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日前参加了一个关于政务礼品的评审活动,要求在几百件工艺礼品中选出若干能够代表咱们上海乃至中国的礼品,供市府要人参加国际交往时使用。浏览了许许多多工艺品之余,忽然想到一个大问题:什么样的工艺品能够代表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贵重的么?大型的么?稀有的么?都不是。
简介:扎西威色先生所著《藏族金属工艺》是一部研究藏族金属文化艺术工艺的专著,同时更是藏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佘万治、胡恒二先生把它译出来,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为了避免思想和文体的束缚,译本略去原作以下部分:一、书首礼赞和某些章节后的诗句。它们的内容是祈祷神佛,概略介绍本书内容和重要性,以及总结某章的内容。这类诗,缺乏意境,译为汉文,读者不欣赏这种文体。二《略论工巧明和其中的金属工艺》一节,首先援引佛籍罗列古印度十八种、六十四种手工技艺的名称、释迦牟尼出家前所学技艺的名称。为使读者读懂、至少要加写十倍注释。接着作者援引藏族古人的论述给工巧明下定义,提出身语意三种工巧明,所谓身门工巧明,指建造佛像和佛塔;语门工巧明是讲辩著作;意门工巧明即闻思修。对于后二者把手工技艺和佛教徒的日常功课混为一谈,让人感莫名其妙。最后作者介绍藏族传统文化大五明、小五明,引文多,叙述沉闷,且与该书内容游离。三、引用《律经》介绍变量衡、时间、温度等方面的标准。这一节内容旧,又无实际价值,例如关于体积,作者从极微尘开始,谈到微尘、铁尘、水尘、兔尘、羊尘、牛尘、日光尘等微观世界;从一指谈到肘、卡、庹等粗分世界,既不精确,又非实际体积标准。四、有关金属工艺的谚语。有的谚语在汉语无相应的成语,只好破译,效果不好。五、原书的后记,说明写作的缘起和过程。
简介:在云南苗族地区广为流传的苗族挑花工艺是苗族人民为加固衣服、美化生活、表达感情、记录和传播民族历史文化而创造的一种手工艺。云南苗族挑花工艺以十字挑花为主要构图手段;其纹饰图案造型以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为主;其色彩对比鲜明,素而不筒、简而不繁;其纹饰图案内涵丰富,既有苗族妇女对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山川风貌及生活用品的写意寄情,又有她们用绣花针记录下的本民族人民在不断的迁徙过程中逃避战争、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斗争征程等内容;其纹饰图案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来造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云南苗族挑化工艺在传承中发展,在美化着苗族人民生活的同时,也给予着各族人民美感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