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及中药治疗膝关节创伤滑膜炎的疗效。方法75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8例采用艾灸及中约局部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多功能远红外线技术局部治疗。观察2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23例(60.5%),好转14例(36.8%),总有效率97.4%(37/38)。对照组37例中,治愈6例(16.2%),好转23例(62.2%),总有效率78.4%(29/37)。观察组治愈率60.5%,对照组治愈率16.2%。2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及中药局部治疗膝关市创伤滑膜炎疗效明显。

  • 标签: 膝关节 滑膜炎 艾灸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方案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创伤休克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我院收治的45例创伤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照组患者给予平衡盐溶液。对比两组患者液体输入量,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30min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液体输入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30min心率、脉压差及尿量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3例,病死率为6.4%;对照组患者死亡8例,病死率17.8%。两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进行液体复苏,可减少液体输入量,有效改善休克症状,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液体复苏 创伤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研究在创伤骨折护理中应用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创伤骨折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23年2月-2024年1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基础日常生活能力(BADL)、工具日常生活能力(I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创伤骨折护理中应用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疼痛护理 创伤性骨折 日常生活能力
  • 作者: 郝亚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08-18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8期
  • 机构:    摘  要:目的  探究创伤性颈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创伤性颈椎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选择77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对所有患者的年龄信息等数据进行统计后,采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探究手术治疗的总体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症均得到改善,多数患者恢复较好,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骨不连和感染状况,其总体发生率为3(3.90%),其骨折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创伤性颈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来对患者的手术方案进行分析,能够获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并且还应注意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状况,以获得患者最优的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简介: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股骨头坏死可分为创伤和非创伤两大类,前者主要由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髋部外伤引起,后者在我国的主要原因为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及酗酒。现就非创伤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治疗效果综述如下。

  • 标签: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手术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成人 难治性疾病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出并合并颅内感染的护理策略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取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18例创伤颅底骨折导致脑脊液漏出并合并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制定护理策略和探讨护理效果。结果共受案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46岁。经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护理后,18例脑脊液漏的现象全部治愈;15例颅内感染治愈,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后随访患者于出院后第3天死亡,2例因高龄并发肺部感染、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 标签: 颅内感染 脑脊液漏 创伤 颅底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乳牙龋齿患儿采取非创伤修复治疗的积极影响。方法: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作为时间区间,取该区间内就诊的乳牙龋齿儿童为试验对象,共100例。双盲法设置组别,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逐一采用非创伤修复技术(ART)、常规修复技术。评价两种治疗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优良率占比中,研究组占比率更高(P<0.05)。治疗后6-12个月,研究组完整保留率、部分保留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牙龋齿患儿采用非创伤修复技术应用效果理想,填充物使用时间久,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非创伤性修复技术 乳牙龋齿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创伤气管、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及治疗,总结早期急诊及晚期诊断(1周后)依据,探讨误诊原因,分析治疗效果.方法本组11例,伤后距手术时间72小时8例,6周至3个月3例.气管、支气管断端吻合8例,修补成形3例.结果治愈10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应用生物蛋白胶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肺功能恢复.

  • 标签: 气管支气管断裂 创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非创伤胸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见于多种疾病。针对非创伤胸痛要分析其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以及护理措施。引起急性非创伤胸痛的常见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尽早确认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急性非创伤胸痛发病危机,对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有效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如何通过有效的抢救手段来挽救患者生命,如何提高诊断的准确,提高抢救效果成为医院急诊科重点关注的内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让患者尽早开始接受治疗,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更高。在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患者抢救效果明显提升,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诊护理 非创伤性胸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创伤颅内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收治创伤颅内出血患者66例,时间范围2020年6月-2022年8月。视护理方案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分别予预见性护理、基础护理,比对护理成果。结果: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护理满意度为96.97%,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创伤性颅内出血 预见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创伤颅内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收治创伤颅内出血患者66例,时间范围2020年6月-2022年8月。视护理方案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分别予预见性护理、基础护理,比对护理成果。结果: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护理满意度为96.97%,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创伤性颅内出血 预见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非创伤胸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对这60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在对比前展开分组,分组方式为奇偶数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前者使用常规急诊护理,后者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通过对两组患者抢救基本情况对比来了解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起到的效果。结果: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患者诊治速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下对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进行抢救能够提升抢救效率以及成功率,也能降低多种不良问题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 抢救效果 影响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和评价骨创伤治疗仪对创伤骨折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了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了创伤骨折治疗的54例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使用了双盲法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了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27)。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骨创伤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消失的时间以及骨痂形成的时间。结果对照组中患者疼痛症状消失的时间以及骨痂形成的时间均明显要长于观察组,P<0.05代表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创伤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取骨创伤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疼痛时间以及骨痂形成时间,提升患者的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强化疼痛护理对四肢创伤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收治的 40例四肢创伤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强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低于干预前 (P<0.05),观察组干预后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强化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对改善医患关系起到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四肢创伤性骨损伤 强化疼痛护理 疼痛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严重创伤失血患者,观察冷沉淀输注时间对患者输血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严重创伤失血患者62例。根据对患者输注冷沉淀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A1组(44例)以及A2组(18例)。针对A1组患者,其输注第1袋红细胞悬液时间同患者第1单位冷沉淀输注时间间隔在3h之内。针对A2组患者,上述二者的时间超过3h。观察患者的疾病情况表现稳定后,对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以及患者的血浆总量进行准确计算,最终对比两组严重创伤失血患者在输血量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在A1组的44例患者中,患者平均红细胞悬液用量为8.5U,患者平均血浆用量为8.3U;在A2组的18例患者中,患者平均红细胞悬液用量为12U,患者平均血浆用量为14.4U。A1组与A2组严重创伤失血患者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过本次研究发现,患者输注第1袋红细胞悬液时间同患者第1单位冷沉淀输注时间间隔在3h之内,患者临床用血量较少,从而证明早期对患者实施冷沉淀输注,能够将严重创伤失血患者的临床输血量有效减少。

  • 标签: 冷沉淀输注时间 严重创伤性失血 输血量
  • 简介:目的研究64排CT定时复查在创伤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437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纳入对象,将其分为计划组和非计划组,计划组220例,非计划组217例,两组均给予64排定时复查,计划组在首次检查后24h、3d、5d和7d进行复查。而非计划组则在出院前1d进行复查。比较两组首次检查结果及住院天数、出院GCS评分、神经外科干预情况。结果计划组和非计划组首次检查结果、住院天数,出院GCS评分及神经外科干预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创伤颅脑损伤患者首次检查后,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可无需行64排CT复查。关键词64排CT;定时复查;颅脑损伤创伤颅脑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据数据表明,轻型颅脑损伤在颅脑损伤中占比较高,且会随病情加重逐渐成为颅脑损伤,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导致颅脑损伤最为重要的因素是脑挫裂伤,对患者行CT复查可有助于进展性损伤的发现,并采取早期诊治,促进预后1。本次对创伤颅脑损伤患者给予64排CT定时复查的临床价值予以研究,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437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纳入对象,将其分为计划组和非计划组,计划组220例,非计划组217例。计划组男性120例,女性100例,年龄区间为20~65岁,平均年龄则为(46.42±5.78)岁;非计划组男性110例,女性107例,年龄区间为21~64岁,平均年龄则为(46.58±5.69)岁。对比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1.2方法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机(型号Brilliance)对全部患者进行复查,计划组复查时间为首次检查后24h、3d、5d和7d,非计划组复查时间为出院前1d,若检测中出现阳性,以CT影响特点为主进行计分。而刚入院时为阴性,应在1天内再次检查,若检查后再次为阴性,需在2~3天内检查。针对于颅内压损伤比较严重且极速升高者行降压药物治疗,而对于感染且外伤者,行抗生素药物治疗。1.3观察指标对两组年龄、GCS评分、性别、首次检查时间及结果予以收集,并对其住院天数、神经外科干预例数、出院GCS评分及首次检查次数进行统计。神经外科干预主要包括脑室外引流、去颅骨骨瓣减压、开颅血肿清除。而在治疗中,若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恶化,需由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及以上予以病情评估,同时应由两名及以上职称医生判断是否需要神经外科干预治疗。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行t检验,计数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首次检查结果经检查后,计划组220例患者中56例(25.45%)硬膜下血肿,74例(33.64%)蛛网膜下腔出血,48例(21.82%)硬膜外血肿及53例(24.09%)颅骨骨折合并颅内出血;非计划组217例患者中48例(22.12%)硬膜下血肿,69例(31.80%)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19.35%)硬膜外血肿及50例(23.04%)颅骨骨折合并颅内出血,两组比较结果依次为(x2=0.306,P=0.580)、(x2=0.077,P=0.782)、(x2=0.187,P=0.666)、(x2=0.031,P=0.861)。2.2两组治疗期间情况对比计划组220例患者,住院天数为(9.31±1.18)d,神经外科干预患者31例(14.09%),出院GCS评分为(13.5±1.5)分;非计划组217例患者,住院天数为(9.46±1.15)d,神经外科干预患者27例(12.44%),出院GCS评分为(13.4±1.6)分,两组比较结果依次为(t=1.346,P=0.179)、(x2=0.118,P=0.731)、(t=0.674,P=0.501)。3讨论颅脑损伤是一种外伤,据颅脑解剖部位可分为脑损伤、颅骨损伤和头皮损伤,而头皮损伤则包括头皮撕裂脱伤、头皮血肿;颅骨损伤包括凹陷性骨折和颅底骨折,脑损伤则包括脑干损伤、脑挫裂伤等。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患者若不及时治疗,易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着CT技术的应用与发展,CT已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复查,并取得一定效果。尤其是针对于轻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计划64排CT复查可提前发现颅脑损伤,有利于提高抢救率。对脑损伤患者行计划和非计划复查,其主要目的是针对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恶化等情况可有效发现颅脑损伤,以提前行相应神经外科干预治疗,从而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以有效提高抢救率。据数据表明,多次64排CT检查因需长期搬运患者会对其带来不安全因素,同时不必要的复查,既影响工作效率,又浪费卫生资源,而且长期CT复查易导致放射损伤2。本次结果显示,给予颅脑损伤患者计划和非计划64排CT复查,首次检查结果、住院天数,出院GCS评分及神经外科干预情况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对创伤颅脑损伤患者首次检查后,若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可无需行64排CT复查。参考文献1胡强.64排螺旋CT在创伤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医疗装备,2016,29(13)14-15.2金鹏,侯小山,蒋文庆,等.颅脑损伤术后复查CT对改善预后价值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2)3193-3195.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强化疼痛护理对四肢创伤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84 例 四肢创伤骨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 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 对照组和干预 组,每组各有 42 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 采用常规术后 护理措施 ,干预 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 强化疼痛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干预组患者干预后 SAS 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5.2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强化疼痛护理可以明显减轻 四肢创伤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 疼痛程度 ,提高患者的 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 标签: 强化疼痛护理 四肢创伤性骨损伤 急诊手术 疼痛 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创伤颅脑损伤预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重型创伤颅脑损伤患者,例数6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后分析治疗效果以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60例重型创伤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1.67%,其中发生1例,所占比1.67%、未发生59例,所占比98.33%。60例重型创伤颅脑损伤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其中显效患者47例,所占比78.33%;有效患者12例,所占比20.00%;无效患者1例,所占比1.67%)。结论通过对重型创伤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后,取得显著的效果,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 预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时以64排CT对创伤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复查的价值。方法:试验对象选取2020.07-2021.07期间,在本院就医的创伤颅脑损伤患者52例,均提供64排CT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低于中型及重型患者,P<0.05。结论:通过以64排CT复查,可良好评估患者预后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适宜临床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64排 CT检查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