区14家主要中药企业以及4家辐照企业进行了现场调研,对药材辐照剂量、时间进行考察。结果药品辐照剂量比较随意,辐照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及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较少。结论对药品辐照剂量和时间的控制应作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动脉 CT测量运用在高原低氧地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4月 -2017年 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高原疾病患者 65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 70例为对照组,均行 CT检查,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右肺动脉长径值较高,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 P<0.05),但是两组的右肺动脉主干前后径、主肺动脉长径和宽径值比较无差异( P>0.05);同时,观察组汉藏组的 CT肺动脉测量结果对比无统计意义( P>0.05)。结论:高原低氧地区环境是诱发肺动脉高压的一个重要因素,及时行 CT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2017~2018年蚌埠地区甲型流感、乙型流感临床特征不同。方法利用统一的表格统计患儿资料,用免疫荧光法对病毒类型分析,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流感患儿一般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结果的异同。结果2017年12月为乙型流感高峰,2018年2月为甲型流感高峰;发热、咳嗽、流涕仍然是此次流感的主要症状,而甲型流感患儿更容易出现喘息、呼吸困难,显著高于乙型流感患儿,其中9例患儿出现呼吸衰竭使用机械通气均为甲流病毒感染;乙流病毒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多在正常范围内,而甲型流感病毒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比乙流病毒感染显著增高(P<0.05);甲型和乙型流感入院后影像学表现均以肺门纹理多、粗及小斑片影为主。结论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流行呈现一定季节性,而甲型流感更易出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容易并发细菌感染,我们在临床上要做到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简介:目的了解淮北地区三家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分布情况,以利于对ELBLs菌株的监控和临床治疗.方法采用1999年NCCLS推荐的初筛试验,从223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筛选出可疑产ESBLs细菌,并用确证试验加以确认.结果176株大肠埃希菌和4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检出102株产ESBLs(45.7%),其中大肠埃希菌74株(42.0%),肺炎克雷伯菌28株(59.6%).ESBLs检出率最高的标本是呼吸道分泌物(44.2%);各病区产ESBLs菌的分离率以重症监护(ICU)病房最高,为73.7%;其次是干部病房65.4%,呼吸科病房为45.2%,其他病房为34.4%.结论淮北地区ESBLs的检出率为45.7%,ICU病房和呼吸道分泌物是ESBLs的主要来源.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坦洲镇人群对碘缺乏病相关防治知识的认识水平,并评价本次的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 方法 在坦洲镇林东小学开展专题健康教育讲座,讲座共 180 名学生参加;通过孕妇学校,每月举办一场关于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共 220 名孕妇参与;组织多个医疗机构的公卫医师、临床医生和产后访视医务人员共 100 人参与培训。对比参与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碘缺乏病知晓率,以及学生和孕妇的疾病知识来源情况。 结果 学生、孕妇和医务人员经过健康教育后,其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均得到明显提升( P< 0.05),学生和孕妇在教育前的疾病知识来源主要为家人、电视节目,经健康教育后,通过这两种途径获得疾病知识的人数明显增多( P< 0.05),且增加了微信平台、微博等多种电子媒体来源途径。 结论 通过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提升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关于该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有利于指导其正确防治碘缺乏病、合理补充摄入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