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怀化市中医医院脊柱外科2016年12月~2017年3月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例机器人辅助置钉,共32枚椎弓根螺钉,设为观察组;5例医师徒手置钉,共30枚椎弓根螺钉,设为对照组。分析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Gertzbein-Robbins标准评价机器人置钉的准确性,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由机器人成功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31枚(观察组其中有1枚螺钉在手术中由于患者示踪器移动而改为徒手置钉,归为对照组),根据Gertzbein-Robbins标准,观察组最终结果A级28枚,B级2枚,C级1枚,置钉准确率为96.77%,明显优于对照组(A级18枚,B级7枚,C级6枚,置钉准确率80.65%,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23%,同样明显低于对照组22.58%,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钉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减少了置钉所带来的并发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宫颈癌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并实施围术期护理,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患者满意度评价中,非常满意142例,满意58例,患者满意度为100.0%。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时手术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在要对实施微创心脏术的患者,采用机器人系统作为工具,并根据术中各静脉的详细的处理方式、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归纳。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4例符合要求的患者,根据手术要求,划分为以下几组a1为负压辅助引流7例,a2为离心泵辅助引流12例,a3为颈内静脉插管引流7例,并对其结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这三组中转流、血流动力学、乃至各项监测符合正常标准,同时,手术视野符合,使得其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39.7±35.5)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84.2±28.8)min,这三组进行对比发现其各种方式是不合雷同的,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实验在要对实施微创心脏术的患者,采用机器人系统作为工具,有着更为全面化的思考能力,同时更在于,其灌注师在采用的手法或对策,是通过机器人辅助微创来做这个心脏手术的关键部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康复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卒中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入选患者分成研究组(41例)及参照组(41例),对参照组患者单独实施任务导向训练干预,研究组则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观察两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取得的Berg及FMA量表评分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性步行能力(TUC时间)和膝关节屈曲活动角度(KFAROM)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Berg评分及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但Berg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运用不同方法干预后,干预组的下肢功能性步行能力及膝关节屈曲活动角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运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也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下肢功能性步行能力及膝关节屈曲活动角度,但对改善患者下肢平衡方面并不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收治的97例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随机将9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GC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眨眼反应、语言反应及肢体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能有效改善患者意识障碍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背景微意识状态是具有微小但非常明确的行为证据来证明能感知自我和环境的严重意识改变的一种状态,是处于昏迷和意识清醒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目的本研究将研究微意识唤醒的方法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月在秀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114例为对照组,给予脑性昏迷常规护理。在同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123例为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音乐联合抚触刺激法进行护理。分别评价患者护理前及护理1、2、3个月时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功能障碍评分(DRS)、脑电监测(EEG)、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监测(ABEP)和苏醒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CS、DRS和EEG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干预1、2、3个月时,干预组患者的GCS、EE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D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BEP各个潜伏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各个潜伏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患者共苏醒108例,占87.80%,对照组苏醒51例,占44.74%,干预组总苏醒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各时间段的苏醒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苏醒时间为(54.3±6.7)d,明显短于对照组[(72.5±8.5)d,P<0.05]。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纳洛酮与醒脑静的联合疗法在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共收治200例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护理人员按照常规对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纳洛酮与醒脑静的联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治疗中,纳洛酮与醒脑静的联合疗法的应用价值确切,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安全性强。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对高血压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及血压的影响。方法收取本次研究高血压病患者100例,时间为2011年1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2组自我保健意识及血压水平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运动96.00%、不吸烟98.00%、体重控制100.0%、血压控制96.00%)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128.32±1.02)mmHg、舒张压(81.26±1.33)mmHg均低于对照组收缩压(138.96±1.66)mmHg、舒张压(94.59±1.66)mmHg,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社区护理对高血压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及血压均具有重要影响,值得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险意识下预见性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保护性临时起搏对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8例AMI保护性临时起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意识下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于干预前后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体力状况、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工作状况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预防性应用保护性临时起搏AMI患者实施风险意识下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