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结合控制降压(CH)对口腔颌面外科手衍病人血流动力学及组织器官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口腔颌面外科病人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为封照组,B组为单纯组AHH组,C组为AHH+CH组。三组都在全身麻醉下手术,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尿量;稀释前插管后(H0)、稀释后(H1)、稀释后1h(H2)、术毕(H3)、衍后24h(H4)5个时同点,分别采集动脉血和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乳酸、静脉血氧饱和度(STO2),动脉血氧含量(CaO2)、静脉血氧含量(CVO2)以及血Na^+K^+Ca^2+,计算氧摄取率(ERQ);术中记绿输血量,输液量、失血量和尿量。结果:与A组比较,B、C两组失血量减少(P〈0.05);B组、C组尿量增多(P〈0.01);与B组比较,C组失血量显著性减少(P〈0.05)。与稀释前比较,B组和C组AHH后CVP都升高,B组比C组更为显著(P〈0.01)。C组在CH后HR升高(P〈0.05)。三组同ERO2、K^+、Na^+、乳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施行AHH结合CH用于口腔颌面大手术病人,可保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出血量和输血量明显减少,氧代谢无明显影响。
简介:目的:观察硝普钠(SNP)或硝普钠复合美托洛尔(MET)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30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SNP组(A组)和SNP复合MET组(B组),每组15倒,均吸入1.0MAC异氟醚维持麻醉.麻醉后放置食道超声多普勒传感器.用HEMOSONECTM100监测血流动力参数,需行控制性降压时.A组用微量泵输注SNP,B组先静注NET0.04mg·K^-13—5分钟后再泵注SNP,初始量1.0—2μq·Kg^-1·min^-1.然后调节SNP泵入速度,将平均动脉压(MAP)降至并维持于7.33-8.0KPa(50-60mmHg)。分别于降压前、降压达目标时、维持降压5分钟,15分钟、30分钟、停降压5分钟、10分钟测定MAP、HR、CO、SV、LVET、血流峰速度(PV),血流加速度(ACC)和(外周血管阻力TSVR)等参数。结果:降压期间A组CO、PV、ACC均较降压前增加(P<0.05).TSVR降低,但HR明显增快,B组降压中HR稳定,SV、CO均增加,PV和ACC无显著变化,血压下降速度B组明显快于A组,达到降压目标时SNP用药量较A组减少50%,降压期间平均药物用量降低60.7%.结论:MET复合SNP控制性降压能够强化SNP的降压作用.减少SNP用量.维持降压中血流动力稳定.避免心动过速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麻醉在紧急医疗救援中重要性及具体做法。方法:回顾总结参加“5·02”纳尔吉斯强热带风暴跨国医疗救援中麻醉和复苏工作展开的经验和体会。包括出发前的医务人员思想、技术和生活物资方面的准备。麻醉及相关设备,器械.物品和药物的准备。以及灾区在进行医疗救援中麻醉与复苏工作舶展开与实践等。结果:携带与麻醉相关的药物和耗材明显不合理;灾区12天共完成手术58例.局麻41例,静脉麻醉9例.区域阻滞8例,术后急性镇痛42人次,术后留观和输液治疗80余人次;手术患者多为受灾期间受伤后感染性/化脓性伤口甚至骨髓炎.及某些缺医少药未能得到治疗的外科疾病。结论:强热带风暴2周后赴灾区参加医疗救援时.麻醉和复苏工作的重点应围绕受灾期遭受各种创伤后未能得及时医疗而遗留下来急需外科处理感染性疾病展开.麻醉相关设备,物品.耗材和药品等的准备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简介:病理性疼痛,包括由组织损伤诱导的炎症性疼痛和神经损伤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神经元可塑性改变的产物,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伤害性刺激的持续传入使骨髓内伤害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此中枢的敏化是由于细胞内酶级联反应导致主要的膜受体和通道的磷酸化,引起活性依赖性的可塑性改变所致;或以转录依赖性的方式使递质、离子通道表达数量或结构上发生长时间的改变所致。各种信号转导通路可进行翻译后加工的调节和某些关键基因产物的转录后调节来调控长时程的痛觉过敏,其中MAPK的激活是中枢敏化的关键。因此对伤害性神经无信号转导通路的特异性药物干预可能作为一种新的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手段。
简介:目的:按l:10等效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部手衍后病人施行切口镇痛,观察比较两者对呼吸与镇静的影响。方法:对30例择期腹部手衍后病人在麻醉恢复室中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n=15)与芬太尼组(F组,n=15),分别给以单剂量舒芬太尼10μg或芬太尼100μg静脉注射,观测用药前、用药后5min、10min、15min及20min各时点的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镇静评分。结果:S组VT在给药后5min比给药前显著性减少(P<0.01),在给药后15min、20min却比给药前增大(P<0.01);F组VT在给药后5min、10min较给药前显著性减少(P<0.01),但在给药后各时点S组的VT均比同时点的F组VT大(P<0.01)。给药后各个时点的RR在S和F组均比给药前减少(P<0.01),而S组RR在给药后5、10min明显低于F组的RR(P<0.01)。S和F组的PETCO2在给药后5、10、15min均比给药前增高(P<0.0l或P<0.05),而F组的PETCO2在给药后20min也高于给药前(P<0.01),但S组的P盯C02在给药后各时点均低于F组(P<0.01)。S组的镇静评分在给药后各时点均高于给药前(P<0.01),而F组在给药后10、15min高于给药前(P<0.01),但S组的镇静评分在给药后5、10min明显高于F组(P<0.01)。结论:按1:10等效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注射用于腹部手术后病人切口镇痛,舒芬太尼的镇静作用强于芬太尼,而呼吸抑制比芬太尼者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