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骨科患者2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6例患者分为干预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接受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同时给予系统的、动态的、连续的、有针对性的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结果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可减轻骨折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骨折 护理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实施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无高危因素、剖宫产指征和剖宫产史的孕妇2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且自愿要求经阴道试产,比较两组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时出血量及新生儿5min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予以阴道分娩是可行的,在分娩前应充分掌握阴道分娩的适应症,并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以提高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

  • 标签: 剖宫产 经阴道分娩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对纵隔髓外造血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减少临床误诊的发生。方法通过检索国内文献报告的纵隔髓外造血病例,荟萃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文献共筛选出纵隔髓外造血个案报道论文23篇,加上本院治疗1例共计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21~62岁,平均44.3岁;有贫血相关记录者25例,2例无贫血,合并有贫血病史者23例(88.46%);脾脏肿大11例,脾切除4例;有临床症状记录者12例(46%),胸痛6例,乏力4例;病灶为多发者20例(76.9%),多发病灶发生于脊柱两侧者16例(80%);所有病灶均位于后纵隔。手术切除后确诊者17例(65%),穿刺活检确诊者8例,通过贫血病史结合CT表现临床诊断者1例。结论纵隔髓外造血是良性改变。好发于中年贫血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且大部分患者无症状。病灶位于后纵隔,好多发,并常在纵隔两侧同时出现。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诊断与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合并贫血者通过输血治疗纠正贫血可减少复发风险。该病预后良好。

  • 标签: 髓外造血 纵隔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实施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无高危因素、剖宫产指征和剖宫产史的孕妇2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且自愿要求经阴道试产,比较两组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时出血量及新生儿5min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予以阴道分娩是可行的,在分娩前应充分掌握阴道分娩的适应症,并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以提高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

  • 标签: 剖宫产 经阴道分娩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及价值,为将来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使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6例,并在宫腔镜下取患者已经产生病变的组织进行检查。结果通过宫腔镜对26例患者进行检查发现,有7例患者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符合率73.08%;有6例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19.23%;有4例患者子宫内膜炎,符合率7.69%。结论宫腔镜检查可以清楚的对子宫腔内进行观察,并且能准确寻找到病变部位,并能取材,并能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可以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标准。虽然宫腔镜可以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标准,但是不能取代子宫内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 标签: 宫腔镜 异常 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肺癌患者在临床上病理特征研究的过程中,确定微小miR-340-5p血清在患者体内的表达,并充分确定其与患者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其是否能够作为潜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方式的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分析,将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0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55例为肺癌患者,21例健康患者,其余32名患者患有良性的肺部疾病,良性肺部疾病患者采用miR-340-5p检测,确定两组患者血清中miRNA的表达水平,并根据研究过程中确定的表达谱进行比对,为肺癌的诊断提供临床参考价值。在研究过程中,将t检验作为统计学意义检测。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的miR-340-5p检测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以及良性疾病患者,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miR-340-5p指标在肿瘤患者中表达程度较高,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以及灵敏性,是目前对于肺癌诊断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血清miR-340-5p 检测 肺癌诊治 临床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iR-137对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选取生长正常的54只大鼠为研究对象,A组18例大鼠正常饲养,不给予任何处理。B组为卒中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的方法将18例正常大鼠制作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18例正常大鼠在B组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给予慢性温和刺激制作成卒中抑郁模型,C组18只大鼠再分为a2、b2、c2三组,a2组6例大鼠不给予任何治疗,b2组6例大鼠给予脑室注射agomir—NC处理,c2组6例大鼠给予脑室注射agomir-137处理。比较分别选取A、B、a2三组6例大鼠处死后取脑,检查miR-137的表达差异,以及A、a2、b2、c2三组糖水消化和旷野试验。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a2组大鼠脑中miR-137的表达水平<B组<A组,糖水消化实验显示c2组大鼠糖水消耗百分比>b2组>a2组,旷野实验显示c2组大鼠垂直得分>b2组>a2组。结论miR-137参与卒中后抑郁病理生理过程中,增阿基内源性miR-137的含量能有效促进提高miR-137的表达具有降低卒中后抑郁的作用。

  • 标签: miR-137 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脑出血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的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存力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26例,随机分为手术组及对照组,手术组患者给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患者予以保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抢救,手术组患者痊愈率、有效率、病死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差异,获得痊愈效果后出院。(P<0.05,P<0.01)。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发生伤残、病死情况的可能性,利于改善患者以后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 脑出血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严重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紧急处理措施。方法对26例急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严重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在积极抗感染、纠正休克和电解质紊乱的同时,行急症引流手术。其中19例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后置双J管内引流,6例行经皮肾置管引流,1例在B超引导下行细针穿刺置管引流。结果26例患者术后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3例在术后24~48h内体温基本恢复正常,休克得到纠正。结论对急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严重脓毒血症的患者,在积极抗感染、纠正休克及电解质紊乱的同时,早期进行外科干预解除结石梗阻是治疗关键。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梗阻 尿源性脓毒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儿童遗传性耳聋基因GJB2、SLC26A4,GJB3、12srRNA基因直接测序异常结果。方法分析48例GJB2、SLC26A4,GJB3、12srRNA直接测序法的异常结果。结果GJB2基因发现4个突变位点,包括79G>A、341A>G、109G>A和235delC,12sRNA发现三个突变位点,即1382A>C、1438A>G、1555A>G,SLC26A4和GJB3基因均未见突变;突变频率最高的突变位点是GJB279G>A和12sRNA1438A>G,其次是GJB2341A>G。结论GJB2和12sRNA基因可能是黑龙江省最常见的致聋基因,两个基因的热点突变与国内其它地方报道的有差异。

  • 标签: 遗传性耳聋 测序 GJB2 SLC26A4 GJB3 12sr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