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保证四旋翼无人机在飞行安全,有效完成任务,障策略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人工势场法的障方案,对经典人工势场法进行改进,使之达到所需目标。

  • 标签: 四旋翼 人工势场 仿真
  • 简介:根据油田开发特征,建立了圆形定压地层中考虑存在井影响条件下的油井不稳定试井的数值试井模型,提出存在井影响的测试资料分析方法,对井的性质和产注量对试井理论曲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该方法应用于油田实际井例对开发试井理论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邻井影响 油井 油田开发 试井 渗流 数值分析
  • 简介:利用调制地震方法通过对山东及区1970年以来的所有定位地震进行时间空间扫描。对该研究区内10个ML≥5.5级地震前的调制地震频度、小震调制比Rm、小震调制异常面积Srm和调制地震条带的异常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震前调制小震频度的突跳、Rm-t图出现第3次突跳和Srm异常区的连续多次重迭和调制地震条带交汇区可以作为中强地震时、空、强三要素短临预报指标。

  • 标签: 调制地震 短临异常 地震预报
  • 简介:这是晚全新世比较强的1次冷事件。各种海洋资料反映的时间比较集中,气候影响的时间也大多集中在2.8~2.6kaBP。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正相当于中国西周晚期,那时已有了第一批时间较为确定的史料。这些史料均表明当时气候干旱,而且得到了古环境资料的证实。

  • 标签: 冷事件 时间比 晚全新世 海洋资料 气候影响 气候干旱
  • 简介:4.2kaBP事件大约是全新世中期,即大约5kaBP以来最强的一次气候突变,或快速气候变化。其特点是中纬度(45°N)以南到热带(15°N)包括北美洲、北非、地中海到中亚及东亚干旱。干旱期可能持续100~200年,降水量可能减少20%~30%。由于8.2kaBP事件是早全新世最强的一次事件,因此,

  • 标签: 事件 快速气候变化 全新世中期 气候突变 早全新世 干旱期
  • 简介:本文对1971年以来宁夏南部及区4.9级地震前2.3级以上地震的平静、时空特征和同心窗信号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发生4.9级地震前都存在1年以上的2.3级以上地震平静现象,平静结束后,如果2.3级以上地震出现活跃现象,且同心窗发生信号震,则宁夏南部会发生4.9级以上地震;若平静结束后2.3级以上地震未出现活跃现象,且同心窗没有发生信号震,则宁夏南部区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以上得到的发震统计规律,可以为宁夏南部及区今后的地震中短期预测提供参考。

  • 标签: 地震平静 信号震 中强地震 宁夏南部
  • 简介:本文对福建数字地震台网98年7月至9月记录到的全部地震与非地震事件作初步统计,并扼要介绍其分析处理情况。

  • 标签: 事件 分析处理
  • 简介: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赋矿主岩,将区内铀矿床(点)划分为花岗岩、砂岩、火山岩、变质岩和碳硅泥岩5种铀矿化类型。分析研究了铀矿床(点)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总结指出了铀成矿对围岩时代没有专属性、铀成矿对建造类型具有选择性、铀成矿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和铀矿床(点)空间上具有区域性集中和同类型相聚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指出了区内今后的找矿方向。

  • 标签: 河西走廊及邻区 铀矿化类型 成矿时代 空间分布 找矿方向
  • 简介:黔南坳陷是扬子克拉通内由3组不同方向的断裂围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块。分4个阶段(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古近纪)重塑了贵州南部及区与周边造山作用耦合的盆地演化。广西运动形成北东向构造,是海相沉积建造阶段中的一次重要改造。印支运动使贵阳—镇远断裂和紫云—罗甸断裂反转,奠定了其成为黔南坳陷的北界和西南界断裂的基础。中侏罗世后的逆掩—冲断可分为两期:早期称燕山运动,以北东走向的断裂向北西逆冲和扩展为特征;晚期称燕山末期—喜马拉雅运动,区域上表现为北北东走向的断裂向南东东逆冲,铜仁—三都断裂成为黔南坳陷的东界,印支运动形成的近南北向—北北东向断层向西(偏北)逆冲,构成铜仁—三都断裂的背冲构造。近南北向断层上盘发育的开阔背斜是黔南坳陷内海相油气勘探的最有利靶区。

  • 标签: 黔南坳陷 构造—古地理演化 盆—山耦合 广西运动 印支运动 燕山运动
  • 简介:2006年1月中旬欧洲东部地区经历10年来的最低温天气;2月,非洲南部地区遭遇20年以来的最强降水;2006年上半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经历111年来最干旱的时期;7月,欧美地区经历破纪录的高温炎热天气;菲律宾、印尼、印度等东南亚国家遭受暴雨洪灾。2006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遭受18次沙尘天气的侵袭;夏季重庆等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受到多次强台风袭击;波及全国31个省(市、区)的冰雹、雷雨等强对流天气……。2006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6个高温年,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并没有缓和的迹象;我国又经历了许多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

  • 标签: 极端天气 极端气候事件 全球变化 2006年
  • 简介:2009/2010年冬季,英国等欧洲国家经历自1981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寒流;2010年2月27日,罕见强风暴"辛加(Xynthia)"袭击欧洲多国;季风季节,巴基斯坦遭遇80年来最严重的暴雨洪涝;7~8月中旬,俄罗斯的极端高温干旱引发多起森林火灾;7~9月,亚马逊部分地区经历4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10月中旬,超强台风"鲇鱼(Megi)"给菲律宾北部及我国台湾和福建等地造成严重损失。2010年1月上中旬,我国新疆出现近60年来最严重雪灾;西南地区经历长达半年的特大干旱;6月,东北地区经历40°C极端高温天气;8月,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10月,海南出现近50年同期罕见强降雨。2010年全球又经历一个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发的年份。

  • 标签: 2010年 极端天气和气候 全球变化
  • 简介:将1次大地震后相继出现的6级地震缺震或连发与下次大地震事件的连续过程称为关联序列.分别对中国大陆及区近百年来69次浅源大地震前出现的6级地震缺震、连发异常图像的结构特点,各类序列的时程、时空分布及出现概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有53次震例的关联序列,包含超过1次6级缺震及连发的2-4元序列,均在0.5~2年内完成,因此在大地震预测中,对大地震前出现的6级地震缺震、连发关联序列类型与特征的及时识别,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判定依据.

  • 标签: 6级地震缺震 连发 关联序列 大地震预测
  • 简介:两淮地区已发现储量可观的煤层气资源,阜阳地区煤成气资源量约为1200亿方,因此有必要对阜阳地区及区的聚煤环境和聚煤规律进行研究。本文系统阐述了阜阳地区及区煤系地层特征和煤系地层的沉积环境,对阜阳地区及区的聚煤规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归纳出阜阳地区可能的三种聚煤模式。

  • 标签: 聚煤环境 聚煤规律 聚煤模式 阜阳 煤层气
  • 简介:简要介绍了极端气候事件预估的基本方法,概述了东亚和中国地区关于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预估研究的进展。针对极端事件变化预估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如高分辨率、长时间尺度的区域气候变化模拟和预估,高时空分辨率的网格化观测资料,除温室效应外的土地利用和气溶胶的作用,使用合理方法进行多模式结果的集合,以及统计降尺度方法的应用等,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模式 极端事件 预估 中国地区
  • 简介:冰期中并非总是稳定的寒冷气候,而是有相当强烈的气候振荡。这是近20年来古气候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1990年代初,对格陵兰冰盖钻探取得了新的成果,在接近冰盖顶峰钻取了两个冰芯,一个以欧洲国家为主的GRIP(GreenlandIce-CoreProject)[1],

  • 标签: 格陵兰冰盖 事件 循环 寒冷气候 气候振荡 欧洲国家
  • 简介:摘要:随着智能交通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道路障碍物检测与障系统成为确保行车安全、提升交通效率的核心技术。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作为高精度、长距离、抗干扰能力强的传感器,在障碍物检测与障系统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首先深入探讨了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障碍物检测中的优势,随后详细分析了激光雷达在障碍物检测、动态目标追踪、环境感知与地图构建、路径规划与障策略制定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同时,本文还讨论了当前激光雷达技术面临的挑战,如数据处理复杂度、实时性要求、硬件成本以及恶劣环境适应性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展望激光雷达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强调了激光雷达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和商业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 标签: 激光雷达 自动驾驶 障碍物检测 避障策略 人工智能 大数据
  • 简介:利用1980~2007年以来,青海省东部及区(34°~40°N,96°~104°E)ML≥2.3级地震资料进行特征参数耽值的空间扫描。结果表明,在该区域内发生的9次6.0级以上地震中有6次震前7—28个月在震中周围出现叻值异常区,并且大部分地震前的异常区存在异常出现一异常区面积扩大一面积收缩一发震的变化过程,为地震的中短期预报提供了判定依据。

  • 标签: 地震活动特征参数Wq值 地震预报 青海
  • 简介:依据环湖地区中心的铁卜加牧业气象试验站观测资料,以设计土壤潜在吸水系数,土壤潜在吸水量、降水指数和水分订正系数的计算为基础,从农业气象角度出发,选择水分订正系数对生长季≥0℃的积温进行订正,得到气象积值,并根据数学生态学理论得出了环湖地区天然牧草群体生长动态数值模拟表达式。

  • 标签: 青海 天然牧草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