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临时性支抗装置(TADs)的应用扩展了固定矫治器的牙齿移动范围。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就是临时性支抗的一种,已被成功用于矫治各种类型的牙齿移动,如前牙的整体回收,牙齿伸长.牙弓前突.甚至是压低上颌磨牙。尽管如此,由于解剖因素的限制.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对于压低下颌磨牙的作用仍存在一定困难。骨性支抗系统(SAS),作为另一种形式的临时性支抗.突破了解剖因素的限制使下颌磨牙压低成为可能。以下所呈现的这个病例展示了利用单侧骨性支抗系统压低两颗下颌磨牙.并伸长同侧一颗上颌磨牙.以建立稳定的殆平面。下颌磨牙的压低量通过曲面体层放射线片来评估,下颌左侧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以耠平面为参考分别被压低了1.6mm和2.5mm。
简介:目的:比较2种调拌方式(人工,机调)下,2种藻酸盐印模材(金玛克专用,普通藻酸钾)精度的变化。方法:按调拌方式和印模材种类分4组:A组为自动调拌机调拌金玛克印模材;B组为自动调拌机调拌藻酸钾印模材;C组为人工调拌金玛克印模材:D组为人工调拌藻酸钾印模材。采用特制的金属模具取模后灌注石膏模型,再测量模型尺寸变化差值,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机调的2种印模材精度均好于人工调拌组;而金玛克专用印模材在机调组中的精度好于普通藻酸钾印模材;人工调拌下金玛克印模材与普通藻酸钾印模材的精度差值差别并不显著。结论:使用自动调拌机调拌的印模材精度优于人工调拌,而以专用的印模材精度最高。
简介:目的探讨AnkYlos与xive种植体在引导骨再生(GBR)技术修复前牙美学区中美学效果的差异。方法采用GBR技术.随机选取应用Ankylos或Xive种植体行前牙美学区单牙修复的患者各30例,相应为Ankylos组与xive组,均于二期术后6、12、24个月复查,以红色白色美学标准(PES/WES)评分对二期术后6、12、24个月进行美学效果评价,并记录两组二期术后24个月的种植成功率。结果(1)种植成功率:xive组和Ankylos组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O,P〉0.05)。(2)美学效果:PES评分在二期术后6个月在Xive组显著高于Ankyl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P〈0.05),二期术后12个月P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P〉0.05),二期术后24个月Ankylos组PES评分显著高于Xjv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P〈0.05);WES评分在二期术后6个月与12个月在Xive组与Ankylo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0.15,P均〉0.05),24个月Ankylos组WES评分显著高于Xiv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5)。结论前牙区引导骨再生同期植入Ankylos与xive种植体均可获得高成功率与满意的美学修复效果。鉴于本研究未对骨量不足及GBR难度进行分类.难以均衡这一因素影响.GBR同期行Ankylos与xive种植体植入的美学效果差异评估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简介:目的比较自攻微螺钉自攻植入和助攻植入的成功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两种植入术式适应征.方法选择117例需要双侧植人种植支抗的正畸患者,采用自身左右对照,共植入272颗自攻微螺钉,自攻术式和助攻术式各植入136颗,通过X~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检验评价两种术式成功率的差异,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使用不同术式、性别、年龄、垂直骨型、植入部位(上颌或下颌)等因素及其组合对微螺钉成功率的影响.结果272颗微螺钉总成功率为86%.自攻术式植入成功率为85.3%,助攻术式成功率为86.8%.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二者之间影响成功率的因素存在差异:影响助攻植入成功率的因素为垂直骨型和植入部位的组合,高角患者上颌部位成功率低;影响自攻植入成功率的因素为植入部位、年龄和垂直骨型的交互作用,非高角骨型的成人患者和下颌部位自攻植入成功率低.结论对于自攻微螺钉,多数情况下可以常规使用自攻植入,尤其在高角患者上颌部位相对于助攻植入有明显优势;但成人非高角患者以及下颌部位使用助攻植入则有助于提高成功率.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冷热循环次数对两种复合树脂黏结后抗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因牙周疾病拔除的恒磨牙60颗,根据单纯随机原则分为两组。Solitaire2组(30颗牙)以Solitaire2复合树脂黏结;FiltekP60组(30颗牙)以FiltekP60复合树脂黏结。每颗牙利用颊、舌、近中、远中4个面,在相应牙面的冠中1/3平整处,制作直径2mm,高3mm的圆柱体,每组有40个面的试件,共240个试件。两组牙齿再均分为3组,分别经0次、100次和500次冷热循环(5℃和55℃)后,测定各组样本的抗剪切力,计算抗剪切强度。并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受检试件断面的断裂类型。结果两种品牌的复合树脂冷热循环0次和100次的抗剪切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热循环500次时,FiltekP60树脂黏结的抗剪切强度大于Solitaire2树脂(P〈0.05)。各组的树脂黏结断裂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热循环处理使复合树脂材抖的抗剪切强度降低。冷热循环500次时,Solitaire2复合树脂黏结抗剪切强度比FihekP60复合树脂下降明显.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全瓷系统与金-铂合金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orcelain-fused-to-metalCrown,PFM)的边缘适合性,为临床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30个右下第一磨牙的标准预备体石膏模型随机分为3组(n=10),分别制作IPSe.max,VITAIn-CeramZirconia和金-铂合金PFM全冠修复体,树脂粘接剂粘固后,200倍光学显微镜下测量冠边缘间隙大小。结果:三组材料制作的修复体边缘间隙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88.6,P〈0.05),边缘间隙由小到大依次为IPSe.max,金-铂合金PFM,VITAIn-CeramZirconia。并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Se.max全瓷修复体用树脂水门汀粘接后,边缘适合性良好,优于传统的PFM修复。全瓷修复体的边缘适合性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简介:目的比较初学者应用两种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和Hero642预备树脂弯曲根管的效果。方法选取仿制单弯树脂根管32个,15名初学者分别用两种机用镍钛系统Protaper和Hero642进行根管预备,2个仿制单弯树脂根管为阴性对照。分别从推出根尖碎屑量、根尖偏移量及根管弯曲度变化等方面评价两种器械系统的根管预备效果。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rotaper组预备前后根管弯曲度平均减小6.77°,Hero642组减小5.48°,Protaper组减小根管弯曲度较Hero642组明显。Protaper组成形后的根管宽度均值均大于Hero642组,且根管口、根中1/3成形后的根管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根管预备过程中Protaper器械折断3支,Hero642器械折断1支。结论对于初次使用机用镍钛器械的操作者,尽管Protaper具有良好根管成形的优点,但Hero642系统操作技术简单容易掌握、高效、安全,更适合初学者在临床上使用。
简介:目的:评价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老年患者短冠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9例老年患者40颗伴牙体缺损的短冠磨牙,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分别制作氧化锆髓腔固位冠(A组)和钴铬合金髓腔固位冠(B组),在修复完成后1周、1年、2年、3年及5年随访,参考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估,采用SPSS16.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在修复1年及2年后,1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1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及轻微牙周反应;修复3年后,1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2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及轻微牙周反应;修复5年后,2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3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1例患牙出现邻接过松(需要重新制作修复体);在所观察期限内,均未出现冠折裂、脱落及牙折现象。B组在修复1年及2年后,1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2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及轻微牙周反应;修复3年后,2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2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及轻微牙周反应;修复5年后,3例患牙出现边缘密合性欠佳,2例患牙出现邻接略松,1例患牙出现邻接过松(需要重新制作修复体);1例患牙出现牙折。A组与B组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老年患者根管治疗后短冠磨牙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良好的方法。
简介:目的:比较高速涡轮机法与传统锤凿法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双侧基本对称的中、低位下颌近中斜位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分别采用高速涡轮机法和传统锤凿法对同一患者两侧阻生牙分期进行拔除,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并嘱患者术后第2天、第5天复诊,检查并统计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干槽症、拔牙后出血和下唇麻木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速涡轮机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40±3.85)min,显著低于传统锤凿组的(17.27±4.47)min(P<0.05);在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发生率等方面,高速涡轮机组亦显著优于传统锤凿组(P<0.05);在干槽症、术后出血和下唇麻木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拔除下颌中、低位近中斜位阻生第三磨牙时,高速涡轮机法较传统锤凿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简介:目的:评价手动填压法和手动结合机械(自动)填压法对可压树脂修复体龈缘封闭性的影响。方法与材料:测试两种可压树脂:PyramidDentin(BiscoDental)和Filtekp-60(3MEspe)。研究选取37颗拔除的人无龋磨牙和前磨牙,每颗牙上分别制备2个标准II类洞.用分层技术充填修复:近中II类洞修复采用手用器械填压.远中II类洞修复采用手用与自动联合填压技术(KaVo)。充填后的牙齿接受温度循环和载荷循环测试。将牙齿浸泡于05%的碱性品红中,37。C放置96h后.将样本沿近远中向剖为3部分,检查龈壁的染料渗透情况。结果:FiItekP。60和Pyramid自动填压组较手动填压组有更好的封闭性。染料渗透评分范围为0~3,两种树脂自动填压修复体的平均染料渗透评分分别为0和1.手动填压平均染料渗透评分分别为2(P=0043)和3(P=0.079)。手动填压时.Filtekp-60比PyramidDentin有更好的边缘封闭性(P=0.037)。自动填压时.两种材料的染料渗透无显著差异(P=0.066)。结论:本体外研究显示:手动和自动填压技术联合应用可减少可压复合树脂修复体龈缘的微渗漏。
简介:目的:探讨珊瑚人工骨(naturalcoral,NC)作为骨组织工程学载体吸附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的可行性,并比较两种可降解性屏障膜PLGA-NC复合膜和PLGA膜的生物相容性及用于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狗的BMSCs,检测其成骨活性;将NC和可降解性屏障膜材料分别吸附原代培养的BMSCs,观察复合物的形态,进行细胞蛋白含量测定.结果:BMSCs在NC的孔隙中生长良好,并有细胞基质的分泌;两种屏障膜与细胞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PLGA-NC复合膜较PLGA膜有更多的微孔和更好的成形性.结论:NC可作为牙周骨组织工程学中的细胞载体;PLGA-NC复合膜比单纯的PLGA膜更适合作为牙周引导组织再生的屏障膜材料.
简介:目的:观察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对老年无牙颌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OHRQoL)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全口义齿修复的型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拟行全口义齿修复并伴有牙槽嵴严重吸收的老年无牙颌患者20名,其中男11名,女9名,年龄为(71.1±2.9)岁,通过随机交叉对照实验,在依次戴用长正中(牙合)型与传统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8周后,采用无牙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ralHealthImpactProfile20-EDENT,OHIP-EDENT)对全部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价修复后患者满意度。选用Wilcoxon秩和检验来分析比较戴用两种不同(牙合)型全口义齿后的各量表指标差异。结果:在OHIP-EDENT量表20项指标之中,"义齿适合性不佳"(Z=-2.449,P=0.014〈0.05)、"粘膜破溃"(Z=-3.000,P=0.003〈0.05)以及"中断进食"(Z=-2.236,P=0.025〈0.05)等三方面,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显著优于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为改良(牙合)型,长正中(牙合)型有利于减少义齿基托下粘膜疼痛的发生,有助于患者咀嚼效能的发挥,进而降低了佩戴全口义齿对患者进食的影响,更易为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所适应,明显改善了老年无牙颌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简介:目的:探究两种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在厌氧条件下培养ⅠfimA、Ⅳ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并与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在共培养2、8、24和48h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状况。结果:Ⅰ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后8h,促增殖作用明显,但是24和48h平滑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Ⅳ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没有明显促细胞增殖或细胞毒性作用。结论:ⅠfimA型和Ⅳ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存在差异,Ⅰ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菌有明显的促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作用。
简介:目的:对单个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发生碟形和楔形垂直吸收并处于稳定期时的骨内应力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应用MSC-NASTRAN软件建立种植体周围不同形状、不同深度骨缺损的垂直骨吸收稳定期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垂直及斜向载荷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单个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发生少量垂直吸收后并处于稳定期时,随着骨缺损深度的增加,垂直载荷下骨内最大Von-Mises应力值有很小幅度的波动;斜向载荷下骨内最大Von-Mises应力值会增大,但幅度不大.同等骨缺损深度的碟形和楔形吸收的骨内应力情况相差较小.结论:在骨皮质保持完整及种植体不松动的情况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发生少量的垂直吸收时,骨内应力情况随缺损深度增加变化不大;而且相同条件下两种形状垂直骨吸收的骨内应力情况较相近.
简介:目的比较使用不锈钢种植钉支抗内收上颌前牙时,两种不同植入部位种植钉的稳定性.方法选取因上颌前突而行拔牙矫治的患者7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44例,均使用不锈钢种植钉支抗技术内收上颌前牙.对其中14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于上颌5、6间颊侧植入种植钉,对另14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于6、7间颊侧植入种植钉.比较两种不同植入部位种植钉的松动率.结果两种不同植入部位种植钉松动率的比较,位于上颌5、6间颊侧植入组,松动率为23.38%,位于6、7间颊侧植入组,松动率为6.74%,前者松动率高于后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使用不锈钢种植钉支抗内收上颌前牙时,植入于上颌6、7间颊侧,种植钉稳定性优于植入于上颌5、6间颊侧。
简介:目的:上颌第一磨牙最常见的根管解剖形态是四根管。然而.其他的根管数目也有报道。本文旨在报道两例存在5个根管的上颌第一磨牙的牙髓再治疗病例。材料和方法:明确诊断后制定并实施根管再治疗计划。运用牙科手术显微镜能更好地了解髓腔的解剖形态,特别是沿着发育线和沟寻找可能遗漏的根管。结果:本文报道的两个病例都曾经历失败的根管治疗。这两颗牙齿都存在5个根管的解剖结构.先前治疗时均未发现MB2和DB2.近中根和远中根都表现为VertucciII型根管结构。影像学复查提示患牙根尖周病变愈合。结论:虽然MB2和DB2同时出现的情况并不常见.但这种可能性仍然存在。无法明确牙齿正确的解剖结构并定位根管可导致根管治疗的失败。本文病例中遗漏根管的发现是根管再治疗成功的原因之一。
简介:目的评估两种面部软组织三维图像重叠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选择适宜方法分析正畸治疗前后面部软组织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半表面配准法和定点十区域组合重叠法对10名研究对象即刻与3分钟后和即刻与3天后(T0-T1/T0-T2期)扫描图像进行重叠,比较其配准误差.两种重叠方法均由两名操作者重复进行两次.结果利用上述两种配准方法分别对不同时间点的图像重叠,所得配准误差分别为(0.448±0.074)mm、(0.516±0.094)mm,具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操作者重复进行两次,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但半表面配准法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