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对于失眠的辩证取穴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失眠病例90例,平均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毫针疗法,艾灸疗法以及耳穴疗法,最后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治疗体验。结果:三组针灸治疗失眠均有一定疗效,其中以毫针疗法的有效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实践中,针灸对于失眠的治疗有重要疗效,可以广泛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的机制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就诊的20例BPPV患者,其中后半规管性BPPV(posteriorcanalBPPV,PC—BPPV)15例,水平半规管性BPPV(horizontalcanalBPPV,HC—BPPV)5例。分别采用Epley颗粒复位法和Barbecue翻滚法治疗。结果20例患者痊愈15例(75%),其中12例(60%)在首次治疗后即无复发;好转3例(15%);无效2例(10%)。总有效率90%。结论手法复位对于BPPV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作为门诊的首选疗法。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进行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1年11月妇产科入院治疗中50例被诊断为宫外孕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腹部和阴道两种不同方式的超声检查诊断,最终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对采用两种方式得到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腹部超声检查阳性率(96%)与经阴道超声确诊率(100%)两者结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诊断,操作简便,结果的准确率较高,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以及医院的条件选择腹部超声检查方式进行检查,使患者尽早知道胎儿发育状况,以便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方法:选取202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中6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常规诊断后实施腹部超声检查,分析腹部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影像学特点。结果:通过腹部超声诊断结果分析:68例患者中有18例胆结石、21例急性胆囊炎、11例病毒性肝炎、7例肝硬化、5例脂肪肝、6例肝肿瘤。腹部超声诊断对胆结石、急性胆囊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肿瘤等疾病的确诊率分别为94.12%、88.89%、70%、75%、62.5%、71.43%。结论:肝胆疾病确诊采取腹部超声检查,具有极高的诊断率,因此能够为临床肝胆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方法:选取202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中6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常规诊断后实施腹部超声检查,分析腹部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影像学特点。结果:通过腹部超声诊断结果分析:68例患者中有18例胆结石、21例急性胆囊炎、11例病毒性肝炎、7例肝硬化、5例脂肪肝、6例肝肿瘤。腹部超声诊断对胆结石、急性胆囊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肿瘤等疾病的确诊率分别为94.12%、88.89%、70%、75%、62.5%、71.43%。结论:肝胆疾病确诊采取腹部超声检查,具有极高的诊断率,因此能够为临床肝胆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伤科手法治疗在伤科临床上应用范围非常广,故《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①手法的渊源与发展远在我国隋代已很盛行,出现了治疗“折跌”的专职医生。唐代名医孙思邈曾用手法治疗下颌关节脱位。唐·会昌年间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一部伤科专书,记述了骨折与关节脱位的许多整复手法。自唐以后,手法治疗损伤已有很大进展,内容也较丰富。其中《医宗金鉴》系统地总结了清代各家的正骨经验,对正骨八法的适应证与作用,作了更详细的论述,在伤科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②手法的应用从治骨手法和治筋手法两方面来阐述。治骨手法中接法是目的、标准,是总的要求,是使已断之骨合拢一处,复归于旧。提法是拔伸即牵引法,是治疗伤症筋骨损伤,关节脱位必施之法。端法是多个手法的综合运用。实践证明,若能恰当运用三法,能使骨折整复获得满意的复位。治筋手法中推、拿、按、摩四法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重要手法,是伤症后期疗法的重要治疗手段。③手法应用原则a施法者要具备良好的手法技能。b要熟悉人体经筋骨骼系统解剖。c审慎验证,局部与整体兼顾。d辨证施法,严格选择手法适应证。e手法操作应法力得当,禁忌粗暴。④本文略述了伤科手法治疗的渊源、发展和手法应用原则,扼要论述了治骨手法和治筋手法的临床意义,从而阐明了伤科手法治疗的应用价值。
简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周围性眩晕,又称耳石症,发病率为每年107/10万,占所有眩晕的20%,容易误诊为其它类型的眩晕,治疗主要采用手法复位(管石复位),我科自2004年8月引进此项技术后,到目前已筛选并治疗此类患者48例,均取得痊愈,现报道如下。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9例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和治疗情况。其中63例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2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25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总结治疗结果。结果109例经临床症状、超声、X平片检查均确诊。保守治疗、腹腔镜治疗和开腹治疗的治愈率分别为93.7%、95.2%、96.0%。腹腔镜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重要原因,结合腹部体征、超声、X平片可及时确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