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构建及初步鉴定大肠癌噬菌体抗体Fab呈现库。方法分离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淋巴细胞总RNA,逆转录成cDNA。用相应引物进行PCR,扩增出轻链和重链Fd段基因。经酶切后分别和噬粒载体pComb3连接,再经电穿孔转化大肠杆菌XLl-Blue菌株,将轻链和重链Fd基因先后克隆入pComb3中。结果从分离出的淋巴细胞中提取到高质量RNA.RT-PCR分别扩增出约680bp大小的K、λ和Fd基因。PCR产物和载体经纯化、双酶切后进行连接转化,成功地构建了人源性Fab抗体基因库,库容量达2.1×10^7。轻链K、λ和重链Fd基因均插入pComb3的重组率为50%。结论构建了大肠癌患者自然致敏抗体Fab段噬菌体呈现库,为筛选大肠癌相关抗体打下基础。
简介:目的评价经门静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经门静脉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结果治疗后第3天,观察组有15例(83.3%)患者乏力、纳差症状改善,对照组有2例(10.0%)改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腹水消退10例(55.5%),腹胀减轻16例(88.9%),对照组分别为2例(10.0%)和6例(30.0%),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ALB水平分别为34.4±8.7g/L和26.3±7.5g/L;PTA分别为45.6±10.3%和37.4±9.3%,差异均显著(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经门静脉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简介:比较经肝动脉途径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或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的近期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5例,随机分为骨髓组33例和脐血组32例;骨髓组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脐血组经同样途径注入脐带血干细胞治疗;治疗后8周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和甲胎蛋白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天两组患者乏力、纳差症状均有改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8w,骨髓组和脐血组白蛋白水平分别由(31.0±4.6)g/L上升至(34.6±7.1)g/L和由(34.6±7.1)g/L上升至(37.8±8.3)g/L,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由(48.8±13.4)%上升至(55.5±11.2)%和由(47.5±12.5)上升至(58.9±14.0)%,但两组间改善程度的差异无显著性;在治疗8w末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甲胎蛋白在骨髓组分别为(45.6±12.3)IU/L、(28.1±13.5)μmol/L和(11.3±4.1)μg/L,在脐血组分别为(47.2±11.8)IU/L、(30.7±14.8)μmol/L和(9.8±3.5)μg/L,两组间与基础水平相比改善程度的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或脐带血干细胞经肝动脉途径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但两种细胞治疗的改善水平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