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琼脂床法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五氟磺草胺不同品种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敏感性较高水稻品种有加育253、加昆1号、秀水0209、加绍二号、B优827等,抑制根长IC50值在1.65×10^-2-4.48×10^-2mg/L之间;敏感性较低品种有两优培等。敏感性高与敏感性低者IC50值相差44倍,IC10值相差51倍,总体上粳稻品种较为敏感,而多数杂交稻品种敏感性相对较低。在较低温度下水稻五氟磺草胺更为敏感,15℃时五氟磺草胺株高与根长IC50值分别为6.74×10^-2与1.58×10^-2mg/L,在20、25、30、35℃条件下根长IC50值分别是15℃时1.1、2.2、4.0、7.2倍。在水稻立针期用药液浸根处理后5d,浓度大于0.10mg/L处理株高均明显受到抑制。在水稻幼苗2叶期时用五氟磺草胺茎叶喷雾处理后15d,用药量(有效成分)超过30g/hm^2者水稻幼苗生长受到抑制。

  • 标签: 五氟磺草胺 水稻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 简介: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1,3-二氯丙烯土壤中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200和500μg/g)1,3-二氯丙烯土壤脲酶先表现为抑制作用,后表现为激活作用;低剂量(1、10、50、100μg/g)处理则表现为激活-抑制-激活作用,且抑制、激活程度及持续时间与处理浓度成正相关。各浓度1,3-二氯丙烯土壤蔗糖酶活性影响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处理后第1d均表现为激活作用,随培养时间延长,激活作用逐渐减弱,20d后蔗糖酶活性又有大幅增长趋势,至第30d达到最高点,40d后出现抑制作用。

  • 标签: 1 3-二氯丙烯 脲酶 蔗糖酶 酶活性
  • 简介:田间采集试虫室内测定结果表明,敌敌畏、灭多威和杀虫双菜蛾绒茧蜂Apantelesplutellae高毒,乙酰甲胺磷绒茧蜂毒性较低,而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氯虫腈、阿维菌素、定虫隆和Bt则是低毒。菜蛾绒茧蜂AChEKm及Vmax值分别是小菜蛾0.22和2.08倍,AChE对敌敌畏敏感性(Ki值)分别是小菜蛾10.37倍。100mg/L胡椒基丁醚(PB)或磷酸三苯酯(TPP)均可使氰戊菊酯明显增效,其中PB宾增效作用显著高于TPP。体内抑制实验结果表明,PB和TPP绒茧蜂AChE活力无显著影响,低浓度(100mg/L)PB即可显著抑制绒茧蜂α-NA和β-NACarE活力,且抑制率高于TPP,TPP仅在高浓度(1000mg/L)时绒茧峰两种CarE活力有显著抑制作用。由此推断,与小菜蛾相比,菜蛾绒蜂有机磷高敏感性与其显著较高AChE敏感性有关;此外,多功能氧化酶解毒代谢在菜蛾绒茧蜂氰戊菊酯耐药性中具重要作用。

  • 标签: 菜蛾绒茧蜂 毒理机制 菜蛾绒茧蜂 小菜蛾 杀虫剂 乙酰胆碱酯酶
  • 简介: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乙烯利-甲哌鎓复配剂,能起到改善株型结构、促进同化物分配转运和提高产量综合效果.具体表现为:1)增加气生根数和根系干重;2)缩短节间长度、增加茎粗,降低株高和穗位高,提高茎粗系数;3)促进灌浆初期同化物向根系分配、灌浆中期在地上部营养器官内积累、灌浆后期向产量器官转运,并有利于玉米提早成熟;4)提高双穗率、增加穗数,减少秃尖、增加行粒数,显著提高玉米单产.上述结果表明,乙烯利-甲哌鎓复配剂能起到防止倒伏、提早成熟作用,在夏玉米生产中具有较好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乙烯利 甲哌鎓 复配剂 夏玉米 产量
  • 简介:采用亚致死浓度(LC25)多杀菌素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相对敏感(SS)种群进行连续选育,获得亚致死(Sub)种群。处理36代后,Sub种群多杀菌素敏感性下降到SS种群5.2倍。用SS和Sub种群各自LC10和LC25浓度多杀菌素分别处理两种群2龄若虫,1、6、12、24和48h后测定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s)比活力。结果表明,Sub种群对照组CarE和GSTs比活力在除第48h外其他时间段都高于SS种群对照组,且6h时两者CarE比活力差异显著,Sub种群是Ss种群1.37倍;Sub种群对照组MFOs比活力在各时间段都高于ss种群对照组,在1和6h时差异显著,前者分别是后者1.62和1.36倍。再经各自LC10和LG25浓度多杀菌素处理后,在各时间段Sub种群CarE比活力均高于SS种群;LG25浓度处理后,Sub种群GSTs和MFOs比活力虽在短时间内低于SS种群,但随处理时间延长其比活力均高于Ss种群。说明SS种群经亚致死浓度多杀菌素选育36代后,其体内CarE、GSTs和MFOs比活力有上升趋势;继续用亚致死浓度多杀菌素处理,则Sub种群体内解毒酶活力动态调节能力要强于SS种群。

  • 标签: 西花蓟马 多杀菌素 亚致死浓度 解毒酶系
  • 简介:事件:2019年2月19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若干意见》(文件,下同)发布。文件重点提出8个工程、5个计划、9个行动、2个战略和2个活动。8个工程中,较为值得关注,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个计划中,较为值得关注有,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启动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

  • 标签: 文件 农资市场 农村饮水安全 中共中央国务院 建设工程 “三农”工作
  • 简介:为探讨毒死蜱小麦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innaeus)亚致死效应,采用玻璃管药膜法确定了其亚致死浓度(LC10、LC20和LC30),并研究了该浓度下毒死蜱小麦禾谷缢管蚜生长和繁殖影响。结果表明:以LC10、LC20和LC30浓度处理后,禾谷缢管蚜成蚜寿命分别为(8.60±0.22)、(8.03±0.18)和(6.68±0.18)d,均显著短于对照(10.36±0.31)d;单雌产仔量分别为(21.88±0.63)、(20.41±0.53)和(16.68±0.35)只,也均显著少于对照(26.40±0.89)只;产仔历期分别为(7.55±0.22)、(6.69±0.17)和(5.64±0.15)d,均显著短于对照(9.13±0.31)d;试验浓度药剂处理下一代若蚜期影响不显著;LC30浓度处理下一代成蚜繁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可减少单雌产仔量3.74只,缩短产仔历期1.39d。生命表参数分析表明:LC30浓度毒死蜱处理使小麦禾谷缢管蚜净增殖率(R0)比对照降低了34.71%,使种群加倍时间(t)比对照延长了17.37%;LC20浓度处理使小麦禾谷缢管蚜平均世代历期(T)延长了12.59%;LC10浓度处理组各项指标与对照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亚致死浓度毒死蜱能够缩短小麦禾谷缢管蚜成蚜寿命,降低其繁殖力,该结果小麦禾谷缢管蚜综合防治策略制定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禾谷缢管蚜 毒死蜱 亚致死效应 繁殖
  • 简介:用Calcofluor荧光染色和显微观察方法研究了6种常用杀菌剂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不同发育阶段影响.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和氟吗啉黄瓜霜霉病菌孢子萌发、芽管伸长、附着胞形成、菌丝扩展、孢囊梗和孢子囊形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在0.07~5.98μg/mL和0.10~3.50μg/mL之间,而对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和休止孢形成没有抑制作用;霜脲氰休止孢萌发和芽管伸长EC50值分别为1.10和0.002μg/mL,其他阶段无明显抑制效果;腈嘧菌酯休止孢萌发、菌丝扩展和孢囊梗产生无影响,游动孢子释放、芽管伸长和附着胞形成EC50值分别为0.018、0.008和0.010μg/mL;代森锰锌游动孢子释放、休止孢萌发和芽管伸长EC50值分别为2.40、2.88和1.53μg/mL;甲霜灵该菌整个发育期均没有影响,这可能是因为供试菌株甲霜灵已经产生了抗药性.

  • 标签: 杀菌剂 黄瓜霜霉病菌 发育阶段 交互抗性
  • 简介:环境风险在农药登记中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7月,农业部发文,氟苯虫酰胺因无脊椎动物(大型泾)存在不可接受风险,水生生态环境存在极大风险而停止在水稻上登记;吡唑醚菌酯因鱼、潘剧毒,其定向释放微囊悬浮剂在水稻上登记能否通过评审,仍存悬疑;而全球第一大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在产品再评价时,可能会遭遇与氟苯虫酰胺同样命运。

  • 标签: 环境风险 新农药 水生生态环境 苯甲酰胺 无脊椎动物 微囊悬浮剂
  • 简介:为了全面评价乙氰菊酯鱼类安全性,本实验研究了鲤鱼在不同浓度乙氰菊酯0.685、1.39、2.78、5.56mg/L(96hLC501/80、1/40、1/20、1/10)下曝露60d实验中,其行为、生长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所受到不同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乙氰菊酯0.685、1.39mg/L处理鲤鱼生长影响差异性不显著,20d后2.78和5.56mg/L处理鲤鱼生长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2.78和5.56mg/L处理组鲤鱼行为和摄食受到一定影响,后期很少摄食,游动缓慢;5.56mg/L处理鲤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差异性极显著(P<0.01),2.78mg/L浓度组到染毒后期影响差异性显著,0.685mg/L处理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中毒鱼血红蛋白(Hb)量和红细胞(RBC)数量减少,表现出贫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升高;Na+浓度降低,表现为高血钾和低血钠症.高浓度试验组鲤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组间存在着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5.56和2.78mg/L处理组在实验结束时死亡率各为30%和20%.实验结果表明,鲤鱼长期曝露于较低浓度乙氰菊酯药液中,其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均会受到一定影响.

  • 标签: 乙氰菊酯 鲤鱼 亚慢性毒理 血液生理生化
  • 简介:将高盐胁迫及水稻再生相结合进行化学药剂筛选方法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筛选方法,通过该法筛选出稻瘟灵诱导水稻抗性适宜浓度为20mg/L.同时以一种水稻脂氧合酶基因cDNA(RCI-1)作为指标,克隆出相应探针.通过Northern杂交检测,发现稻瘟灵在不同逆境条件(低温,高盐,病害)下可使RCI-1表达增强或提前,进而推断稻瘟灵水稻抗逆性具有诱导作用,是一种抗逆化学诱导剂.

  • 标签: 水稻 稻瘟灵 脂氧合酶 RCI-1 诱导抗性 逆境
  • 简介:分别采用称重法和光合作用分析仪测定了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侵染桑天牛Aprionagermari幼虫营养生理及呼吸速率影响。结果表明,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之后,其取食量、体重增加量及食物利用率皆明显下降,第5d以后,食物利用率出现负值,虫体逐渐死亡。染菌后第3d,白僵菌开始侵入虫体,桑天牛幼虫为抵御其侵入,呼吸作用加强,且呼吸节律波动性明显增大。5d后由于虫体抗御作用被破坏,呼吸强度开始下降,至第7d虫体接近死亡,呼吸强度极低,波动性很小。

  • 标签: 球孢白僵菌 桑天牛 营养生理 呼吸速率
  • 简介:研究了分散、乳化条件及成囊工艺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二甲戊灵微胶囊状态影响。讨论了不同乳化剂及其配比、不同分散乳化时间、搅拌速度、酸化时间和固化温度微胶囊包封率、粒径大小及分布情况影响,最终确定以聚丙烯酸钠(PAAS)和苯乙烯-马来酸酐(SMA)按4:1(质量比)混合作乳化剂,1500r/min搅拌,分散乳化60min,酸化90min,50℃固化90min作为制备二甲戊灵微胶囊优化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平均粒径10μm左右、粒度分布均匀球形微胶囊,包封率在99%以上。

  • 标签: 二甲戊灵 微胶囊 成囊条件 脲醛树脂 原位聚合法
  • 简介: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研究了在3%阿维菌素微乳剂中添加不同量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ilwet408后,药液表面张力及在苹果叶片上接触角影响,以及添加助剂后药剂苹果红蜘蛛Panonychusulmi和苹果绣线菊蚜Aphiscitricola毒力及防效变化。结果表明:Silwet408能有效降低3%阿维菌素微乳剂药液表面张力及其在苹果叶片上接触角,且在试验添加量(质量分数)3%~10%范围内,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均随助剂添加量增加而不断降低。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添加Silwet408可显著提高3%阿维菌素微乳剂苹果红蜘蛛毒力及田间防效,但对苹果绣线菊蚜毒力和田间防效则无明显影响。研究表明,在杀虫剂中添加增效助剂以提高药效时,除了需考察该助剂能否显著降低药液表面张力及在靶标上接触角外,害虫种类也是需考虑因素之一。

  • 标签: 阿维菌素 微乳剂 Silwet 408 表面张力 接触角
  • 简介:采用^14C-氟磺胺草醚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喷雾助剂JFC[C7-9烷醇聚氧乙烯(5—6)醚]和A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C-氟磺胺草醚在反枝苋上吸收和药效影响。结果表明,在药液中添加2g/LJFC,反枝苋^14C-氟磺胺草醚吸收面积可增加1.4倍,吸收量增加3.2倍,药效提高28.5%;添加2g/LABS,反枝苋^14C-氟磺胺草醚吸收面积增加1.3倍,吸收量增加1.0倍,药效提高19.2%。JFC不但具有促进药液在反枝苋叶面扩展能力,还具有促进药剂渗透能力,当添加2g/LJFC时,反枝苋单位面积吸收强度增加75.7%;ABS基本上不能增加反枝苋单位面积吸收强度,只具有促进药液扩展能力。

  • 标签: 氟磺胺草醚 喷雾助剂 反枝苋 吸收 防除
  • 简介:2月20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公布了“关于江苏省化工园区(集中区)环境治理工程实施意见”。意见提出,通过严格考核、限期整改、区域限批、行政约谈、挂牌督办、园区退出等措施,倒逼化工园区(集中区)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提高治污能力,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园区突出环境问题。

  • 标签: 环境治理工程 化工园区 江苏省 环保基础设施 政府办公 环境问题
  • 简介: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啶虫脒、吡虫啉在温度、光照和生物因子作用下在油菜叶面的消解趋势。结果表明:在14、25、35℃下啶虫脒在油菜叶面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9.3、6.6和5.2d,同一条件下吡虫啉消解半衰期分别为8.7、3.8和2.9d,两者消解速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消解趋势有所不同;在光照强度为500、3000、60001x条件下,啶虫脒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9.1、10.4和6.6d,吡虫啉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9、6.2和3.7d,两者消解速度均随光强增加而加快,但光强变化啶虫脒消解影响更为明显。25℃时,自然叶面、消毒处理叶面啶虫脒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6和8.1d,吡虫啉为3.8和3.5d,表明叶面微生物稍加快了啶虫脒消解,而对吡虫啉消解影响不显著。

  • 标签: 啶虫脒 吡虫啉 消解 半衰期 温度 光强
  • 简介:通过颗粒粒径和粒谱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影响研究,明确了悬浮剂剂型加工中研磨时间与制剂悬浮颗粒粒径和粒谱分布关系。结果表明,在选定了适当助剂、确定了加工工艺条件下,通过调整研磨时间、降低悬浮颗粒粒径和粒谱分布,可以改善悬浮体系物理稳定性。另外,由于研磨时间延长、粒径变小所带来悬浮体系粘度增加,制剂物理稳定性也是非常有利

  • 标签: 粒径 粒谱 悬浮剂 贮存物物理 稳定性 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