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00年7月至2001年10月,从台湾北部、中部和南部的6所医院共收集到595株MRSA的临床分离株,这些株是从血(279株)、脓(173株)、痰(94株)、体液(21株)、导管尖(20株)和尿(8株)中分离到的。用smal消化的脉冲凝胶电泳(PFGE)印记这些菌株。鉴定到含97种亚型的31种基因型,在7种基因型中可以检测到亚型。尽管各医院有6-15种基因型,但是有433株(73%)显示属于一种主要的基因型(A型含29种亚型)。这种基因型不仅是所有6所医院的优势型,而且也是各医院的优势菌,占各医院所有分离株的46—89%。基因型C(16个亚型)是第二个占优势的基因型,占所有分离株的9%,分布于5所医院。基因型D(11个亚型)、E(5个亚型)和B(6个亚型)分别分布于5、4和3所医院。其余26型(30型-亚型)是较次要的。他们认为,绝大多数MRSA的临床分离株具有一种共同的PFGE模式,表明一种流行性MRSA菌遍及台湾主要医院。
简介:患者,男,9岁.因“腮腺肿大12天,左耳听力丧失4天”入院。患者12天前咽痛、发热、体温达39.8℃、左腮腺肿大,村医生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给予青霉素240万单位。每日二次,双黄连40ml,每日一次,静滴治疗,7天后体温降至正常,腮腺肿大逐渐减轻。但患者于第8天突然出现头晕、恶心、无呕吐.同时感左耳闷胀、耳鸣、听力下降。村医生给予乙酰谷酰胺0.1g每日一次,地塞米松3mg,每日一次静滴;维生素B1100mg,每日一次,维生素B120.1mg,每日一次肌肉注射治疗。经过4天治疗,虽然头晕、恶心、耳鸣症状消失,但左耳听力无改善,故来我院诊治。
简介: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发病率。方法对2007年来本院健康体检的年龄≥30岁人群调查,采集空腹血化验各项指标: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血压、量身高、称体重。结果共调查1313人,其中男性775人,女性538人。代谢综合征患者(MS)患病率分别是16.15%、19.1%、11.9%。30~60岁男性、女性人群MS的患病率分别为15.1%、4.2%;〉60岁男性、女性MS的患病率分别是27.03%、27.07%;在体重指数〈24,男性、女性人群不同年龄组患病率分别是4.63%、2.58%、21.35%、16.6%;在体重指数2428,男性、女性人群中不同年龄组MS的患病率分别是48.3%(女30~60岁无肥胖者)、40.4%、52.38%。结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总的是男性大于女性,特别是中青年组。但在老年肥胖组却是女性组大于男性组。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凉山州近10年来性病传播疾病(STD)的流行趋势。方法:以凉山州STD疫情资料为依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过去十年间,凉山州STD流行年发病率为24.47/10万,在四川处于中等流行。男性患病较女性高,占65%以上。淋病处于病种首位,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尖税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等呈上升趋势。HIV/AIDS持续上升,78.2%患者为20-39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15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患者在10年有所上升。非婚性传播占总患者70%以上。结论:加强性病知识及性教育,提倡安全性行为,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使STD在凉山得到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科2013-2015年收治的15例登革热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治,为登革热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5例我科收治登革热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治疗效果及预后等方面。结果所有患者均为输入性病例,临床表现典型,有发热、皮疹、关节痛、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均予抗病毒、护肝、升白细胞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有流行病学史,有发热、皮疹、血白细胞下降等患者均应排查登革热,一般轻型患者经对症处理,预后良好。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腹腔感染流行病学特点,为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5例腹腔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于确诊后12h内,采集其腹腔引流液中段标本,进行菌种培养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致病菌对主要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165例腹腔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45株。革兰阳性菌77株(31.4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革兰阴性菌168株(68.57%),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敏感(≥90%),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敏感(≥9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敏感(≥90%),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敏感(≥9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西丁敏感(≥90%)。结论:通过对腹腔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类型及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可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感冒疫苗的预防效果分析及研究。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的500例健康人作为观察组,将同时500例未进行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随访1年,比较流行性感冒发生率,分析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流行性感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中,全身不良反应9例(发热6例、头痛3例),局部不良反应6例(疼痛3例、瘙痒3例),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均未经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结论:流行性感冒疫苗的预防效果良好,能明显降低流行性感冒发生率,且安全性佳,具有较高的预防接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