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土地退化、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现状,揭示了其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过程中的显著成效。尽管如此,当前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生态系统的不完整性、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揭示问题的本质,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持续改进提供理论依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对策,包括优化生态工程设计、强化区域协同、完善政策法规以及提升科技支撑。这些对策旨在提高生态工程的生态效益,促进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确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通过综合实施这些策略,有望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更为强大的动力。
简介:杂交育种的首要任务是重视亲本的比较生态生物学研究与筛选。利用Li-6400光合仪对内蒙古九成宫基地的中国沙棘与引进的俄罗斯沙棘开展了多指标对比测定。结果表明:俄罗斯沙棘特点是:叶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在湿润条件下百果重大,果实成熟期短,干物质积累快,产量高;光合速率高,蒸腾强度大,但水分利用效率低;叶片厚度、叶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都薄,具湿生植物属性;中国沙棘的特点是:叶面积小,叶绿素含量低,百果重小,果实成熟期长,干物质积累慢,产量低;光合速率低,蒸腾强度小,具有"光合午休"现象,但水分利用效率高;叶片厚度、叶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都厚,具旱生植物属性。在半干旱地区,水分胁迫是影响沙棘产量的主要因子,因此,俄罗斯沙棘与中国沙棘杂交,是获得优良性状互补且杂种优势显著的杂种沙棘的有效育种方法。
简介:在控温控湿条件下,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影响沙棘苗木蒸散水的生理生态因子,初步结论为:沙棘苗木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一般为单峰曲线,偶尔出现双峰曲线;沙棘苗木蒸腾速率季节变化有2次高峰,第1次峰值通常出现在7月,第2次峰值在9~10月.一定范围内,气温与沙棘苗木蒸腾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空气相对湿度与沙棘苗木蒸腾速率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沙棘苗木的蒸腾速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土壤类型,土壤田间持水量高的土壤的苗木蒸腾速率较低;沙棘苗木蒸腾速率日变化、季节变化与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沙棘苗木单株蒸散耗水量随季节变化呈"正态单峰"曲线,峰值多在7~8月,而且土壤含水量越低,苗木蒸散耗水量越少.土壤粘粒含量越多,土壤持水力越高,蒸发耗水量越低,反之则越高;土壤含水量越高,蒸散含水量越多.
简介:生态效益的评价和核算对评价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效果至关重要。文章以截止2008年底吴起县沙棘造林取得的成绩为基础,估算了增加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固碳制氧、净化环境、改善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在退耕期间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吴起县沙棘林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核算后的总生态价值为803020.31万元,其中保护水资源价值为193239.39万元,保育土壤价值为322519.73万元,固碳制氧价值为222247.90万元,净化环境价值为2759.07万元,改善小气候价值为23343.81万元,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为38910.40万元。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简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理念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之后提出的第五个文明,是顺应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实现永续发展、传承马克思主义和弘扬华夏优秀传统的必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入“五位一体”建设的总布局,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中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活了超过全球21%的人口,用不到30%的世界人均资源占有率创造了约世界10.0%的GDP,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要维持中国社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到2020年实现GDP比2000年的翻两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守“一个”目的,实现永续发展;尊重自然规律,推进“两个”转变;坚持“三项”原则,维护公平正义;做好顶层设计,实施“四大”战略;处好“五种”关系,统筹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生态文明的繁荣富强美丽中国。
简介:为在黄土高原大面积建造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发展经济,笔者于1975~2002年的28年间,在半干旱黄土区的吴旗、安塞和固原县进行了沙棘和环境关系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具有特殊的生理生态和形态解剖学特性,沙棘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其值为1.21~1.53g·m-2·mm-1,是荒山植被的3.1~5.8倍.沙棘耗水较经济,在半干旱的黄土区荒山种植,它能有效地利用水、土资源.测定沙棘水势较低,蒸腾强度较稳定,蒸腾耗水较大,吸水量较大,束缚水和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较高.观察沙棘叶和根的形态解剖学特性看出沙棘耐干旱、耐水湿和调节蒸腾作用较强.沙棘在半干旱黄土区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明显.沙棘通过其茂密的林冠层、林下草被层、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层形成良好的水分生态环境和森林生态结构,对林下小气候、土壤水分、养分及生物多样性有良好影响.与荒坡测定对比,第2、3和4龄沙棘林地,径流量分别减少66.2%、65.9%和78.2%,土壤侵蚀量分别减少39%、37.8%和47%.5龄以上的沙棘林,一般无侵蚀沟和滑坡发生.沙棘是适应黄土高原的优良树种,具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