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肤疾康霜治疗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湿疹、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类皮肤病患者3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肤疾康霜治疗,对照组接受派瑞松(1%硝酸益康唑+0.1%曲安奈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变化、痊愈率、痊愈时间、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肤疾康霜治疗皮肤病的疗效较好,湿疹、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治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对儿童、妇女或特殊部位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是为了探讨中医治疗方案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抽签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期间到我院进行医治的72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分成两组,同时以研究组(36例,接受中医治疗方案)、常规组(36例,接受常规治疗)作为两个小组的名称,详细记录以下各组指标的数据并予以分析,分别为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等。结果:比较择取的7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36例研究组较高(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较低(P<0.05)。结论: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施以中医治疗方案,可对提升其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促进作用,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合理提供复方氟米松软膏予以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间陆续接收的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94例,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7例。治疗期间参照组应用醋酸曲安奈德乳膏,而试验组则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比分析其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其总有效率指标与参照组相比则显著偏高(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其相关不良反应的总出现率与参照组相比则显著性偏少(P<0.05)结论:临床上为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合理选用复方氟米松软膏予以治疗既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又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推荐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真菌性皮肤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共60例,选择电脑随机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伊曲康唑治疗、观察组采取特比萘芬治疗,并将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观察组手足癣治愈时间(28.25±1.25)d、体癣和股癣治愈时间(14.02±1.52)d、甲癣治愈时间(56.25±1.52)d、孢子丝菌病治愈时间(84.25±1.25)d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真菌性皮肤病患者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对比中,前者更具有优势,且能够提高真菌清除率,值得研究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皮肤保健操结合耳穴压豆防治瘙痒性皮肤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皮肤科诊断并治疗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运用于过敏性皮肤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观察对象(过敏性皮肤病患者)60例,设定2021年1月-2022年1月为研究期,将入组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并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西咪替丁+依巴斯汀联合治疗(观察组,n=30),单独依巴斯汀治疗(对照组,n=30),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24/30),(p<0.05);观察组中治疗期间胃部不适、口干、轻度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3/30)与对照组6.67%(2/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运用于过敏性皮肤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可参考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运用于过敏性皮肤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观察对象(过敏性皮肤病患者)60例,设定2021年1月-2022年1月为研究期,将入组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并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西咪替丁+依巴斯汀联合治疗(观察组,n=30),单独依巴斯汀治疗(对照组,n=30),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24/30),(p<0.05);观察组中治疗期间胃部不适、口干、轻度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3/30)与对照组6.67%(2/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运用于过敏性皮肤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可参考应用。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与炎症性皮肤病伴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皮肤科收治的炎症性皮肤病患者82例资料,将其分为感染组40例和非感染组40例;分析和比较其发生细菌感染与血清PCT、hs-CR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PCT、hs-CRP水平测得值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治疗后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hs-CR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PCT、hs-CRP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CT水平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血清hsCRPR水平测得值低于治疗前(P〈0.05),发生细菌感染与血清PCT、hs-CRP水平的变化具有相关性。结论:炎症性皮肤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变化对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在皮肤病早期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在过敏性皮肤病中探讨盐酸氯环利嗪乳膏治疗后对预后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中收治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50例纳入2021年8月开展的治疗研究中,研究闭环时间为2022年8月。在对所选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以盐酸氯环利嗪乳膏为主,按照实验开展的要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采用哈西奈德乳膏和盐酸氯环利嗪乳膏两种治疗手段,分别作用于参照组和研究组。结果:通过统计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情况及痊愈情况对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痊愈情况优于参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研究组仅有1例(4.0%)比参照组4例(16.0%)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中采用盐酸氯环利嗪乳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复发率得到良好的控制,值得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