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文明”的概念诞生于18世纪,它表现了西欧的一种自我意识,即在技术水准、礼仪规范、科学知识和世界观方面超越世界其他地方。历史上,西欧就自身作为一个区域实体优于其他地方的意识,曾以不同的形式出现。1291年十字军国家耶路撒冷王国被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攻陷,第八次十字军东征失败;西欧一批东征理论家纷纷著书立说,号召发动新的十字军东征。

  • 标签: 十字军东征 自我意识 “文明” 理论家 西欧 14世纪
  • 简介:在旅游业中发展低经济与旅游产业生态化其本质是一致的,核心是旅游产业系统的生态化;构造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并形成物质、能源输入输出平衡的旅游产业价值链的全程生态化;旅游产业生态化是一个渐进和反生态性特征日趋削弱、生态性特征逐渐加强的过程。“低旅游”的核心是通过在旅游业内发展低经济、创新低技,术,改变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一种缓解旅游生态环境压力的新技术经济范式,是促进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需要因势利导地利用产品导向、环境管理、延伸生产者责任、环境伦理导向、应用科学技术等的策略促进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

  • 标签: 低碳旅游 旅游产业生态化 新技术经济范式 旅游可持续发展
  • 简介:伊罗生先生:来信收到了。关于小说集选材的问题,我们的意见如下:1.蒋光慈的《短裤党》写得并不好,他是将当时的革命人物歪曲了的;我们以为若要选他的作品,则不如选他的短篇小说,比较好些。

  • 标签: 小说集 1934年 选材 茅盾 鲁迅 革命人物
  • 简介:转型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场新长征。随着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力推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型的严峻挑战和重大契机。刨建低旅游城市是城市宜居生态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实现中国旅游城市转型的战略模式选择。刨新城市低旅游公共服务导则、营造城市低旅游吸引物体系、发展城市低旅游设施、培育城市畅爽旅游体验环境、倡导城市低旅游消费方式是近期实现旅游城市转型发展需要关注的五个基本层面。为此,要规范发展、互动发展、示范发展,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的低旅游城市发展新格局。

  • 标签: 低碳城市 优秀旅游城市 转型发展 低碳旅游城市
  • 简介: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随着低理念的出现和发展,低旅游成为旅游业对低经济的响应方式。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对国内外低旅游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低旅游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多以宏观定性分析为主,而国外则利用问卷调查、构建模型等方法多方面收集信息和数据,侧重于定量分析。通过对低旅游研究进程、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总结,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低旅游未来发展的方向。

  • 标签: 低碳旅游 研究进展 启示
  • 简介:1950年代初期,鉴于共产党在法国议会选举中得票率过高的现状,美国心理战略委员会负责制定了编号为PSBD-14c的心理战略计划,试图以此有效遏制共产党在西欧特别是在法国的发展。从短期实施效果来看,经过法美两国的共同努力,该计划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法国共产党的力量被严重削弱。不过,受多种因素影响,该计划的最终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却仍有待做进一步考察。

  • 标签: 法国 心理战略委员会 心理战
  • 简介:十四所测年代与实际日历年常有误差,所测3000年以远的标本,常短10%左右的年代。树轮校正的实质是使偏近的十四年代复原。石家河文化早期的时间当为3000B,C~2300B.C.,石家河文化晚期(或称后石家河文化)约为2400B.C~1900B.C.。石家河文化早、晚期大约有100年的过渡期。当一些地方进入后石家河文化时,另一些地方仍处在石家河文化阶段。

  • 标签: 碳十四测年 石家河文化 后石家河文化
  • 简介:"低"越来越得到全球的注视,哥本哈根会议为世界城市的节能减排,提供了一个方向。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城镇的一种类型,也应当将节能减排工作放置在重要的位置。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态度,探讨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的原则、要求和策略。

  • 标签: 低碳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保护原则 保护要求 保护策略
  • 简介:(BC)可以被用于研究从史前时代到现代的定居点、农业和环境中研究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放射性测年考古的最重要研究对象。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黑颗粒难以获取。沉积物样品中BC的测定或简单获取通常通过化学氧化与氢氟酸浸出相结合进行。然而,这种方法遇到一些困难。因为无法确定氧化引起的损失量,以及氢氟酸具有一定危险性。

  • 标签: 样品 考古 测量 地层 土壤
  • 简介:本文运用足迹分析方法构建了旅游过程足迹模型,并以舟山群岛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舟山群岛旅游过程(包括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景区游览、旅游餐饮、旅游废弃物)足迹为376587.8606tCO2-e,其中旅游交通足迹最大,其次是旅游住宿和旅游废弃物的足迹;(2)舟山群岛旅游交通足迹为291770.0365tCO2-e,其中游客乘坐飞机产生的足迹最大,占旅游交通总足迹的52%;(3)舟山群岛旅游生态效率非常高,其值为0.0369kgCO2-e/元。研究提出,发展低旅游是舟山群岛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 标签: 碳足迹 温室气体 旅游过程 旅游生态效率 舟山群岛
  • 简介:本文使用的明清“西域”的概念是狭义的,即相当于清代的新疆省。从学术史上看,西北史地研究出现三次热潮,一次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列强侵扰,民族危机加深,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一时成为“显学”;二次于20世纪30至4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南京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洛阳,建设西安,兴起西北史地研究热潮;三次则伴随20世纪末,国家实施大规模开发西北战略,西北史地等多学科的研究再起新潮。近10年来,学界围绕明清西域研究集中7个热点问题,即官府对西域的管理与对策、对西北地区开发、生态与环境的治理、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社会文化与宗教、代表人物的评析、明清西北史料的整理与刊布。明清王朝对西域的治理经验与教训,对当前西北地区大开发都具有可资借鉴的作用。

  • 标签: 西域研究 明清时期 19世纪 规模开发 2007年 西北史地研究
  • 简介:利用考古系列样品的十四测年方法,就是把田野考古的层位和文化分期的相对年代序列转换为精度较高的绝对年代序列,从而定出考古事件的日历年代,使误差缩小。此法虽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一方法的可靠性仍需做进一步的说明。

  • 标签: 田野考古 文化分期 夏商周断代工程 年代 重要作用 事件
  • 简介:新砦遗址地处中原,年代为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一期之间。通过应用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对于新砦遗址2002年发掘期间出土动物骨的分析显示,家畜的食物均是以C4类植物为主,而结合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的研究结果,C4类植物应为粟黍。其食物之间的差异表明,该遗址不同种类家畜之间的饲养方式有所不同。

  • 标签: 新砦遗址 家畜的食性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 简介:战国时期齐国的货币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人们通常的观念中,齐刀以坚实敦厚、制作精良著称,但合金组成究竟如何,尚鲜为人知①。最近,我们在山东省日照市博物馆、临淄齐故城博物馆等单位的支持下,对齐国的铸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检测分析,现

  • 标签: 齐法化 尖首刀 燕刀 齐之法化 合金成分 背文
  • 简介:2014年6月12-13日,由陕西师范大学交通地理与空间规划研究所、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杂志社协办的“低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国际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 标签: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研讨会 交通地理 土地利用 城市 低碳
  • 简介:在对当前全球生态低发展理念进行研究的前提下,报告了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增长普遍存在的透支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将制约西南山地城市发展的自然生态资源因素转化为促进城市特色形成的先天优势资源要素,在宜宾南部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利用天然山水资源构建"山水融城"的景观格局,利用自然绿色要素构建"生态网络"的安全格局,强调功能高效复合构建"紧凑组团"的布局模式,基于低交通引导构建"复合快达"的通行模式,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低性紧凑山地城市模型。通过"生态低"的建议性引导措施,真正落实生态低的城市空间格局,将西南山地自然生态、景观及地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城市竞争力,实现山地城市物质形态与其所处自然环境有机协调发展,同时也为完善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一些思考。

  • 标签: 西南山地城市 生态低碳 规划设计方法
  • 简介:本文参照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法,构建了旅游业排放量评估模型,对2005—2015年中国省级旅游业排放量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面板数据估计模型检验与分析影响旅游业排放强度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05~2015年间,各省市之间的旅游业排放量差异巨大,但存在明显的收敛趋势;多数省市旅游业排放强度呈现下滑趋势,在整个样本时期内,对应旅游业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不同省市的旅游业排放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但旅游交通消费是各省市旅游业排放量攀升的主要动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区位条件及城市化等因素对旅游业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资源禀赋对旅游业排放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上一期的旅游业排放强度对当期排放强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旅游业排放强度变化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

  • 标签: 旅游业碳排放 面板数据 动态模型 影响因素
  • 简介:北京市集中了很多优秀的古建筑木结构,但由于年代久远,结构经受了各种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有些甚至面临倒塌破坏的危险。为了准确了解结构的现状,发现结构潜在的安全隐患,有必要对现有的古建筑木结构进行系统的检测鉴定。本研究以雍和门为例,介绍了此类建筑的检测鉴定方法。首先完成了结构的图纸测绘工作,并对结构承重构件及主要节点的受力和变形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测量,同时在检测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无(微)损检测技术,如采用探地雷达对地基基础情况进行了探查,采用微钻阻力仪、应力波扫描仪等无(微)损检测设备对木构件材质情况进行了检测,采用脉动测试法对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部分木构件进行了树种鉴定。最后,基于以上检测结果对雍和门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鉴定和评级。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建筑的检测鉴定提供参考。

  • 标签: 雍和门 古建筑 木结构 无(微)损 检测 鉴定