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西南山区某村岩溶发育强烈,近年来由于受到采矿活动和岩溶塌陷的影响,陆续出现房屋墙体开裂、地面塌陷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如何有效、及时、准确的查明该村岩溶发育现状,统计岩溶塌陷点,并作出稳定性预测,对于村庄的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高密度电法对该村岩溶地基进行岩溶勘探,主要查明勘探范围内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基岩面起伏形态、测区范围内岩溶发育的埋深及其规模和深部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体。勘探结果表明在高密度电法勘探深度范围内,上部浅表覆盖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红黏土,部分山体灰岩出露,下伏基岩面起伏变化不大,局部溶蚀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出现充填红黏土的溶蚀带、溶洞等。
简介:[摘要]测井技术作为石油工业的十大核心技术之一,是从上世纪20年代的法国诞生,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测井技术发展的语言载体都是以外文为主。因此,作为国内测井专业的学生进行双语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各石油院校和一些非石油院校都有这样的共识,并开设了相应的测井双语教学的课程。随着中国的崛起,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石油能源行业越来越国际化,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必然要国际化。这就使得学校的培养就必须站在国际化大行业这个全球的视角内考虑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因此,如何选定测井的双语教材,在课堂上如何进行双语的授课,这两个最关键的问题直接决定着双语教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成败,笔者根据自身的双语教学的经验,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探讨了这个问题。[关键词]石油测井双语教学双语教材国际化人才培养一、引言测井技术始于上世纪20年代的法国,有MarcelSchlumberger和ConradSchlumberger兄弟率先进行了地下电阻率的测量,标志着测井技术的诞生[1],随后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测井技术起步于60年代初期。因此,可以说测井技术无论从硬件还是处理解释软件都是以外文为载体,包括英语、法语和俄语,当然英语文献占绝对多数。在经过一段相对闭塞的发展阶段,到90年代中后期,我国石油工业各个领域,特别是测井技术,逐步开始与国际油气服务公司接触。斯伦贝谢国际公司最早在1980年进入中国石油行业开展油田服务业务,斯伦贝谢在中国现有1700多名员工......
简介:以占空比、脉冲频率、电流密度、镀液温度为优化工艺参数,以镀层表面硬度、结合强度、磨损量、腐蚀速率为综合优化工艺目标,运用改进的TOPSIS法对脉冲电沉积Ni-P-W合金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为:占空比30%、脉冲频率250Hz、电流密8A/dm2、镀液温度60℃。采用优化工艺参数进行脉冲电沉积Ni-P-W合金与最优试验设计组相比,表面硬度提高了8.14%,结合强度提高了5.32%,磨损量减小了4.26%,腐蚀速率减小了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